豪門遺孀46歲逝世,孫中山贊其巾幗英雄,馮玉祥為她種1000棵柏樹

馬氏莊園,河南安陽城人人皆知,這是中原地區現存最大規模的明清建築群,乃清末兩廣巡撫馬丕瑤的故居。馬丕瑤共有四兒三女,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被孫中山先生稱為"巾幗英雄"的小女兒馬青霞。

豪門遺孀46歲逝世,孫中山贊其巾幗英雄,馮玉祥為她種1000棵柏樹

1877年,馬青霞出生在安陽。這位大小姐從小生活優越,但從不嬌氣蠻橫。1894年,馬丕瑤被任命為廣東巡撫,在就任之前,他為馬青霞挑選了一位門當戶對的夫婿——河南尉氏縣劉家的公子劉耀德。劉家是當地儒商,家族中知縣以上的官員有十多人,商號遍佈全國各個省份,當時是名副其實的河南首富。

劉耀德是家中獨子,一人繼承了大筆財富,是家族"德"字輩之中最富有的。馬青霞能嫁給他,不知被多少女子羨慕,但劉耀德從小身體不好,後來還染上了鴉片癮,和馬青霞結婚之後一直沒有孩子。婚後不過7年,26歲的劉耀德就去世了,而馬青霞那時候才24歲。

劉耀德這一脈不能無後,所以劉氏家族建議馬青霞挑選一個族中的孩子過繼過來。為了爭奪鉅額的家產,族中人人都想將自己的孩子塞給馬青霞做兒子。馬青霞知曉他們心中的打算,心生厭惡,和婆婆演了一齣戲,假裝已經懷上了遺腹子,然後將劉耀德姐姐的孩子抱養過來,給孩子起了個名字叫劉鼎元。

這個孩子生得如此湊巧,劉氏的族人肯定是懷疑的,自從婆婆楊氏去世之後,族人們直接對馬青霞母子進行攻擊,孤兒寡母的處境非常兇險。劉鼎元稍稍長大之後,馬青霞實在受不了這樣惡劣的親戚關係,將兒子送到了東京留學,自己也跟著去了日本。她向日本同鄉會捐了一大筆錢,一方面做一些公益事業,一方面也希望自己和兒子在日本能夠得到保護。

豪門遺孀46歲逝世,孫中山贊其巾幗英雄,馮玉祥為她種1000棵柏樹

馬青霞去日本,主要還是因為一位同盟會黨人張鍾瑞,張鍾瑞比馬青霞小2歲,1905年,他考上了日本中央大學,班上的同學劉恆泰是劉家的族人,說起來還是馬青霞的遠房侄子。回國之後,劉恆泰將張鍾瑞帶到了劉家,張鍾瑞和馬青霞相識,並且開始交往。1907年,馬青霞資助張鍾瑞2萬兩白銀,創辦了《河南》雜誌,魯迅先生的文章得以在雜誌上發表,魯迅對馬青霞十分敬佩。在張鍾瑞的影響之下,馬青霞果斷加入了同盟會,並且結識了孫中山和黃興等革命黨人。當時河南留日女學生創辦的《中國新女界》陷入經濟危機,馬青霞捐了1.8萬兩白銀,讓她們度過了難關,並且支持她們提倡婦女解放。只要是能夠幫助到這些願意救國救民的人們,她毫不吝嗇自己的錢財。

馬青霞在日本受到了先進思潮的影響,回國之後,她將所有族人親戚的閒言碎語放在一邊,而是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救國救民之上。她闢出自己家的花園,開辦了華英女校,為了響應實業救國,她捐出了30畝地,創辦了蠶桑學校。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馬青霞一直在默默資助著張鍾瑞等人的救國運動,12月,張鍾瑞被河南巡撫齊耀琳逮捕,被袁世凱下令處決。

張鍾瑞的犧牲,對於馬青霞來說是喪夫之後的又一打擊,但她從不後悔參加革命,也從不後悔幫助他投身戰場。

馬青霞一介弱女子,在戰亂年間,還能保證手下的家族產業不斷盈利,其聰慧可想而知。而當時,劉氏家族其他的族人共同經營的商號卻在連連虧損。1912年11月,馬青霞曾經資助的開封《自由報》刊登了馬青霞的一封聲明書——《豫人劉馬青霞告四萬萬男女同胞書》,馬青霞決定要將所有的家產捐出。

豪門遺孀46歲逝世,孫中山贊其巾幗英雄,馮玉祥為她種1000棵柏樹

原來,族人們看不得她5000畝田產和幾處商號都在盈利,跑到馬青霞面前苦苦哀求,馬青霞無奈之下拿出了18.5萬兩白銀幫助他們。但這些人根本不知足,從剛剛開始的懇求到後來的威逼,馬青霞忍無可忍,在聲明之中激動表示:"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共和肇建應變方針。退讓主義,一變而為競爭主義……我不能欺人,人亦不能欺我……"

馬青霞慷慨捐贈家產,讓孫中山大喜過望,孫中山馬上為馬青霞寫下了"巾幗英雄"的匾額。馬青霞當時有多少錢呢?藏金1300兩,白銀9萬輛。劉家族人虎視眈眈,想要將這些錢財搶過來。而當時孫中山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遭到了失敗,孫中山暫時顧不到馬青霞這邊。劉家族人掐住時機,將馬青霞告到了官府,馬青霞的二哥馬吉樟四處周璇,才讓馬青霞免於一場牢獄之災。

豪門遺孀46歲逝世,孫中山贊其巾幗英雄,馮玉祥為她種1000棵柏樹

劉家的族人並沒有打算放過馬青霞,他們不斷攻擊這對孤兒寡母,脅迫馬青霞和兒子劉鼎元解除母子關係。馬青霞不願意,他們就用卑鄙手段挑撥年少無知的劉鼎元,讓劉鼎元公開發表了聲明,和馬青霞斷絕母子關係。馬青霞四處受挫,已經心灰意冷,正巧當時馮玉祥出任河南督軍,馬青霞將家產280萬兩白銀捐給了馮玉祥,給劉家留了1萬元的安撫費用。

為了避免再次受到騷擾,馬青霞終是決定離開劉家,回到了安陽馬氏莊園。她住回到少女時住的繡閣之中,不到一年,她在孃家鬱鬱而終,終年46歲。馬青霞去世之後,孫中山發來唁電,稱讚馬青霞"如日經天,江河行地,永留人間"。馮玉祥率領士兵,在她的墓前種下了一千棵柏樹以作紀念。

馬青霞的後半生,一直在繼續著張鍾瑞的事業,想要完成他的理想。只是,沒有了張鍾瑞,又遭到兒子的背叛,她獨自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被逼和兒子分離的那一刻,她已經沒有了依靠。殷實的孃家,出生就含著金湯匙的丈夫,英勇救國的愛人,萬貫的家產……明明佔盡一切先機,她的一生卻落寞而無助,當所有的一切成為歷史,唯獨留下了俠女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