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诗人的条件有哪些?诗的意境和押韵工整哪个更重要?

俏渔妹海鲜


今天刚巧和小U谈到了诗,说完成为一个诗人这句话之后,我笑了,成为一个诗人这句话怎么那么像骂人呢?

小U也笑,她告诉我,只要敏感还在,天赋就不会放弃她。

一时间很多感慨,看到这个题目,就说一说成为诗人需要什么条件。

一、敏感

有个词叫做诗人气质,有的人天生就是带有诗人气质的,比如说林黛玉。别人看见花落了,最多说一句,哎呀真可惜啊,但是林黛玉看见花落了,她不仅可惜,还要把花葬了,葬完落花她还会有感而发,写下一长篇的诗。更多的时候,我认为这种诗人气质就是敏感,他会对世界万事万物都保持着这种敏感,他能敏锐的发现到我们发现不了的,也能写出埋藏在我们心底我们却没有描述出来的。

我上下班的路上种满了梧桐树,很有意思的是,春天来了,梧桐树枯萎的叶子还在树上,被风一吹,才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搞得清洁工人很烦。这件事我看到了,心里想了一想也就过去了,后来诗人阎安就把它写下来,

他是一个眼睛锐利的人

他是最早看到春天落叶的人

他是一个经历过秋天的枯枝败叶

也经历过冬天的枯枝败叶的人

我读到的时候很受震动,因为我也看见了,因为我也想了,但是我没有去写。以前网上有这么一个段子,说什么叫有文化,就是看到夕阳和水鸟的时候能说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这野鸭子真TM好看”。

我觉得这也属于敏感,就好像一个会摄影的人,他的眼睛一直在聚焦,他知道在某一瞬间按快门。

这种敏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每个人的敏感又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眼里的一切也全然不同。又或者,我们再把这个词往通俗了讲,那就是学会观察世界,学会感受世界;学会观察自己,学会感受自己。

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就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敏感。

二、语感

今天正巧看到了一个笑话,与诸君同笑:

看完后我笑了好一会,然后我就笑不出来了。白话文时代,碎片时代,一直在破坏我们的语感。我有时候很烦一些伪古风的东西,这种东西很糟糕,文不文白不白,用一些很矫情很造作的东西形容一些更矫情更造作的感情,偏偏现在很多人甘之如饴,时不时拿出来秀搞得自己好像逼格很高的样子。如果想写诗,写好诗,一定要离这种东西远一点,不,越远越好。一个人的语言文字里,藏着他的学识和过往,浅薄的矫揉造作背后会是什么?当“文艺”这个词变得像骂人,当“诗人”这个词更像是骂人,你就知道是什么东西在伤害这个词本来的属性。

我最近在读六朝诗歌,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是和盛唐诗歌完全不同的,盛唐的诗很惊艳,很华丽,很磅礴,很精致,当你第一次去读的时候就浓浓地刻在你的心上,你心里甚至忍不住要暗暗记诵。但六朝的诗歌不是这样的,它很古朴,甚至有些粗糙,但那是一种混沌的美,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一霎时你会觉得盛唐的诗歌显得那样的艳丽,那样的费功夫。精雕细琢的东西固然是好看的,可却好像失去了什么。就像天上的一朵白云,在你的心里有千万种模样,千万种形状,但是要有人把白云真的化成一栋楼,一匹马,一个孩子,连细节也清清楚楚,那时候你一定会失落。

我读《沧浪诗话》的时候,严羽有一句话我感触很深:诗之是非不必争,试以已诗置之古人诗中,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辨,则真古人矣。

也就是把你自己的作品和古人的作品放到一起,如果辨不出,那就成功了。杨慎在《升庵诗话》里就做过类似的事情,他把几首宋人写的诗拿出来给人看,因为风格很近唐朝,所以被认为是唐诗。

越说越玄妙了,通俗的讲,语感更近于遣词造句,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长期尝试的过程。远离一些破坏语感的东西,读好书,读好诗。

三、情感

我一向是主张诗言志,歌咏言的。在诗歌的选择上也秉持我自己的一个道理,再说一遍吧:以情为诗则上,以酒为诗则中,以景为诗则下,至于无病呻吟,矫揉做作者,皆无品也。

真正的好诗往往都是有真实的感情在其中,一个人,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要创作?一定是有什么要表达出来,不吐不快,憋在心里很难受。说个有些恶心的比喻,就像是呕吐,你一定是内里翻江倒海,然后张口就来。如果你压根没什么想吐的,你站在那里干呕,抠着喉咙呕,也呕不出什么东西来。你吐是因为你想吐,而不是因为你必须吐点东西。写诗也一样,一定是因为你有想说的话,而不是你必须要写首诗。

至于一首诗的境界,当然也是由敏感、语感、情感一起构成的。押韵工整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是让你的诗变得更美更好的工具。你写诗并不是为了押韵和工整的,但你可以让你的诗押韵工整。

----------丸----------


祁门小谢


人不是天生就是诗人的。记得我在高中上课时,有一节课语文老师叫全班学生每人写一首诗,题目自拟,诗体不限。到下课的时候,只有二个人交了诗稿,其它人都没有交上诗卷。老师读了两位同学写的所谓诗,其实不象诗,就象几句话。为什么不会写诗?因为我们从小学到高中只学过诗,没有写个诗。

古人擅长写诗,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个人遭遇等众多原因决定的。古代文化以文学盛行,诗歌形式的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从小受《四书五经》和《诗经》类文章的薰淘。因此写起诗来得心应手,大凡有些文化基础的人都能写诗。

成为诗人的条件有哪些呢?

(一)有一定的文学基础

没有文学基础就连文章都写不好,写一段文字要么语句不通顺,要么错别字多,怎么能写好诗呢?

我在学生时代没有写过一首诗,高中毕业后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所以后来陆续继续写了些诗。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诗人,成为诗人必须要把文学基础打牢。

(二)能掌握写诗的方法和技巧

不管是古体诗、格律诗和现代诗,它都有各自的形式,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比如律诗,你要了解声韵、字数、对仗等多种规律才能去写。要对各种诗的体裁形式充分的了解,要多读、多练和认真体会。

我写诗之前,认真读过《唐诗三百首详析》和一些宋词方面的书籍。仔细看过对所写诗的分析,为什么好?好在哪里等。有了这些基础,加上我遇到坎坷的遭遇,所以学古人写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三)有真情实感的抒发

人为什么写诗?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如果这样,写出来的诗也没有味。写诗分为几重类型,有写风景的、有叙事的、有偶兴的和感怀的等等。我们看古人的诗,无论写什么类型的都含有深意的。即使是写景诗也是借景抒情、借物感怀。

对一件事物,只要是动了真心,就会情不自禁的有感而发,写起文章就有话说,就会有发至内心的肺腑之言。这个时候写诗,就不愁找不到词语。就象一个人心里憋了许多事,没有机会对人说,一旦有了机会,就会很快的释放压抑很久的话题一样。

(四)要有写诗的天赋和灵感

人的天赋是有差别的,要成为诗人,有这方面的天赋最好,否则就要比别人多下功夫。有的人看到一件事物,能出口成章,有的人就无话可说。

灵感也很重要。诗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灵感来自于对瞬间细节的捕捉。

如果写律诗,一定要押韵工整,这是起码的要求。现代诗对于押韵和工整没有那么苛刻,当然能够押韵和工整对整过诗来讲更好,读起来更朗朗上口。

现代诗如果不压韵工整,可能在朗读时有缺陷,只要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中心突出,不一定就不是好诗。

诗的意境重要吗?意境是表达诗的中心思想。好的诗意境能给人感召力,能让人受到启发,能使人积极向上和受鼓舞,能给人传播正能量。因此,诗的意境比押韵工整更重要。


大山之林


记得上学时学校搞了个写作比赛,体裁不限……班主任要求每个同学必须要写一篇,我因为贪玩到了要交的那天才想起,于是想到了写诗,因为以前从没写过也不知道写,就胡乱划了几笔。一个星期后学校公布的“红榜”上面我竟然获得了特等奖。我自己都很纳闷,跟我们老师说是乱写的,自己都不知道写的什么……老师告诉我这就对了,看不懂的,乱七八糟的就是好诗,说我以后可以成为一个诗人……


习惯性手滑


成为诗人,首先你要熟悉诗歌语言的组成。无论是写古典诗词还是写现代诗歌,你需要有驾驭这些语言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之后,再把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和志趣用这些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歌。诗人并非一定要敏感,但诗人是感性的动物。

诗歌的意境更重要一些,押韵只是诗歌的形式之一。比如说秦欢一首词《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诗人表达的那种无限凄厉的哀伤完全融化在用各种眼前的春景组成的意境里,令人读完之后不知不觉感受的是人内心的伤感和颤抖。


白马侃诗文


说了这么多,都有道理,也就都没道理,凑一个热闹吧。

诗人也好,其它自由体文学体载也好,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观察亊物的能力,以及丰富的语言想象逻辑组织是不可能的。李白天赋很高吧?你认为他没有生话基础,因为他的起点高,完全可以做到一览众山小。很多作家没学历吧,甚至是乡巴佬出生,仍能称大家。你在学院学这学那,我也看不出作品有多成熟,这就是我的感受。

要符合我的五观,记住了,不是专家学者说的三观。一句话,要从各个角度来评判作品,思想立意,意境,规则雨既平仄,语言美感朴直,框架丰整或奇巧等,实不止五观,总之要满足我的文武观,我才认可你的作品。别整太多没用的,放下你们的风花雪夜,不能反映现实社会矛盾雨生活,注定不是现当代诗者,你的东西就不能流传。

意境和规则谁重要,无休止的争论了很久,我已在相关说过,你如果还想让我说过真的话,学院派或唯美者们面子扫地,我写了一点诗,可是从来不想当诗人,能写一点,兴趣一点就行了。象辛弃疾辈,作文只是他的副业。这个平台要求不高,当然几乎没有真正的诗人,要得到社会认可,要有学者理顺,要一定时间的沉淀,才能说你是不是诗人。不敢或懒于怀疑否定权威,从这一点看你不能成家。


用户晓月915089906200


我觉得诗人应具有某些优秀的特质

1.有丰富的情感,一花一叶总关情,感知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热爱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感知美的心灵。

3.有丰富的学识,懂韵律。

4.崇尚自由,富有个性及人格魅力。

5.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至于意境和押韵哪个更重要?

我认为意境更重要些,因为许多好诗都是在幽美的意境下作者灵感一现,随口而出,而非经过长时间的推敲而作的,若是就不是好诗了。象大文豪苏东坡到杭州西湖游玩,即景生情写下:水光潋滟晴偏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公认的最好的咏西湖诗,诗中苏东坡把西湖比做战国时代的美人西施。无论一袭晨袍淡妆或是全副浓妆,她都同样美丽。西湖在晴天和雨天各有醉人的风韵。这是多好的意境啊,激起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创作灵感,终成名诗。



郑标龙


写诗很简单,想成为诗人太难。首先,佩服你的勇气,一出手就是诗人的风范。我认为,先写写诗,找找感觉,时间长了,所谓的意境和压韵,或许就无师自通。

当今,写诗的人不多,能称之为“诗人”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先别妄谈诗人。古体诗,格律诗太复杂,讲究太多,想写好,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没有特殊情怀,也许始终写不出佳篇。不如写点现代诗,自由诗,所思,所想,所感,自由挥洒,落笔成诗,稍注意一下结构和韵脚就可以。何必去墨守成规,束手束脚呢。

写诗同样需要生后积累,不是闭上眼睛就能出诗,有生活,有感受,有胸怀,才能有所谓灵感。只要有扎实的基础,“灵感”一来,出口成诗,一气呵成,意境,工整,压韵等,均自然体现出来,然后,稍加修饰,润色,即刻成诗,信不信由你,有时它就这么简单,远性于刻意造诗。


诗语之旅


命无华盖犹空路,行有苦吟许不知。

条件只有两个,满足任何一个都可以成为诗人:

一、八字里有两个以上的文昌星或华盖星。

二、像杜甫贾岛白居易一样时时修改不休。

第一个就像你一出生就具有王菲级别的嗓子和悟性,根本不用当什么音乐人,学什么创作做词和谱曲以刷存在感,会有无数人人会排着队求你唱歌,这叫老天爷赏饭吃!羡慕不来。

第二个就是以一生的命运为代价启动苦吟模式,要么“两句三年得”,要么“语不惊人死不休”。按正常进度计算,你至少需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这个真正诗人的真正含义是被后人所认同,被时代所镌刻,被历史所铭记,经历千百年之后,你的名字依然和诗连在一起。

这两个条件都难于上青天。第一个你自己无法掌控,取决于爹娘和祖坟是否冒青烟。第二个更难,用数十年之力做一件事实在是太亏。在这个诗歌无法生存的时代里,假诗人会有钱有势,有名有利,有房有车有女人,而真正的诗人则贫苦,落寞,孤独,潦倒,人生混得连狗都不如,扯出一头猪来都比诗人幸福。

诗人的近义词是不幸,是流离,是痛苦,是伤逝,是绝望,所有的负面都会和诗人紧密地吻在一起。

所以,小可并不赞同题主成为诗人,但是成为假诗人倒不失为一道出路。

我一直在纳闷,诗人有什么好呢?

古代诗人,一个个都是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作多情。

现代诗人,一个个都是吃喝嫖赌坑蒙拐骗奸懒馋滑。

宁做小人,不做诗人。


亦有所思


1感谢您的提问!

大家好以下是我的分享与观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首先咱们先弄明白什么叫诗人。诗人,虽然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

能写诗的人很多,但能称之为诗人的必须是不光诗写的好,而且在诗词创作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诗词创作领域有着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人。

2:现代社会,诗的形式也在大变,西方诗文的影响,现代中国白活文的影响,现代诗歌的影响已超过中国古诗文的影响,意境更为重要。而从好诗从来是形式服务于内容的。

那唐代李贺天天苦寻佳句,又把诗写得过于格式化(用了个现代词),内容多为空洞,结果不可能成位列唐代一流诗人之中。

3:有个词叫做诗人气质,有的人天生就是带有诗人气质的,比如说林黛玉。

别人看见花落了,最多说一句,哎呀真可惜啊,但是林黛玉看见花落了,她不仅可惜,还要把花葬了,葬完落花她还会有感而发,写下一长篇的诗。

4:我认为意境更重要些,因为许多好诗都是在幽美的意境下作者灵感一现,随口而出,而非经过长时间的推敲而作的,若是就不是好诗了。

象大文豪苏东坡到杭州西湖游玩,即景生情写下:水光潋滟晴偏好。

5:诗以言志,深刻的思想情感才是诗词的精髓,格式仅仅是人们总结出来的写作建议,依照格式,比较容易写出韵律优美的诗作。

但人的情感却是无法规范的,如果一味强调格式,等于削足适履,背离了诗词写作的初衷。

大家好以上是我的个人分享与观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感谢您的阅读与观看!





咔秾


做为一个诗歌爱好者,在此我愿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要想成为一个诗人,我认为首先要具备成为诗人的天赋。所谓天赋,就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素质。包括情感细腻(多愁善感就是具体表现之一),联想丰富,纯真浪漫,善良友爱等许多优良品质,诗心与爱心是相通的,没有爱的诗人成不了真正的诗人。当然,天赋欠缺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来弥补。

其次,要善于观察生活,捕捉灵感。其实写诗也没有想象得那么难,更不需要你必须有多高的学历(我认识的许多知名诗人文凭就不是很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写作积累之后,灵感往往就在你暮然回首的一瞬间产生:平凡生活中那些让你怦然心动的东西就是跳跃的诗情!

最后,你还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一些诗技,也就是诗歌写作的知识和技法。包括如何立意、取象、抒情、升华、分行等诸多内容。

只要具备以上三点,通过不懈努力,相信你也一定会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

至于诗的意境和押韵工整,当然是意境更重要。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没有了灵魂的诗歌何以为立?新诗是没有固定的韵脚的,如果你想学古体诗就要研究一下韵律的问题了。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肤浅观点和看法,欢迎大家关注与讨论。

2020.3.16夜郑冠清写于山居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