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麦不是春天种而在秋后种?

商河祥子


说到小麦,我们不由就想到包子、馒头、面条等许多小麦粉加工的食品,真的是非常美味。那为什么小麦不是春天种而是秋后种,这是与各地的气候有关的。


一、小麦包含的营养成分


小麦含有淀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钙、磷、钾、铁、硫胺素、核黄素、和烟酸等成分。

不过,由于品种和生长环境、生长条件不同,所含营养是有一定差别的,所含多少也是不同的。


二、小麦的分类


小麦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分类:


1.可以按小麦籽粒外表的颜色来分,如红皮小麦、白皮小麦等等


2.可以按播种时间来分,如春小麦、冬小麦等


3.可只根据小麦籽粒的粒质来分,如硬质小麦、软质小麦等


三、小麦对温度的要求

1.发芽出苗最适宜的湿度是15~20度


2.最适宜小麦根系生长的温度是16~20度,低于2度,高于30度根系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


3.最适宜分蘖的温度为13~18度,2~4度时开始分蘖,如果气温高于18度,分蘖生长就会减

慢。


4.10以上小麦的茎秆开始伸长,12~16度形成短壮的茎管,如果气温高于20度,茎杆徒长变

转,容易倒伏。


5.20~22度适宜小麦灌浆,如果日平均气温高于25度,灌浆过程缩短,千粒重降低。

5.冬型品种的小麦适宜生长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度


6.半冬型品种的小麦适宜生长的日平均温度为14~16度


7.春夭种的小麦品种适宜生长的日平均温度为12~14度。


8.小麦需要每天8~12小时的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春化后的光照阶段就不能通过,就不能

抽穗结实。


四、小麦对环境的要求


以前讲的农业八字宪法,前四个字特别重要


土:小麦在深厚熟土、有丰富有机质、养分全面、得水谁好、通透性好的土壤中生长最容易获得

丰收。


肥:根据不同土质、不同品种、不同气候,合理施肥。

水:有资料表明小麦在其一生的生长中,每生长一公斤小麦,包括地面蒸发掉的水份,需要

1000公斤左右的水份,其中地面要蒸发掉30~40%。


1.拔节前占总耗水量的35%左右


2.拔节到抽穗点总耗水量的20%左右。


3.抽穗到成熟占总耗水量的35~40左右。


种:选择抗旱、抗病虫害、高产的优良品质是丰收的保证。


五、小麦的播种


因为各地气候不同,南北温度相差许多,所以小麦一般分为冬季播种和春季播种。


冬上麦就是在冬天播种的小麦。

冬天气温很低,有冻伤麦苗的年份都有,为什么不能把冬小麦放在春天播种呢?


这是因为,冬小麦的开花,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春化,麦的花蕾只能分化,麦才能抽穗、开


花、结实。


把冬小麦春天播种,很容易造成麦苗在夏季旺长、不开花,或开花太迟。影响抽穗结突。


所以冬性小麦只能秋冬种,春天种的只能是春小麦。而且春天种的小麦,吃味要比冬小麦差。


一生好人大司马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题主这个题目没能全面了解小麦的种植与生长规律。就拿我国来说,小麦也有春天播种和秋天播种两种,分别叫春小麦和冬小麦。我们国家的春小麦一般种植在长城以北的省区,冬小麦播种时机根据纬度不同也有差异。秦岭、淮河以北到长城之间比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又稍稍早十天半个月左右,一般在十月中下旬播种。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各地入冬时间有先有后。冬小麦种早了种晚了都影响小麦产量。播种早了,麦苗徒长,白白消耗养分,麦苗长势过旺,到了冬天,霜冻和冰雪天气,会冻伤甚至冻死青苗,到了春天转暖,麦苗从冻伤状态返青也十分困难,造成"坐苗”,不利小麦增产。播种晚了,下雪前的这段时间麦苗还没出苗,失去了一段良好的光合作用时间,不能及时向根部积蓄养份,壮根养根,也会影响开春长势。

至于春小麦,主要是我国东北西北冬天冻土层较厚,不适宜小麦冬天成活和生长。所以会等到春天冻土解冻后才能播种。由于春小麦生长期较短,所以春小麦的品质和口感不及冬小麦。

希望我的回答能使您满意。谢谢!





百草御膳房


一般秋季播种早,越冬时间长。冬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施肥包括施足底肥,补施种肥,冬前追肥三个环节。 冬小麦从出苗到拔节,植株生长中心是根叶的分蘖。从出苗到分蘖期虽然吸收养分较少,但施用充足的基肥对小麦的生长和生殖发育均有明显的效果。此时磷元素营养水平的高低和供应时间的早晚对小麦的影响最敏感。一般前期分开吸磷大,积累速度快。因此为了保证小麦前期良好的磷营养,针对小麦的生长特点设计出的高效小麦肥满足了小麦对氮磷钾的需求,并能使小麦增加抗寒性,有利于小麦安全过冬,为来年返青奠定基础。 小麦返青后,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较前期明显,此时也是春季追肥的关键时期,从小麦拔节到开花这一阶段,对各种养分的吸收率增长最快,也是麦田追肥的最重要时期。此阶段主要是加强氮元素营养,以利于花芽分化,增加结实率,促进穗大籽多。拔节肥的具体用量和施用日期需根据地力和苗情等情况灵活掌握。冬小麦的后期追肥中,可使用“双联”小麦专用肥,既增施了氮肥,而且也补充了磷、钾肥,增施磷、钾肥也可以促进小麦受粉和籽粒形成,增加粒重,补充养分。




味可道果园子


为什么小麦不是春天种而是秋后种,这其实是题主的一种误解。我国小麦主产区范围比较大,大多数地区都是种植冬小麦,只有北方比较寒冷的地方才会种植春小麦。有不少人说冬天种植的小麦叫冬小麦,春天种植的小麦叫春小麦,其实对于冬小麦的表述并不是太准确,对于北方冬小麦区,都是在秋后种植,因为冬天田地封冻,就无法耕种了。南方冬小麦区,因为冬天土地不像北方那样封栋,种植太早会引起小麦苗期旺长,所有以冬天种植的。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小麦产区实际上是分为春小麦区、北方冬小麦区和南方冬小麦区三大分区的。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这些地区只所有无法种植冬小麦,是因为他们处在高寒或干冷地带,小麦秋后种植,无法抵御严寒的冬季,冬天会冻麦苗冻死,只能在春天回暖以后种植小麦。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其实也是我国的中北部地区。这些地区四季分明,但冬无严寒,夏才酷暑,冬天的气温最低不会超过零下十七八度,加之小麦本身是一种抗寒植物,秋后种植的小麦苗可以安全越冬,春天返青后快速分蘖,拔节生长。而南方冬小麦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这一代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小麦种植不多。

从三大分区来看,北方冬小麦产区是全国最大的小麦产区,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左右,而北方春小麦产区和南方冬小麦产区,加起来只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最重要的是,南方冬小麦和北方春小麦,品质都不如北方冬小麦。北方冬小麦是秋后种植,来年5月末6月初收获,生期期一般在220天左右,耕作方式是两年三熟,产量高,品质好。而北方冬小麦因为全年无霜期只有200天左右,所以生长期短,产量低,质量差,耕作方式是一年一熟。南方冬小麦因为耕作方式是一年二熟,虽然无霜期长,但冬小麦生长期也比北方冬小麦生长期短。并且潮湿炎热的气候也影响小麦生长,产量质量都不如北方冬小麦。

总上所述,我国小麦主产区是北方冬小麦产区,河南是第一冬小麦大省,山东是第二冬小麦大省。冬小麦越冬生长,在秋季播种可以避免与其他粮食作物争地,减少冬闲地面积,扩大夏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而最生要的是,由于这一代小麦的生长期长,小麦从拔节到成熟时期的气候温暖而不炎热,所产的小麦产量和质量都高于其他地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春小麦不如冬小麦好吃,主要是因为春小麦生长期短,营养积累少。同时,春小麦生长期是跨跃炎热的夏季,对于小麦这种喜凉的作物来说,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品质。每一种作物都有其农时,北方冬小麦产区秋后播种小麦,是千百年来农民总结出来的经验,不仅可以效利用土地,而且生产出来小麦品质更好。


齐东晏子


小麦分两种,春天种的是春小麦,秋后种的是冬小麦。

1、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2、冬小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省。冬小麦需要越冬,依靠低温发生生理上的春化作用,才能保证来年有产量,所以春小麦和冬小麦在生产机理上不同。


石头与核桃


我来回答一下,因为我娘家是北方的婆家是南方的对于这个小麦还是了解的。

小麦分两种:一种是冬小麦一种是春小麦。

我来给大家说一下:

一、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抗寒的能力极强,其幼苗能够过冬,在春天来临时,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长大,冬小麦磨出的粉很好吃。 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

二、春小麦不能在冬季播种因为冬季太冷,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冬季播种夏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冬小麦应是秋播春末收获的。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还是要分南北地区的。

1.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7%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

2.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里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其特点是商品率高。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山沟小桥


小麦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播种时间和地域不同

小麦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很多地方的人的主食就是小麦,小麦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比如含有丰富的淀粉,另外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核黄素,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但是小麦也有不同的分类,最常见的是春小麦和冬小麦,这两种小麦有什么不同呢?

春小麦和冬小麦区别有哪些呢?

第一、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区别

1、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抗寒的能力极强,其幼苗能够过冬,在春天来临时,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长大,冬小麦磨出的粉很好吃。

2、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

3、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冬季播种夏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4、冬小麦应是秋播春末收获的。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

第二、春小麦和冬小麦的种植分布

以播种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我国以冬小麦为主,我国小麦三大产区:

1、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

2、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里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其特点是商品率高。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第三、我国小麦三大产区:

1.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

2.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里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其特点是商品率高。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关中喜羊羊


小麦是高等植物。在几千年的进化过程中为了物种的自我繁衍,对个体的成花过程形成了两个自我保护的策略。如下:

一、春化作用

小麦的成花过程需要经过一段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这种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效应叫做“春化作用”。

各地物候差异,冬小麦分冬性、半冬性、弱春性其对低温的要求值也不一样,如:半冬性小麦要求0-7℃的低温,经过1-2个月就可以实现春化。

二、经历长日照

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一段单日照长度超过14小时以上时才能形成花芽。

 

如果冬小麦在春季种植就无法经历低温阶段,只会长茎叶而不开花,或开花大大延迟。且经历“春化作用”必须在前,经历“长日照”必须在后。

这就是小麦为什么必须是秋后种植的科学道理。

 

掌握科学知识,运筹小麦生产,获得更高产量。

祝您年年都丰收!





种业威少德啵嘚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小麦为什么不是春天种植,有以下几点:

1、小麦种类有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对于特别寒冷的地区都是种植春小麦,该地温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开春才种。相对暖和一点的地方种植冬小麦,地域气温环境的影响。

2、冬小麦都是秋后种植的,因为小麦是长日照植物,并且经过低温诱导才能产生花芽分化,经过冬天低温后,在春夏之际成熟。

好了,对于小麦为什么不是春天种植而是秋后种植,提出以上两点观点,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评论,谢谢。




乡村小妹365


可以春天种的,小麦有冬小麦,半冬性小麦和春小麦。 一般春小麦都是在大西北新疆和东北开春后种植,而且新疆和东北种小麦的又比较少,所以我们很难看见,所以就以为小麦都是春天种的了。 小麦的主产区又是在人口密集的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小麦生长,大概是在5月底6月初收获。而且收获后又可以种植下一茬作物如玉米、稻谷、夏花生、芝麻、黄豆等,它们的生长期比较短一般是在10月底11月初收获。小麦最佳播种时间也是在10月底11月初,所以一年两熟就形成了。而冬小麦刚好适合在这些一年两熟区域全面普遍种植,由于我们大部分国人都生活在这里,就会认为小麦都是冬天种植的。 春小麦的品种特性是对温度比较敏感年后返青快容易早出穗,易受冻害,这时候冷空气仍然很频繁南下,导致春小麦在这些人口密集区域无法正常开花授粉而绝产,春小麦在这里逐渐被淘汰掉。 新疆有大规模种植春小麦的,产量非常高。所以不是小麦不能春天播种而是我们大部分地区不愿意选择春小麦品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