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聯手戰“疫”中國下一步政策取向如何

為應對疫情給金融市場帶來的衝擊,北京時間3月16日,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限降至零,還將數千家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降至零,同時推出7000億美元的大規模量化寬鬆(QE)計劃,降息、降準、QE“三箭齊發”。

然而市場情緒依舊不穩定,受此影響,各國股票市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挫,政策效果未能顯現。

市場恐慌情緒在所難免,VIX指數也達到近年來的新高。民生銀行(港股01988)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子彈”打光、市場端反應卻不如人意的背後有多重原因。“美國股市經過11年大牛市,已處在歷史高位,油價下跌和疫情作為導火索擠壓了市場的泡沫,美股順勢調整;投資者對疫情蔓延情況依舊存在不確定性;對於經濟衰退的擔憂也有,之前全球經濟增長本身就在放緩,一些國家和經濟體一二季度可能出現經濟的負增長。”

不過接受採訪的專家也認為,隨著全球在防控疫情方面達成共識,各項政策協調推進,將有利於下一階段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對於中國,則需要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同時加大改革力度。

共識達成 協同推進

在本週一晚間的浦山講壇上,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海洲表示,本次美國股市大跌與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有所不同。當年是金融危機引發了經濟危機,美國當時的金融系統首先出現了危機,重要金融機構都遭受重創,直接引發經濟停擺。而這次是由疫情和石油價格下跌引起的經濟風險,整個金融體系和經濟面相對穩健,不大會有危機。企業債尤其是石油行業的高息債面臨巨大挑戰,但是對金融體系的衝擊相對有限,尤其是對大型銀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球對疫情的重視以及其對經濟帶來的衝擊達成共識,各國在疫情防控方面不斷加碼。

北京時間3月13日,二十國集團協調人會議就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發表聲明,稱此次新冠肺炎大流行亟須國際社會積極應對,將加強協調合作,控制疫情,保護人民,減輕其對經濟的影響,維護經濟穩定,同時避免汙名化。二十國集團財長和(港股00001)央行行長在最新聲明中一致同意,將使用所有可行的政策工具,包括適當的財政和貨幣措施。

“這是和之前顯著的一個區別,無論是對疫情的認識程度,還是公共衛生政策、金融政策,全球共同抗疫有助於一同協調前行。”溫彬表示。

而疫情的轉好顯然是經濟修復和金融市場恢復平穩運行的前提條件。“無論是對於實體經濟而言,還是對於資本市場而言,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疫情防控的進展。”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方磊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全球疫情防控的步調沒有完全一致,但是目前歐洲已經有多個國家出臺強有力的防控措施,美國也已經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總體來說,全球疫情防控已經過了相對混亂的時期,未來全球疫情的情況應該會逐步好轉。

對此,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也認為,雖然全球經濟衰退難以避免,但是總體上來看引起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偏低。如果最終能夠控制住,此次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相對還是短期的。

另外,接受採訪的專家還表示,除了大國之外,需要更多關注新興市場國家的情況,由於財政赤字、貿易赤字都比較高,開放型經濟也意味著風險傳染度更高,必須警惕是否會進一步引發貨幣危機。

全球疫情防控升級 中國經濟有望V形反轉回升

那麼,全球聯手戰“疫”的共識之下,金融市場將怎樣走?政策又要如何更好應對?

對於當下各國政策,不少國際分析機構認為,出於應對金融市場的劇烈振盪,各國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加碼貨幣政策,同時,貨幣政策不能“單兵突進”,必須拿出大規模的財政措施來支持受危機不利影響的個人和企業。

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在3月17日舉行的“財新國際圓桌”電話會上表示,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前恐慌情緒會持續、市場會保持波動,在此類危機下,絕不要寄望貨幣政策能起到良效,需要依賴的是“一攬子”的財政舉措。不過,溫彬也提醒,由於各國赤字率普遍偏高,如何更好發揮財政刺激作用值得期待。

除此之外,國際組織也在多舉措應對疫情。3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稱,IMF已準備好動用1萬億美元的貸款能力,幫助成員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此前,IMF已表示,將為可能尋求支持的低收入和新興市場國家提供約500億美元資金;世界銀行也宣佈了共計120億美元的疫情衝擊應急支持方案。

對於受疫情影響首當其衝的中國自然備受關注。國家統計局3月16日發佈了前兩個月主要經濟數據,並表示國民經濟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近期部分國家疫情擴散,但總體影響有限,不會從根本上影響中國經濟走穩趨勢。

目前來看,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努力,中國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在此背景下,全國大部分地區全面進入集中復工復產期,多數省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超過90%,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率也快速提高。

各項政策為企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據央行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3月13日,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支持的地方法人銀行已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1075億元,其中,涉農貸款205億元,加權平均利率為4.40%;普惠小微貸款385億元,加權平均利率為4.36%;辦理再貼現485億元,加權平均利率為2.98%,低於國務院要求的LPR加50個基點的水平。

溫彬表示,目前來看,中國的政策空間還比較大,可以繼續加大逆週期調控力度,確保經濟在二季度出現V形反轉回升。

“以我為主”思路不變 改革穩步推進

3月16日,在多國央行緊急降息、美聯儲“三箭齊發”的背景下,中國人民銀行並未跟隨調整MLF利率,凸顯我國貨幣政策“以我為主”的思路。有分析認為,此舉既是對正常貨幣政策的堅守也為應對未來不確定性風險預留空間。

“中國經濟雖也受疫情影響,但隨著復工復產加速以及一系列逆週期調節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中國經濟有望率先恢復,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將進一步提升。”交通銀行(港股03328)金融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也將繼續發揮世界經濟的穩定器作用。

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團隊表示,要警惕海外市場對我國跨境資金及市場擾動影響,關注海外疫情對國內影響是否會從情緒向實體傳導。另外,還要關注疫情疊加海外政治週期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

“中國在過去兩個月政策打的是比較好的‘組合拳’。先控制疫情,再保復工,最後再考慮拉動需求。”邢自強建議,首先,可以藉助現在全球零利率和油價水平超低的形勢,採取一些定向支持政策。比如,趁著全球零利率,借外力發行特別國債。如果增加兩個點的赤字即2萬億元人民幣,可用於退稅、消費券,或給予基建託底,保證企業現金流不斷、就業不出問題。其次,重視改革開放的作用。證券市場的改革、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改革沒有因為疫情放慢腳步,這對中國主權資產具有長期吸引力是有幫助的。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3月17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解決產業鏈協同復工、有序推動復產達產的同時,將適時推動相關儲備政策出臺實施,加大政策對沖力度。具體來看,將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堅持分類指導、分區分級施策,積極有序推動重大投資項目開工建設,協調解決在用工、運輸、原材料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將抓緊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大對疫情重災區應急醫療救治設施、隔離設施等傳染病防治急需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此外,還將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抓緊準備專項債券項目,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