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考公,没有培训班,我的面试备考经历

上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一下我的笔试复习的心得,现在我来分享一下面试心得。

整个面试过程中我没报班,其实最开始也很纠结,毕竟我的笔试分数不高,难得的一次面试机会,不想就这么错过了。不过在省考面试之前,我有幸也参加了两次事业单位面试,都是结构化面试,虽然题目不同,但流程与考场布置基本一样,所以算是有点经验了吧(主要还是报班太贵了,舍不得花钱)。我选择不报班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当时另一个事业单位面试和和省考面试时间接近,想法就是不可能这么点背,两个岗位,总会有一个能成功的(最终事业单位也通过了,只是我放弃了,选择公务员岗位)。

虽然决定不报班,但也通过QQ群、微信群、微博等渠道,弄到了一些前两年的网课视频,加上白嫖的各种资料,就这样开始备考了。

上下班的公交车上,以往是听音乐的,换成了喜马拉雅的面试讲解音频,一道题讲解五分钟左右。以前上班期间摸鱼刷题的时间,换成了刷新闻。我手机上,装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各种官媒APP,把自己完全沉浸在这种氛围中。这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因为面试考题的材料一般就来自于以往的一些时事热点,人民日报上对这些热点的评论文章甚至可以成为综合分析题的参考答案。运气够好的话,压中面试题也说不一定(我个人认为,各大培训机构的面试押题,也很有可能就是来自于这)。

以我个人经验来看,我所参加的四川省考,面试第一天(1月9日)的材料是关于强行安装ETC的。

在职考公,没有培训班,我的面试备考经历

面试考题所用的材料就是上面图片中的事例,而且可以看见这篇评论文章发布时间为12月21日,距离面试甚至不到一个月,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这篇文章,完全可以作为第一题(“对于材料当中的现象,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的答案。

我运气不错,看到了这篇文章,收藏了这篇文章,但遗憾的是,我面试时间不是1月9日。以下是我收藏的另一些热点评论文章。

在职考公,没有培训班,我的面试备考经历

除了人民日报以外,我还会看新闻1+1、焦点访谈、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这些节目,从官方媒体学习,肯定是不会出错的。

当然,既然是面试,光看是不行的,最重要的还是说。

最开始张不开口,觉得无话可说,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我自己也用过:拿着一个参考答案,声音洪亮,大声朗读。我理解的是,一开始自己说不出来,那就读,多读,让自己进入到那些词语、句子的氛围中。

按照:朗读——半脱稿演讲——看一遍参考答案,脱稿复述——听音频、视频答案后,脱稿复述——看着题目,自我练习——对着镜子练习——对着家人练习,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形成自己的面试答题技巧,克服紧张、说不出话的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