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來讀幾首揭露甩鍋真相的古詩

讓我們一起來讀幾首揭露甩鍋真相的古詩

“甩鍋”這個詞,現在大熱。追溯詞源,據說這個詞最初來自於遊戲“英雄聯盟”,意思是遊戲中某人自認為發揮正常,輸掉的原因在於隊友。由此引申為推卸責任。

可見,“甩鍋”是個新詞,古代並沒有。雖然古代沒有甩鍋這個詞,但甩鍋這種行為,卻歷史悠久,早就存在了。有甩鍋的,就有揭露甩鍋真相的,今天就和諸位分享幾首揭露甩鍋真相的古詩。


讓我們一起來讀幾首揭露甩鍋真相的古詩


西施

【唐】 羅隱

家國興亡自有時,

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

越國亡來又是誰?

越王勾踐對吳國戰爭失利後,他採納了大臣文種的意見。文種的“伐吳九術”中有一條是“遺美女以惑其心,而亂其謀”,簡單來說就是美人計。於是勾踐在苧蘿山下得美女西施、鄭旦二人,經過三年專業訓練,派遣范蠡將她們獻於吳王。吳王夫差大喜,為了取悅美女,大建樓堂館所,沉溺於酒色,尤其寵幸西施,結果荒廢了朝政,後來勾踐再次起兵伐吳,夫差最終落得個國破身死的下場。

歷朝歷代,在詠西施的詩篇中,多將吳國滅亡歸因於吳王貪好女色。縱觀歷史,將國家敗亡,不歸因於統治者自身腐敗,而歸因於女人是禍水者可謂多矣。

甚至唐末的女詩人魚玄機在詩中也這樣寫道:“吳越相謀計策多,浣紗女神已相和。一雙笑靨才回面,十萬精兵盡倒戈。”真是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當然,如果西施泉下有知,知道有一個晚唐詩人羅隱寫詩為她平反,應該感到“吾心甚慰”了。

羅隱這首《西施》,雖然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卻像一篇小小的議論文,先是提出觀點:“國家興亡自有時”,然後,由此進一步具體論證。“吳人何苦怨西施”,既是將這個論點具體化,同時,又將“吳人怨西施”作為一個攻擊的靶子立起來了。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這兩句詩採用了歸謬論證的方法。如果吳國真的是因為吳王夫差寵幸西施而亡,那麼,不寵幸美女的越國滅亡又是誰之過呢?這個論證輕巧有力,一針見血地揭露了甩鍋的真相,西施只不過是一個替罪羊而已。

當然,這首詩並不單純是為了給西施翻案,而具有強烈的現實諷喻意味。

羅隱還有另外一首詩可以與此詩對讀。

帝幸蜀

【唐】 羅隱

馬嵬山色翠依依,

又見鑾輿幸蜀歸。

泉下阿蠻應有語,

這回休更怨楊妃。

如果說《西施》還只是通過為歷史翻案的方式含蓄地對統治者提出批評,那麼,這一首《帝幸蜀》則鋒芒畢露了。

這首詩裡的“阿蠻”就是“阿瞞”,也就是唐玄宗。“泉下阿蠻應有語”說的是如果唐玄宗如果泉下有知,也應該起來告誡:“這回休更怨楊妃”。“怨楊妃”當然說的是安史之亂期間玄宗避亂入蜀,在馬嵬坡賜死楊貴妃,以塞天下人之口。

那“這回”是怎麼回事兒呢?這就和前面的“又見鑾輿幸蜀歸”聯繫起來了,說的是唐末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唐僖宗倉皇出逃四川,幾年之後才返回長安。當年唐玄宗還可以讓楊貴妃當替罪羊,這回你唐僖宗又找誰當替罪羊呢?

“這回休更怨楊妃”,一個“更”字,突出了找替罪羊,盡力甩鍋,是統治者最慣常的手法,這回自己闖下的禍,找不到替罪羊,甩不出去鍋,只能自己弄髒的屁股自己擦了。


讓我們一起來讀幾首揭露甩鍋真相的古詩


汴河懷古二首(其二)

【唐】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

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

共禹論功不較多。

“盡道隋亡為此河”,所謂“盡道”,顯然是說這是主流意見,“此河”就是詩題中的“汴河”,更具體來說,就是大家熟知的京杭大運河。這句詩說主流意見認為隋朝滅亡是因為修建了京杭大運河。

“至今千里賴通波。”“至今”也就是到從隋亡到皮日休寫詩的時候,時間已經間隔兩百餘年,“千里賴通波”,上千裡的水路交通,人員以及各種物資商品的運送,還在依賴京杭大運河。由此不難看出,修建京杭大運河,可以說長時間,大範圍地造福於民。這既是對京漢大運河的肯定,也暗含著強烈否定“盡道隋亡為此河”這一觀點的意味。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這是一個假設,假設如果隋煬帝沒有水殿龍舟,鋪張奢靡南巡之事,那麼,建造京杭大運河非但不是過,而且是功,不但是功,而且是大功,簡直可以和大禹治水相比較,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歷史不能假設,這一假設,看起來似乎是對隋煬帝的惋惜,但更是對隋煬帝的批判,揭露歷史的真相,隋亡不是因為修建京杭大運河,而根子在隋煬帝作為統治者的荒淫奢靡,腐敗無度。

關於“水殿龍舟事”,在《隋書·食貨志》中有明確的記載:“大業元年(605),造龍舟,鳳榻、黃龍、赤艦、樓船、篾舫……幸江都……舳艫相接,二百餘里。”

這是歷史的明確記載,如果用文學的手法表達就是“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春遊中全國裁製的綾羅錦緞,一半作御馬障泥一半作船帆)——李商隱《隋宮》

詩人皮日休頭腦清醒地意識到隋朝的滅亡,並不應該讓京杭大運河背鍋,隋亡的根本原因在於隋煬帝的荒淫無道。

其實,這不只是皮日休一個人的觀點,在《資治通鑑卷一九二·唐紀八》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記載:

戊子,上謂侍臣曰:“朕觀《隋煬帝集》,文辭奧博,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對曰:“人君雖聖哲,猶當虛己以受人,故智者獻其謀,勇者竭其力。煬帝恃其俊才,驕矜自用,故口誦堯、舜之言而身為桀、紂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遠,吾屬之師也!”

這段說的是啥意思呢?簡而言之,就是有一天唐太宗對近臣們說,他看《隋煬帝集》,發現隋煬帝也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啊,文章寫得很漂亮,三觀也算比較正,也知道讚美聖主堯舜,而否定暴君桀紂,但怎麼他的行事和他的文章正相反呢?

魏徵回答說:即使君主是聖哲之人,那也不能恣意胡為。要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讓每個人都能行動起來,有智出智,有力出力。隋煬帝這個人恃才自傲,驕矜自大,他嘴巴上說的都是堯、舜之言,但實際上乾的卻是桀、紂之事,焉得不亡呢?

“口誦堯、舜之言而身為桀、紂之行”,魏徵這個話可謂一針見血,隋亡怪不得京杭大運河,這個事兒京杭大運河不能背鍋,隋煬帝自己的荒淫無道才是隋亡的根本所在。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就是不作不死,no zuo no die。


讓我們一起來讀幾首揭露甩鍋真相的古詩



己亥歲二首(其一)

【唐】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

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

一將功成萬骨枯。

“己亥歲”就是己亥年,具體而言,指的是公元879年。此時正是唐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朝廷派兵瘋狂鎮壓,唐王朝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正是在講這種狀況,戰爭從最初的北方逐步蔓延到江南。原本打柴割草(樵蘇)之事,已經算不上為樂,但老百姓如今連這個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很難得到保證。

“憑君莫話封侯事”中的“封侯事”有一個實指,公元879年(即“己亥歲”)鎮海節度使高駢以在淮南鎮壓黃巢起義軍的“功績”,受到封賞。

對封侯事,立場不同,看法不同。君王很喜歡“封侯事”,認為封王封侯是他給大臣們的恩賜,是為聖主,為明君的一種功績,值得大肆炫耀,也必須大肆炫耀。然而詩人卻說“憑君莫話封侯事”,別跟我炫耀什麼封王封侯的事情。

為什麼呢?

因為“一將功成萬骨枯”。“一”與“萬”、“榮”與“枯”,何其強烈的對比!何其強烈的反差。要知道,那些將軍的所謂的戰功,是建立在千千萬萬人的犧牲生命的基礎之上。

其實不僅是曹松,還有其他一些唐代詩人在他們的詩歌中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李頎《古從軍行》)

“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功。”(張蠙《吊萬人冢》)

現如今,經常有人一說起“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就渾身熱血沸騰,彷彿每個汗毛孔都興奮得都要張開一樣。“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才會渴望戰爭。”只有那些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殘酷的人,才會歌頌戰爭。戰爭只是天子顯示文治武功,武將們獲得軍功的手段而已,對老百姓來說,沒有人願意戰爭,戰爭只有結束,沒有勝利。

為什麼把這一首也列為揭露甩鍋真相的詩呢?從本質上來說,封王封侯,論功行賞,也是統治者的一種甩鍋手段而已,背鍋的永遠都是老百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才是歷史的真相。

今天讀了這三首揭露甩鍋真相的古詩,你是否對學習詩歌有了另外一種看法呢?

可能在大多數人的概念中,學詩無非是為了應對考試,或者再大一點兒說,是提升審美,除此之外無他,詩歌在大多數人的概念中,是可有可無的東西。

但真相併不如此,詩歌不僅事關審美的提升,也事關認知的深入。

俄羅斯文學巨匠,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瑟夫·布羅茨基在獲獎演說中這樣說道:

“美學的選擇總是高度個性化的,美學的感受也總是獨特的感受。每一個新的美學現實都會使作為其感受者的那個人的面容越發地獨特,這一獨特性有時能定型為文學(或其他類型的)趣味,這時它已經自然而然地成為抵抗奴役的一種防護手段,即便不能成為一種保障。因為一個帶有趣味,其中包括文學趣味的人,會較少受到各種政治煽動形式所固有的陳詞濫調和押韻咒語的感染。問題不僅在於美德並不是能創作出傑作的一種保證,更在於惡,尤其是政治之惡,永遠是一個壞的修辭家。一個個體的美學經驗愈豐富,他的趣味愈堅定,他的道德選擇就愈準確,他也就愈自由,儘管他有可能愈是不幸。”——《表情獨特的臉龐》

你品!你細品!你慢慢地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