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小学生写作文,大学生要求写论文?

大家都知道,中高考要写作文;而大学生想要毕业,则必须完成论文。看起来都是写文章,这里面区别大了去了!

写作文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一种考试方法,就是用写文章来评价你的智慧程度。在中国古代,秀才、举人、进士的差别就在于写文章水平的高低。文章写得最好的会被皇帝赐封状元。一个家族如果出一个状元,那是极其荣耀的事,会永久记载在家谱中成为后人的骄傲。今天,写作文仍然是中高考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占有分值相当大。一个作文写不好的学生,考上好学校的机率是比较小的。


为什么中小学生写作文,大学生要求写论文?

写好文章,高中状元

那么,什么才是好作文、好文章呢?

简单地讲,就是要有文采。

"文采"是什么呢?很难用语言来精确说明,没有一个客观的定义,也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大致讲来,有"文采"的文章,作者一般不是简单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用比喻、借喻、夸张、拟人等文学手法来间接婉转地表达思想,平铺直叙讲大白话被认为文字水平较低。


为什么中小学生写作文,大学生要求写论文?

有“文采”的作文

在古代中国,"文采"首先得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这些表现手法,被称为"赋"、"比"、"兴"。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用了这些表现手法,文采慢慢就出来了。

中国古代创造过多种文学题材,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等,都非常强调讲究文采。其中,流传下来、人们口熟能详的词句,更是各种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运用得自如恰当,善于借物抒情,把心中思想表达得委婉不露但准确优美。


为什么中小学生写作文,大学生要求写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成就代表

例如:运用夸张的诗句:"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等;描述一个美女的比喻手法:"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等。但是,对于描写的事物本身,如白发究竟有多长,瀑布究竟有多高,美女究竟长得怎样,如眼睛怎样、脸庞怎样、身段怎样、表情怎样,这些客观事实都因文采需要而被忽略了。

不但如此,有时为了达到"文采"效果,即使牺牲事实描述的准确性也是可以的。比如,《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月落本应该是黎明时分,后面又说"夜半",夜半与月落的时间相关显然不对;乌鸦是白昼动物,和鸡一样晚上睡觉,半夜听到乌鸦叫,就像半夜鸡叫一样不自然;再者寺院也鲜有半夜敲钟的,"夜半钟声"也让人感到诧异。

但是,由于文采需要,诗境与现实不符,只要意境好,也仍然被认为是千古名篇。


为什么中小学生写作文,大学生要求写论文?

“深山藏古寺”的意境美

所以,要想写好中小学的作文,写出"文采",怎么办?语文老师反复告诉我们,要善用修辞,善于想象;描写外貌的时候尽量别用"有",描写说话的时候尽量不单写"说", 描写心理活动时尽量不出现"想"。反正就是尽量不要平铺直叙,直截了当,要绕着弯子说,一秒钟发生的事争取写出三百字。

这样写作手法和文采追求,一直是中小学期间,语文老师们一直致力于培养我们的品味和技能。实际上,也是几千年以来古代中国教育培养学生最看重的技能所在。

在这样的写作技能和品味培训之下,中国古代确实写出了很多文采飞扬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策论,无不写得辞藻华丽、花团锦簇。连记正史的《史记》,也被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此同时,文人们聚在一起,最热衷的就是写诗呤句、斗词寻章、激扬文字、卖弄学问。即使在今天,能不能写,会不会写仍然是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的敲门砖。


为什么中小学生写作文,大学生要求写论文?

古代以文会友

但是,仔细研究古代中国留下的各种文化作品,我们会尴尬地发现,老祖宗在给我们留下许多丰富文学题材和优美华丽词章的同时,他们却没有能创造出一种直接准确描述事物的"论文"体裁。由于过于重视文字的华丽和表现的优雅,非常忽视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经常不分场合滥用文采修辞,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几乎难以找到科学论文体裁式的文章流传下来。即使在沈括《梦溪笔谈•活版》介绍活字印刷时,也频繁使用比喻、夸张等写作方式。

这是因为,古代秀才们早已经习惯了"赋比兴"的文学手法,其所受的教育,使他们很难简单、直接、准确、不带感情地去描述事物。比如,如果请一位中国状元起死回生来描写一个化学实验,他很可能会是这样写:"当酒精灯烧得像早春二月阳光一样温暖的时候,放上一只少女眼眸般光碧晶莹的烧杯,加入宛如观音菩萨玉瓶里露珠的清澈洁净蒸馏水,即刻发生令人赞叹不已的奇妙化学反应,快似疾风,速比闪电……"。


为什么中小学生写作文,大学生要求写论文?

把化学实验写出“文采”?

所以,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创造出"科学"?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人把写文章当作展现智慧、卖弄学问的途径,而忘记了文字只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导致没有客观、直接、准确描述事物的"论文"体裁,也因此错过了科学。

那么,什么是论文呢?它为什么这么重要?

"论文"尤其是"学术论文"这种体裁,是随着近现代西方科学的教育而随之引入的。所谓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论文具有四大特点:学术性,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性,必须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创造性,没有创造性,论文就没有价值。理论性,要准确、鲜明、规范,运用标准概念和专业术语,尽量通俗易懂。


为什么中小学生写作文,大学生要求写论文?

论文规范

显然,"论文"的写作与中小学生的"作文"有着极大的区别。中小学生的作文还比较讲究"文采",但在大学生的"论文"中,文采的要求被压缩到了最低限度,其评价主要标准包括:描述客观,不带个人感情好恶;逻辑严谨、周密,考虑各种条件;论证科学,以事实和规律为起点,逐步推进;用词准确,使用规范的概念和术语,数据和信息来源清晰等等。

一般来讲,这样的"论文",枯燥描述、毫无文采、缺乏情感,如果是没受过高等专业教育的普通人,很难会对论文产生兴趣。


为什么中小学生写作文,大学生要求写论文?

“枯燥”的论文

但"论文"就是这样,它存在的目的不是给人文学享受,也不是给人精神放松。它就是以阐释规律、展示事实、解决问题、交流思想为目的的,其价值就在于此。

大学生必须写"论文",是因为,大学生要从事科学研究,必须跳出单纯的文字游戏,放弃单纯的文采追求,学会用文字记录、发现、提炼更广更深的自然、社会科学规律,这是大学教育要教给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素质,是大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学习解决各种专业问题的基本功。

所以,与现代科学研究密切相关的"论文"体裁的引入和使用,是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根本性调整。它标志着现代科学教育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成为今天大学教育的必备写作体裁。

事实证明,一个只学过写"作文"的人,和一个经常写"论文"的人,其话语体系、思维模式、表达方式会发生很大的不同。前者相对写意、感性、随意、奔放,而后者相对写实、理性、内敛、严密。


为什么中小学生写作文,大学生要求写论文?

“论文”改变思维方式

今天,习惯于"作文"方式的人,可能会嘲笑、歧视、讽刺那些习惯于"论文"思维的人,但一个经历过写"作文"到写"论文"过程的人,很难再回到写"作文"的状态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