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動植物以外,細胞也有皮膚,而且更加細膩光滑

除了人動植物以外,細胞也有皮膚,而且更加細膩光滑

在這顆蔚藍的星球上,幾乎所有的有生命的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哪怕最簡單的草履蟲或者細菌真菌,也都是簡單的細胞。這些簡單的細胞的界限,就是一層薄到7~8nm(長度單位:納米)的細胞膜。

除了人動植物以外,細胞也有皮膚,而且更加細膩光滑

19世紀中葉K.W.Mageli發現細胞表面有阻礙染料進入的現象,提示膜結構的存在;1899年E.Overton發現脂溶性大的物質易入胞,推想應為脂類屏障。1925年荷蘭人E.Gorter和F.Grendel用丙酮抽提紅細胞膜結構,計算出紅細胞膜平鋪面積約為其表面積的兩倍,提出脂質雙分子層模型.成立前提:a.紅細胞的全部脂質都在膜上;b.丙酮法抽提完全;c.RBC平均表面積估算正確。(70%~80%偏低)。

除了人動植物以外,細胞也有皮膚,而且更加細膩光滑

40年後Bar重複這一試驗發現紅細胞膜平鋪面積應不是70%~80%,而是1.5倍還有蛋白質表面,同時幹膜面積是99μm²,溼膜面積則為145μm²。兩項誤差相抵,結果基本正確。

除了人動植物以外,細胞也有皮膚,而且更加細膩光滑

細胞膜能夠保護細胞內部小環境始終處於動態平衡,儘量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細胞膜由磷脂、蛋白質和糖類組成,還有部分糖類和蛋白質組成糖蛋白的結構分佈在細胞膜上。

根據磷脂和蛋白質的生理生化特徵(磷脂一端疏水,一端親水的特徵),推測細胞膜膜是一種由流動的脂雙層和蛋白質組成的膜狀結構。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對,極性頭部朝向水相組成生物膜骨架,蛋白質或嵌在脂雙層表面,或嵌在其內部,或橫跨整個脂雙層,表現出分佈的不對稱性。這就是最著名的,而且最被認可的流動鑲嵌模型。

除了人動植物以外,細胞也有皮膚,而且更加細膩光滑

不過經過研究越來越深入,發現這種模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1、不能說明膜在變化過程中如何保持膜的完整性和穩定性;2、忽略了蛋白質對脂質分子流動性的控制作用;3、忽略了膜各部分流動性的不均勻性。

總而言之,細胞膜是細胞存在的最基礎的保障,沒有細胞膜,就沒有現在五彩斑斕的生命形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