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念珠

珠子跟宗教的關係,確切地說是跟信徒的關係。無論是佛教、天主教還是伊斯蘭教,信徒們都會持有念珠。佛教徒的念珠(又稱佛珠、數珠)是念佛時記錄的工具,唸佛是修行佛道的方法之一,掐捻念珠誦經持咒唸佛,能生諸種功德,這是修行最基本的功課之一。而中國民間一般非佛教徒也會佩戴佛球,因為他們亦多相信手戴佛珠可保平安。


第五篇:念珠

  • 佛教念珠。最為常見的數目是108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達到寂靜的狀態。百八煩惱的內容,有多種不同的說法,總的來說,六根各有苦、樂、合三受,合為十八種;又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計三十六種,再配以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ー百零八種煩惱。私人收藏。郭彬先生提供。


一般以《木想子經》所載佛陀對波流離王的開示作為念珠起源的通說。故事說波流離王國國小勢弱、寇賊犯邊、五穀款收、國民困苦,波流離王因此終日煩惱,便派使者去向佛主請求開示。佛對波流離王的使者說,“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想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恆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一木想子。如是漸次度木桃子。若十、若ニ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樂行。若復能滿一百萬遍者,當得斷除百人結業,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斷煩惱根,獲無上果”。不僅開示念珠的基本構成,還表明如何使用念珠和怎樣消除煩惱。使者將佛的明示帶回給波流離王,“王大歡喜,遙向世尊,頭面禮佛,雲:大善!我當奉行”。於是下詔,大肆營辦念珠,廣為分散,“即救吏民,營辦木子,以為千具,六親國成,皆與一具,王常通念。雖親軍旅,亦不廢置”。這種用木子製作的念珠便在社會各階層流行開來,所有人都持唸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這應該是文獻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也是佛教徒為何常持念珠而數的來歷。

中原對佛珠的瞭解,也始於《木桃子經》,據傳東晉(317-420年)時中原就有譯本,可惜譯者的名字已經失佚。但兩晉時期西域僧侶來華者很多,這些外國沙門(僧侶)中必然會有帶佛珠的。至唐代,佛教大興,有關佛珠的經典被廣泛傳譯,先後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譯的(羅尼集經)、寶思惟譯的《校量數珠功德經》、不空三藏譯的《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義淨三藏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等諸多經典。至此,佛珠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間普遍流傳,如舊唐書・李輔國傳》,“輔國不茹葷血,常為僧行,視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為善”;《續高僧傳・道綽傳》,“人各掐珠,口同佛號,每時散席,響彌林谷”。可以說,唐代以來,中國人使用佛珠已經是相當普遍。至清代,甚至官員上朝必佩的朝珠也是從佛珠演化而來。

念珠種類大致分成三類:手珠、持珠及掛珠。手珠可以戴在手上,也可以隨時拿在手上指念,顆數視情況而定;持珠是經常拿在手上指唸的珠串,僧俗弟子大多喜歡手拿持珠;掛球是懸掛在脖子上的珠串,一般情況下是108顆,多是佛家弟子平日或法會時佩戴。念珠的具體顆數有特殊的規定,不同的顆數代表不同的意義,一般可以是1080顆、108顆、54顆、42顆36顆、27顆、21顆、18顆、14顆;其中18顆與108顆意義相同,由於攜帶方便,因此較受喜愛。

念珠的材質也非常豐富(圖012),有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菩提子(按照菩提子表面花紋的不同又可分為星月菩提、草菩提、風眼菩提、龍眼苦提等)、金剛子、玉石各類寶石、果實、骨角(象牙、牛骨、犀牛角、牛角、人頭骨等)、陶瓷、水晶、竹、木,現代工業社會還有玻璃,塑膠,合金等。


第五篇:念珠

  • 嘎巴拉念珠。嘎巴拉是西藏特有的用人骨製作的法器,通稱嘎巴拉或顱器,主要有人骨念珠、人頭骨碗等,在密宗的儀軌中有著極為特殊的作用。信徒視老念珠為靈物,可增加功德,助長道業,更能護主人於危難之中;常攜帶於身可出孽障化晦氣聚吉氣,有伏魔克邪的力量。私人收藏。郭彬先生提供


除佛教外,其他宗教的信徒一樣持有念珠。在中世紀的歐洲,天主教徒所持的“玫瑰念珠( Rosary Beads)除了有跟佛教念珠一樣的記錄功能,還表示唱頌和冥想,並具有降魔的法力。我們經常在西方文學作品和電影中看到修士或信徒用手中的念珠來抑制內心的掙扎或魔鬼的誘惑,就是這種玫瑰念珠,它不僅是一種修持的辦法,也具有護身符的作用(圖013)。伊斯蘭教信徒同樣持有念珠,由於宗教儀禮和含義的不同,在唸珠的構成形式上也區別於佛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


第五篇:念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