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产量全面提升

高坪区自古就有川北“鱼米之乡”的美誉,在水稻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为了应对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农村劳动力减少问题,高坪区积极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大力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了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水稻栽培,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产量全面提升

水稻高产栽培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前期水稻品种的选择、大田整理,以及中期田间病虫草害的管理和后期收割时间的控制等。但是在实际的农业工作中发现,由于高坪区部分农户没有掌握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在种植期间出现了严重的病虫害,造成水稻产量严重下降。基于此,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别从土地准备、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就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要点展开了分析。

水稻栽培,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产量全面提升

1 高坪区粮食作物生产的现状

在2017年9月举办的“投资南充新未来,共享有机新生活”现代农业投资推介会上,高坪区成功签约两个现代农业项目,总投资高达3.2亿元。近年来,高坪区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大力发展以柑橘、油菜为主的经济类作物,另一方面又推广高产栽培新技术,致力于提高水稻产量质量。现阶段,高坪区水稻生产功能区稳定在1.2万h㎡,667㎡产超过600kg,近5年来年均粮食产量均超过20万t,初步形成了粮食总产稳步增长、特色产业布局合理、现代农业有序普及的良好发展格局。

水稻栽培,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产量全面提升

2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1 土地准备

(1)平整土地。稻田平整度会直接影响水层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另外在平整土地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翻垦等形式,使土层变得松软,清除土壤中的石块、杂草,营造良好的立地条件。通过土壤的翻垦、晾晒,还能够杀死越冬虫卵,也为水稻高产栽培奠定了基础。

水稻栽培,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产量全面提升

(2)做好引水、排水设施。适宜的水分是水稻高产栽培的必要条件,但是近年来高坪区异常气候多发,干旱、洪涝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在田间修建引水和排水设施,在干旱天气下及时从附近的河流、池塘引水,满足灌溉需要;在多雨天气下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修建现代化的灌溉设施,如滴灌、喷灌等,可以根据稻田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及时调节灌溉量,既满足了水稻各个生长阶段的用水需求,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也是现代农业技术在水稻高产栽培中的具体应用。

水稻栽培,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产量全面提升

2.2 种子准备

性状优良的水稻种子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后期管理的压力。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和水文特点,适宜栽培的水稻品种也有很大差异。高坪区近年来使用较好的水稻品种有川优8377、内香6优498等。选好栽培的育苗品种后,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种子处理工作,例如:选用温汤浸泡种子,以提高水稻种子的抗病能力;进行种子发芽率实验,发芽率在90%以上方可进行种植等。

水稻栽培,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产量全面提升

2.3 合理施肥

在水稻不同的生长期内,对各类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不同,因此在进行稻田施肥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要,避免浪费和滥用化肥,不仅起不到营养供应的效果,反而容易引发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在水稻播种前必须施足基肥,农家肥需要充分腐熟,以杀灭农家肥中的病菌。在水稻长至一叶一心期后,补充尿素,以每667㎡施10kg为宜;在水稻分蘖期,除了继续施用尿素外,还需要配合施入磷酸二铵,每667㎡施4~6kg,可以促进分蘖成穗,提高产量。在水稻生长后期,适当补充氮肥,可以避免稻苗枯黄,确保水稻成熟。

水稻栽培,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产量全面提升

2.4 播种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近年来高坪区在水稻播种技术上也进行了升级,尤其是在一些集中连片的大型稻田,逐渐实现了机械化播种。另外,根据播种方式的不同,对播种的具体时间要求也有差异,例如直播水稻的播种时间通常早于移栽水稻。以高坪区为例,直播早稻通常在地温高于10℃后就可以开始播种,而移栽水稻则要晚14d左右。对于那些分布于丘陵地带的稻田,目前来看仍然需要采用手工撒播的方式,将经过包衣后的水稻种子均匀撒播在厢面上,为了确保种子密度均匀,可在大田整理时划分成格。另外,还可以按照“先稀后补”的方式,即第1次撒播时控制播种量在60%~70%,完成播种后观察田间种子较稀疏的地方,再进行补种。在播种后20~25d要及时进行田间查苗、补苗工作,移密补稀,使稻株分布均匀、个体生长平衡。

水稻栽培,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产量全面提升

2.5 水层管理技术

水层管理技术是水稻管理的核心,近年来高坪区在对水稻的水层管理上也有独特的方法。全期水层管理应用浅、湿、干的方法交替进行。全期水层不超过8cm,播种期水层3~4cm。立针期保持花花水,促进立苗扎根,苗期至有效分蘖期水层不超过4cm,促进低位分蘖早生快发。重盐碱地可适当加深水层,水稻有效分蘖末期,在667㎡茎数达到70万左右时,及时停水晒田5~7d,控制无效分蘖,在地面出现细裂缝、稻苗自然落黄后可复水。稻穗勾头,散穗后及时停水。水层稳定后要拉线修边,5月中旬削埂及时插秧可提高单产。

水稻栽培,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产量全面提升

2.6 病虫害防治及化学除草技术

病虫草害是影响水稻产量、质量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高坪区病虫害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十分必要。高坪区水稻种植常见的虫害以稻纵卷叶螟和灰飞虱为主。以稻纵卷叶螟为例,主要的防治方法有化学药剂防治,可用毒死蜱、乙酰甲胺磷兑水后进行喷雾防治;生物防治主要是在田间放养稻纵卷叶螟的天敌赤眼蜂。在虫害不严重时优先考虑生物防治,避免农药污染。高坪区水稻栽培常见的病害有稻瘟病、穗茎瘟等多种,以穗茎瘟为例,可以在发病后使用50%的富士1号乳油120mL兑水100kg,进行喷雾治理,每天1次,连续2~3d可以有效缓解。对于田间杂草,要及早采取措施,在水稻植株长至一叶一心期时,用禾大壮160g兑水50kg进行喷雾,可以及时清除杂草。

水稻栽培,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产量全面提升

3 及时收割

适时收割可以确保水稻栽培效益的最大化,正常年份高坪区水稻收获时间在8月下旬—9月上旬,可根据当年气候和水稻长势进行调整。对于较为宽阔的地块,可以使用机械完成收割,如果是丘陵等零散、小面积的地块,应尽快组织人员完成收获,以防止收获期延后影响水稻产量。

水稻栽培,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产量全面提升

4 稻田管理

围绕均衡增产,要加强地力建设,人工点片补肥,使二三类苗升级,及时匀苗补缺,保持苗龄一致而达到均衡增产的目的。稀植、早促,建立高效群体,减少播量,降低基本苗(25万~26万株),早播(4月17日播种),见青施肥,早施分蘖肥。浅水灌溉,提前晒田,建立合理群体结构,安全重施后期氮肥,促进稻穗的生长发育。在建立无埂条田的基础上,把好水稻收割质量关,切实做到颗粒归仓

水稻栽培,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产量全面提升

5 结语

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为提高水稻栽培产量提供了支持。近年来,高坪区大力发展优质、高产水稻,通过开展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指导农户在种子选择与处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好相关的技术工作,从而为水稻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实现水稻高产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