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廢志無以成學,廢學無以成才

以當代人的眼光來看,曾國藩的確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千古奇人。他所寫的家書、家訓、日記和文集,以及他為人處世的方法和態度,無一不帶給我嗎無盡的啟發和思考。曾國藩的處世經驗確實給後人帶來了很多益處,但他之於後世最大的意義並不在此,而在於他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資質平凡的人,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陶冶變化”成為一個超人甚至聖人。曾國藩於道光二十年(1840年)入京為官,這不僅是他仕途的起步,更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作為清朝的都城,北京市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聚集了全國各地頂級的人才,而翰林院更是精英之源藪。


曾國藩:廢志無以成學,廢學無以成才

一入翰苑,曾國藩見到的多是氣質不俗之士,往來揖讓,每每領略到清風逸氣。他更在寫給諸弟的信中興奮地說道:“京師為人文源藪,(朋友)不求則無之,愈求則愈出,現在朋友愈多,講躬行心得則有唐境海先生,倭仁前輩,以及吳竹如、竇蘭泉、馮樹堂數人;窮經學理者,則有吳子序、邵惠西;講習詩書、文字而藝通於道者,則有何子貞;才氣奔放,則有湯海秋;英氣逼人,志大神靜,則有黃子濤。又有王少鶴、朱廉甫、吳莘畲、龐作人。”

每天面對這些此朝中的精英,曾國藩很快就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這些人的精神氣質與他以前的朋友們大有不同。這些人大多都是理學信徒,有著清教徒般的道德和熱情。他們對自我要求十分嚴格,對待他人更是真誠嚴肅,面對紅塵中的誘惑時也能保持一種內心的堅定。在三十歲之前,曾國藩的人生目標僅僅是功名富貴、光宗耀祖,但在結識了這些良友之後,他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和震撼,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得到了改變。

因此他說:“近日交得了一兩個良友,才知道學問有所謂經學者、經濟者,有所謂躬行實踐者。才始知范仲淹和韓琦這樣的名臣可學而至也,司馬遷、韓愈這樣的大學者亦可學而至也,程、朱這樣的理學聖賢亦可學而至也。”遂開始檢討自己,立志自新。“慨然思盡滌前日之汙,以為更生之人,以為父母之肖之,以為諸弟之先導”,在而立之年,曾國藩正式立下了“學做聖人”的志向。


曾國藩:廢志無以成學,廢學無以成才

才德全盡者謂之聖人,那些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諸子百家都有對聖人的獨特的理解和定義,也都有自己心中的聖人典範。每個人都想把自己變得完美,變得毫無瑕疵,中國傳統的儒釋道三家思想對生命的理解都是如此。

從儒家的角度來看,成為聖人是儒學信徒的最高人生目標。儒家經典中所謂的“聖人”,就是指達到了完美境界的人。聖人通過自己的勤學苦修體悟了天理,掌握了天下萬物運行的規律,因此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明並日月,化行若神”。聖人的一舉一動都是合乎時宜的,所謂“內聖外王”,說的就是對內可以問心無愧、不逾規矩,對外可以安邦治國,造福於民。

雖然絕對的聖人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這對我們來說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心理暗示和鼓勵。人的潛力是無限的,但這種潛力在平常狀態下難以被激發,所以常常被忽視。普通人很少能激發出自己最大的潛能,而偉大卻能運用自己的智慧將其發揮到極致。


曾國藩:廢志無以成學,廢學無以成才

曾國藩立志做聖人,他說“廢志無以成學,廢學無以成才”。只有樹立了遠大志向併為之付出了努力的人才可以成就番事業。從曾國藩自身的經歷上,我們可以體悟出自我完善的必要需求和必經之路。

自我完善的第一步就是立志。立志從來就不是一個可以短期內完成的目標,它是一個長期的目標,甚至是一個需要終生奮鬥的目標。這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史至關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的是極大的毅力。曾國藩對這一點認識極深,他曾說立志猶如打地基,“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業······如居室然,宏大則所宅者廣,託庇者眾。誠信則置址甚固,結構甚牢”。只有基礎牢固,才能在上面蓋起恢弘的生命殿堂。

道光二十二年,曾國藩在寫給弟弟的信中說,他已經立定了終生之志,信中說道:“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至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生,不愧於為天地之完人。”這就是他為自己立定的“終身大規模”。


曾國藩:廢志無以成學,廢學無以成才

曾國藩話裡的“完人”就是儒家所謂的“聖人”,他是儒家的忠實信徒,其人生目標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取法乎上”了。曾國藩的人生之所以會如此成功,其根本就在於他立下了最高遠的志向,併為此堅持不懈地奮鬥終生。這一志向讓他逐漸具備強大的精神力量。正是這股強大的精神力一直支撐著他,讓他在苦難面前不低頭、不退縮,在誘惑面前不動心、、不貪戀,驅使著他向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標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