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350公里的鄭濟高鐵沿線城鎮-山東篇,有兩個地名很多人讀錯

鄭濟高速鐵路,又名濟鄭客運專線,是河南省與山東省規劃建設的一條高速鐵路幹線,起自鄭州東站,止於濟南西站,是河南省“米”字形高鐵網絡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山東“三橫三縱”綜合運輸通道的組成部分。

時速350公里的鄭濟高鐵沿線城鎮-山東篇,有兩個地名很多人讀錯

上期我們介紹了鄭濟高鐵河南境內的城鎮,下面介紹山東境內的城鎮情況。

莘(shen)縣

莘縣位於山東省西部、聊城市西南部,總面積1420平方公里,總人口110萬人,是聊城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

時速350公里的鄭濟高鐵沿線城鎮-山東篇,有兩個地名很多人讀錯

莘縣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唐虞三代屬兗州之域,春秋時期為衛國莘邑,秦置陽平縣,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始稱莘縣。

時速350公里的鄭濟高鐵沿線城鎮-山東篇,有兩個地名很多人讀錯

莘縣區位獨特、交通便利。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南與河南省濮陽市範縣接壤,西與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清豐縣毗鄰,省際邊界線280.21公里。轄區董杜莊鎮畢屯村西南,素有“一腳踏三省”之說。莘南高速、青蘭高速、德上高速、範輝高速過境,擁有7個高速出入站口,交通後發優勢越來越突出。

莘縣是農業大縣、蔬菜大縣。山東蔬菜發展“東有壽光、西有莘縣”,是中國蔬菜第一縣、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遊名縣。

聊城市

聊城市位於山東省西部,西部靠漳衛河與河北省邯鄲市、邢臺市隔水相望,南部和東南部隔金堤河、黃河與河南省及山東省的濟寧市、泰安市、濟南搭界。

時速350公里的鄭濟高鐵沿線城鎮-山東篇,有兩個地名很多人讀錯

聊城是一座歷史厚重之城。至今已有5000餘年的歷史,這裡名勝古蹟眾多,境內遺留文物古蹟400多處,有6處遺產點和2段河道被列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名單,有明代光嶽樓、清代山陝會館等。

時速350公里的鄭濟高鐵沿線城鎮-山東篇,有兩個地名很多人讀錯

聊城是一座交通通達之城。聊城位於冀魯豫三省交界、山東省西部。京杭大運河從聊城腹地穿過,進而貫通南北,連接北方政治中心中原地帶和南方經濟中心江南一帶。聊城境內已有邯濟、京九2條鐵路,成“十”字結構;德上、濟聊館、青銀、青蘭4條高速公路,成“豐”字結構。橫跨東西的鄭濟高鐵與縱貫南北的雄商高鐵以及聊城機場項目即將開工建設,聊城將成為華北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荏(chi)平區

聊城茌平區屬黃河沖積平原。耕地面積佔總面積63.25%。境內有徒駭河、馬頰河等河流。

時速350公里的鄭濟高鐵沿線城鎮-山東篇,有兩個地名很多人讀錯

茌平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度適中,光照充足,雨熱同期,無霜期長,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優質商品糧基地縣。

時速350公里的鄭濟高鐵沿線城鎮-山東篇,有兩個地名很多人讀錯

茌平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茌平區東距山東省會、“泉城”濟南90公里,西南距“江北水城”聊城20公里。邯(鄲)濟(南)鐵路貫通縣境,境內有國道2條、省道4條。

長清區

長清是山東省濟南的新區,總面積1178平方公里,人口53萬人。地處濟南市西南部,東依泰山,西濱黃河。

時速350公里的鄭濟高鐵沿線城鎮-山東篇,有兩個地名很多人讀錯

交通便利,境內有京滬鐵路、104、220國道、104省道及京福高速公路、濟菏高速公路縱貫南北,形成了“六縱三橫”的交通網絡,成為連接京津唐、長三角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在 在撤縣設區之前有長達1400多年縣建制史。特產有武莊柿子、張夏核桃等。主要景區有靈巖寺(4A)、五峰山(3A)、蓮臺山、大峰山、齊長城、園博園等。

時速350公里的鄭濟高鐵沿線城鎮-山東篇,有兩個地名很多人讀錯

您對鄭濟高鐵沿線的城鎮有了解嗎?歡迎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