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三、再見,成都(一)

二十幾年前,我曾到過成都,是在城隍廟電子市場採購電子元器件,記得那時候成都公交車車頂上都頂著一個大大的天然氣包,路邊三輪車推賣的涼粉有麻辣酸甜多樣味道自選,說起來話就長了,以此作引不再提。LP慕名到成都來玩,趁機好吃好喝玩耍一番才不虛此行,主要景點還得跑馬觀花,僅委屈各位看官,且稍後片刻。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在成都市內遊玩,出行最方便的還是乘坐公交車,也有旅遊大巴、出租車可以抵達。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杜甫草堂,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於成都市西門外和浣花溪畔,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草堂因此被視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現今的杜甫草堂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我們去的時候,草堂廣場正重新鋪設石板,大門是剛立起來白花花的木柱木板,從圍牆上的窗孔觀察院內,施工正繁忙,一片狼藉。門票60元。猶豫再三,還是不進去了,腹誹的理由有兩個:一是草堂只不過是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今日的草堂,卻是一處佔地300多畝的大園子,若是杜工部活到現在,以成都寸土寸金的地價,當是蓉城著名的土豪了;二是我本人對《望嶽》這首詩耿耿於懷,杜少陵望東嶽妄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卻頗不以為然,為什麼?且聽下回下回再下回分解。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從手機地圖上看,成都著名景點武侯祠和錦裡在一個景區內,也方便了我和LP的遊玩計劃。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武侯祠坐落於成都老南門外的武侯大街,是紀念三國時期蜀丞相諸葛亮的祠宇。初建時曾與昭烈帝劉備的祠廟相鄰,後於明朝初年併入漢昭烈廟,成為中國唯一君臣合祀的祠廟。武侯祠主要由劉備、諸葛亮蜀漢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組成,佔地面積廣大,建築佈局美觀和諧,庭院內矗立著參天古樹,環境幽靜雅緻。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錦裡位於武侯祠大街,與武侯祠一牆之隔。人們一般都會在遊玩武侯祠後,來錦裡逛一逛。如今,“拜武侯、逛錦裡”已經成為遊玩成都必須的項目。我和LP也是俗人,不能免俗。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傳說中的錦裡,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不是所謂滿蒙文化遺存的寬窄巷子所能比肩。現在的錦裡是成都有名的步行商業街,以三國文化和四川傳統民俗文化為主要內容。錦裡由一片清末建築風格的仿古建築組成,酒吧娛樂區、餐飲名小吃區、府第客棧區、特色旅遊工藝品展銷區錯落有致,號稱“西蜀第一街”,被譽為“成都版清明上河圖”。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如果說武侯祠飽含著歷史的凝重和滄桑,那麼錦裡就洋溢著成都市井特有的喧囂和隨意。街道兩邊店鋪裡售賣的都是頗具當地特色的物品,手工的皮包、寫著方言的T恤、彩色的布燈籠,無不凸顯著錦裡質樸的草根風範。街巷之間還有眾多老成都手藝人在忙碌,吹糖畫、捏麵人、剪紙、皮影,讓人不由自主想起小時候的快樂時光。眼花繚亂之際,突然覺悟幾天後上高原的POSE大計,LP瞬間轉入Shopping模式,衝進小店血拼五顏六色的紗巾去了。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成都是亞洲首個國際“美食之都”,在錦裡,不去吃小吃就是最大的遺憾。小吃街上的各色美食絕對令你垂涎三尺,張飛牛肉、豆花、牛肉焦餅、三合泥、串串香、缽缽雞,無不口味地道,各具風味。我和LP的中餐,也是有名號的,就是孔二小姐愛吃的擔擔麵。

(未完待續)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我就是這篇遊記的親歷者,這也是我西藏行的一段夢想記憶。我不求點贊,不求轉發,不求收藏,只求自我放逐的心有個歇息之所。當然,也希望你閒暇之餘偶爾翻翻,博你嫣然一笑。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

笑看人生路,心在山水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