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夏朝到清朝:中國曆代國號,是怎麼來的?

從夏朝到清朝:中國曆代國號,是怎麼來的?

夏 朝

◆ ◆ ◆

雖然目前國外學者對夏朝是否存在還持懷疑態度,但國內學者多傾向於認為夏朝與二里頭文化有一定淵源。關於夏的含義有不同的看法,如范文瀾先生認為是禹的兒子啟西遷到大夏地區後以地名來作為政權名稱的,大夏就在今天的山西西南部。

不過也有學者提出了更有趣的看法,胡阿祥先生認為在甲骨文裡的“夏”是一隻蟬的模樣,在古人看來,蟬象徵著生命的延續不斷,這從考古中出土的玉蟬就可看出。古人可能注意到了蛹——蟬——蛹這種週而復始、不斷循環的現象,他們認為不斷地週期性變化象徵著生命的週而復始。

商 朝

◆ ◆ ◆

相傳是商人的先祖契被封到商地,因此得名;另一種說法則根據商人與玄鳥的神話傳說,認為商人始祖的誕生是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周 朝

◆ ◆ ◆

甲骨文‘周’字的寫法像“田”的形狀,相傳周人的始祖后稷就是管理農業的官員,周朝國號的含義與周人重視農業有很深的淵源。或許也與古公亶父率領周人遷徙到周原有很深的關係。

秦 朝

◆ ◆ ◆

根據顧頡剛先生的研究,秦人最早是生活在東方的部族,和商人關係友好。後來武王伐紂時因為站錯了隊伍被周人懲罰,舉族西遷,秦人於是在今天甘肅天水一帶繁衍定居下來。從甲骨文字形來看“秦”字為禾草的樣子,禾草在古代是飼養馬匹的重要飼料,反映了秦人祖先擅長養馬的真實歷史。

從夏朝到清朝:中國曆代國號,是怎麼來的?

漢 朝

◆ ◆ ◆

劉邦本來打算先進入關中做關中王,但在項羽的壓力下被迫放棄,被改封在漢中郡和巴蜀地區做漢王。劉邦心裡感到很憋屈,認為自己成果的果實被項羽奪走了,如今只能做山溝裡的諸侯王。但根據蕭何等人的解釋:“語曰‘天漢’,其稱甚美”,這就是說漢這個國號象徵上天銀河,有天意護佑,這種全新的解釋為劉邦統一全國提供了一種文化上的優勢地位。胡阿祥教授在國號研究中特別指出漢在古代是一個美好的字眼,“漢,漾也”。漢水的上源是水量較小的漾水,寓意盛大。後來漢朝果然開疆拓土,聲望遠播,成為了我們國家主體民族的名稱。

新 朝

◆ ◆ ◆

西漢末年因為土地兼併嚴重,自然災害不斷,蓄奴問題也很突出,國家統治面臨危機。很多儒生根據讖緯學說和天人感應的看法認為應當異姓為帝王。權臣王莽藉機奪權篡位,實施改革,美其名為新政。所以新朝的國號實際寓意與前朝不同,天運重開的意味。(只不過王莽改革很多更像是機械的復古。)

三 國

◆ ◆ ◆

三國裡蜀國的國號是漢,蜀國是魏國對它的貶稱,也稱為蜀漢;吳國是根據孫權的封爵吳國公和江東故地的地理名稱而得名,也稱為孫吳;魏國則是取自曹操所封的魏國得名,曹丕襲之,史稱曹魏。

晉 朝

◆ ◆ ◆

如果說三國時期的魏、蜀、吳是以古代的襲稱有關,而晉朝的國號則是大不一樣。不少研究者認為晉的國號有濃厚的讖緯色彩,和東漢末年以來流行的一句“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語有關。“晉”字,是上進、晉升的意思,也就是說,當時的司馬昭由“高都公”變成“晉公”,地位更高了。這樣一來,“晉”既符合“代漢者當塗高”的神秘預言,又符合司馬氏的籍貫封地。“司馬昭以晉為國號,司馬炎以晉為新王朝的國號,其實隱含了以晉朝繼承漢朝、而不承認漢魏禪讓的心態。

南 北 朝

◆ ◆ ◆

南 朝:

宋,創建者劉裕的祖籍在彭城,古代是宋國地盤。劉裕後來接受了宋王封號,取宋為國號。史學家為了與南北宋的宋相區分,所以稱劉裕建立的宋為劉宋。

齊,創建者蕭道成本是劉宋將領,後依靠軍功逐步掌握大權。在宋元徽五年(477年),蕭道成立劉準繼位,被封齊王。公元479年,蕭道成迫使宋順帝劉準禪位,滅宋建齊(這位宋順帝就是說願生生世世不生在帝王家的皇帝)。也有說法稱齊源於讖緯之說,民間有讖歌雲:“金刀利刃齊刈之”,意即“齊”將取代“劉宋”。

梁,創立者為蕭衍。因蕭衍在齊的封爵為梁王,以此定為國號,國號大梁。史學家為區分也稱其為南梁、蕭梁。

陳,是中國古代政權中唯一 一個國號與皇帝姓氏相同的政權,以陳霸先的姓氏作為國號。

北朝:

魏,取名來自曹魏,意圖證明鮮卑人建立的政權接續了曹魏。《魏書》裡記載“故躬率六軍,掃平中土,凶逆蕩除,遐邇率服。宜仍先號,以為魏焉。”講的就是鮮卑人用魏作為國號來傳達一種祖先源於華夏,繼承正統的文化觀。後來的歷史學家為了便於區分,稱南北朝時期的魏國為北魏。

齊,來源於高歡的爵位齊王,是北魏皇帝的封賜。為了區分一般稱為北齊或高齊。

周,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覺繼任大冢宰,自稱周公。宇文覺在廢除西魏恭帝的帝位後,以封爵為國號。聯繫到北周官制的改革學習古制,也與周的命名有一定關係。

隋 朝

◆ ◆ ◆

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曾被封 隨國公,楊堅後來承襲了這個爵位,但因為隨有走的含義,所以改為了隋。

唐 朝

◆ ◆ ◆

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被北周追封為唐國公,爵位承傳到了李淵。後來李淵起兵,自稱唐王,以爵位為國號。李淵起兵之地古代為晉地,唐叔虞所封,或亦與此有關。

從夏朝到清朝:中國曆代國號,是怎麼來的?

五 代 十 國

◆ ◆ ◆

先說五代:

粱,建立者朱溫本來追隨黃巢叛亂,後投降唐朝成為地方藩鎮,即宣武軍節度使。老巢在汴梁一帶,古為梁國地,後被唐朝封為梁王,以此得國號。一般為了區分稱為後梁。

唐,因為李存勖認為自己中興唐朝,所以並沒有以自己的封爵晉王作為國號,史稱後唐。

晉,石敬瑭建立。因為根據地在太原一帶,以地名和故李克用封爵為國號,史稱後晉。

漢,劉知遠建立。因為劉知遠是沙陀人,冒姓劉氏以為漢高祖後裔,史稱後漢。

周,郭威建立。郭威自認為周代虢叔的後裔,建國號為周。史稱後周。

(五代的國號規律是越來越早,從唐、晉、漢、粱再上溯到周代,復古時代的潮流)

再說十國

前蜀,創立者王建以唐封的蜀王爵位為國號,為“大蜀”。

後蜀,創立者孟知祥建立,國號蜀,為與蜀漢、前蜀區分史稱後蜀。

吳,以創立者楊興密所封吳王爵位為國號。

南唐(徐齊):南唐的情況也比較特殊,改換過一次國號。本為齊,後來徐知誥宣稱自己是唐王室的後裔,恢復原來的李姓,改名為李昪,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

楚,907年後梁建立,馬殷主動向中央稱臣,被封為楚王,以封爵為國號。

吳越,後梁封錢鏐為吳越王,以封爵為國號。

閩,909年王審知被後梁封為閩王,以封爵為國號。

南漢,劉龑憑藉父兄在嶺南的基業,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廣州)稱帝,改廣州為興王府,國號"大越"。次年,劉龑以漢朝劉氏後裔自視,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

荊南(南平),分別以後梁和後唐所封爵位荊南節度使、南平王作為國號。

北漢,北漢的開國之君劉崇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任河東節度使、太原尹。郭威滅漢建周。劉崇佔據河東十餘州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北漢。

宋 遼 夏 金

◆ ◆ ◆

宋:趙匡胤被後周恭帝任命為歸德軍節度使,駐紮在宋州,所以以宋為國號,表明趙匡胤發跡的地方。

遼:遼的國號變遷很複雜。最初耶律阿保機建立國號為大契丹,後來似乎並行過雙重國號大契丹和大遼;遼聖宗時期又改國號為大契丹;遼道宗時期再次復國號“大遼”。

夏:建國時以夏州命國號為“大夏”,因為地在北宋西邊,故宋人稱西夏。

金:以按出虎水產金而得國號。也有說法認為“遼以鑌鐵為號,取其堅也。鑌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於是以大金為國號,望其永遠不變不壞也。就是說阿骨打希望金國能永遠不朽壞如黃金一樣可靠。

大 元

◆ ◆ ◆

元朝的前身是成吉思汗建立的Yeke Mongol Ulus,傳統觀點認為是蒙元前期的國號是大蒙古國,後期忽必烈即位後改為大元。但根據蕭啟慶等人的研究大蒙古國和大元這兩個國號到元末都是一直並用的,因為在蒙古人看來大元只是蒙古人帝國的一個部分,馮家昇也曾指出大契丹和遼與大蒙古國和大元的關係是類似的。

至於大元的國號則取自《易經》。在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頒發建國號詔,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這樣的與眾不同的國號也顯示出蒙古人希望獲取中原正統文化的企圖,但同時也與大蒙古國、大朝的前國號一脈相承,體現出鮮明的蒙古民族特色。

大 明

◆ ◆ ◆

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的國號與宗教有關,但並不是如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所說的和吃菜事魔的明教有關,而是與佛教裡的白蓮教密切相關。根據胡阿祥等學者的研究,朱元璋自比為佛教的明王,所以用“大明”為國號。朱元璋本來就是白蓮教徒,而白蓮教是崇奉阿彌陀佛的,阿彌陀佛就是明王。元末白蓮教宣揚“彌陀出世”的教義,而“彌陀出世”也就是“明王出世”。明王出世就是要拯救亂世蒼生,重建穩定祥和的秩序的。

從夏朝到清朝:中國曆代國號,是怎麼來的?

大 清

◆ ◆ ◆

清朝建立前曾建立後金政權,后皇太極於1636年稱帝建立清朝,定族稱為滿洲。那麼他為何要選這樣一個國號呢?關於清朝國號的來歷,眾說紛紜。

有人持五行相剋說的觀點,因為明朝的明為火的含義,而原先的金被火克,所以要引水滅火。這種觀點主要是范文瀾先生主張。

日本學者市村瓚次郎則認為可能是清和金的發音相近,將原金國號改為清,是選取發音近似的合適字代用。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大清國號的含義均應從漢文化元典中去尋找。比如《尚書·泰誓》末句為“永清四海”,《詩經·大雅》首句“肆伐大商,會朝清明”,以及《周頌》首句“維清緝熙,文王之典”。據此,“清”乃周室受命之象徵。所以用大清作為國號實則宣示了女真人受命為帝,有正統性。這種觀點受到皇太極在得到元代的傳國玉璽後很快稱帝改國號而推測。

中國古代的國號名目繁多,但卻大體上有規律可循。大體上在元代以前多以先秦古國、所封爵位、地理區域名稱作為國號,如十六國時期的五燕、五涼、三秦,五代時期的梁唐晉漢周都是如此。到了元代為一大變,開始從古代經典、宗教教義、民族特色等方面取材作為國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