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重點支持貧困地區種豬場和規模豬場建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3月16日,記者從全省農業產業扶貧工作視頻會上獲悉,今年我省要抓好53個貧困縣和9536個貧困村扶貧產業全面提升,加大對剩餘貧困人口超過5000人的20個縣(市、區)和52個未脫貧村支持力度,通過6大行動4項服務,推動主導產業升級、帶貧主體升級、產業服務升級。

●開展貧困地區優勢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行動

以“四優四化”為重點,持續抓好貧困地區優勢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建設。落實恢復生豬生產政策措施,重點支持貧困地區種豬場和規模豬場“兩場”建設。

●開展貧困地區農產品加工提升行動

以面、肉、油、乳、果蔬等五大產業為重點,統籌推進貧困地區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主食加工發展,支持貧困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產地預冷、分揀包裝、冷藏保鮮等設施,農產品冷藏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任務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

●開展貧困地區農產品品牌扶貧行動

推進貧困地區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品牌建設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年內新增省級農業品牌85個。開展貧困地區農產品品牌扶貧整縣推進行動,減免相關費用,強化“三品一標”認證和服務。

●開展貧困地區龍頭企業帶貧能力提升行動

加強貧困地區300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93個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作,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認定向貧困地區傾斜,年內新認定貧困地區省級龍頭企業30家。深化龍頭企業與貧困地區合作,把貧困戶嵌入產業鏈條,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

●開展貧困地區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行動

抓好貧困地區現有1.02萬家帶貧農民合作社培育,完善帶貧主體政策扶持與帶貧效果掛鉤機制。年內新認定貧困地區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230家,省級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130個。引導更多貧困戶加入農民合作社。

●開展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提升行動

10月底前基本完成貧困地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指導貧困地區規範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夯實集體經濟發展基礎,在貧困地區推廣集體資產收益、產權抵押貸款等帶貧模式。

●開展農業科技服務

實施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技術扶貧行動,在貧困地區全面實施農技推廣特聘計劃,支持農技推廣人員培訓研修,著力提高農技推廣服務效能。傾斜安排高素質農民培訓項目資金,實施產業扶貧帶頭人培養計劃,每個縣安排示範培訓任務100人以上。

●加強產銷對接

舉辦農民豐收節、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等節慶展會,搭建產銷平臺,開展精準對接。實施貧困地區“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進一步推進農批對接、商超對接、直銷直供,拓展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

●強化風險防控

做好貧困地區農業生產防災減災工作,加強條鏽病、赤黴病、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和科學防治,抓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情防控。

●改善基礎條件

指導貧困地區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高質量完成370萬畝新建任務。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推進貧困地區農村垃圾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任務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