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總會憶苦思甜而身邊年輕人卻不喜歡聽?

用戶1149255982625


因為時代背景不一樣了,你想念過去帶給你的憶苦思甜是不一樣的人生經歷,世界上的事情,沒有感同身受,你以為的甜或苦對於年輕人來說,卻不盡然。

憶苦思甜,想要表達什麼?

回憶過去的艱苦,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像聽起來是這麼回事,統治階級用這個思想來控制人心,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現在的普遍80後90後,已經沒有多少苦可以回憶了,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望不到邊的壓力!因為一直就處在苦的邊緣。不存在回憶。

他們那個年代貧窮慣了,認為這個年代出生的沒有什麼吃苦受罪的經歷,美其名憶苦思甜,享受生活好的時候想想過去的不容易,為什麼不往後看看生活越來越好,年輕人幹嗎非吃苦受罪呢,都什麼年代了。年輕的時候,多學點東西,無論是自學還是加班,把時間多花在成長上,吃點苦,受點累,對將來有好處。這個意思,整體上沒毛病。

立足當下,瞻望未來,才是年輕人需要做的。僅僅回憶,等同於原地踏步,沒有進步。古往今來,變化太大了。






秦淮酒家i


年輕人與我們的生活經歷不同,他們沒有經歷過艱苦的歲月,更沒有餓過肚子,他們不知道餓肚子的滋味,由於成長經歷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留下的記憶和感覺都不一樣,現在的年輕人很大一部分追求享樂的多,能吃苦耐勞的少,有能力沒能力的都想找一份白領的工作,有些人寧願在家待著啃老,也不願意出去憑苦力養活自己,建築工地上大多是農村來的中老年人,賣菜的基本是農民居多,從未見過城市的小夥,這些問題,我認為主要是教育方面的缺失,從小的嬌生慣養,一味的追求出人頭地,不能因材施教,導致了只能享福,不能吃苦的結果。

我們這代人是上過山下過鄉,接受的教育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找工作根本沒有挑肥揀瘦的一說,不管什麼崗位,一干就是一輩子,而且是任勞任怨,吃東西從來不去挑剔,吃飽了就心滿意足,這種思想貫穿始終,到現在也不願意浪費一粒糧食,消費觀念和現在的年輕人也完全不同,購物選擇也絕對是物有所值,年輕人現在是信用卡消費,提前透支,實力不夠,也要穿名牌開小車,觀念完全走向了兩個極端,所以你的憶苦思甜,他們怎麼會願意聽呢?











崔哥視品


官員喜歡讓老百姓憶苦思甜,這樣就更能夠愚民。可是,現在時代不同了,官員天天吃肉,老百姓也不願意老喝剩湯吧。因為老百姓沒有少交一分錢稅。


無尚榮光啊


只有從苦難歲月中走過來的人才能有憶苦思甜的意識。而生活在當今年輕人沒有經歷過哪段艱辛歲月,所以很難體會。


偉業志存高遠


焦慮不安的心情讓年輕人認為很浮躁,與他們關係不大,簡單來說就是有代溝。能積極解決就會好很多


奉天老記憶


在您眼中的的憶苦思甜,在現如今的年輕人眼裡卻是硬性教條……

其實跟年輕人溝通,我們可以嘗試用“分享”這個詞也許效果會更好!


文太極每日說


因為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