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應試娃武功修練祕籍

認識很多牛媽,但不妨礙老大渣的現實。


沒事沒事,上帝發牌是隨機的,這把拿到手的全是風向,下一把就能翻盤。於是我養了老二。


大概是為了避免我成為祥林嫂,很多牛媽給我投餵了原版應試雙修娃的經驗秘籍,從源頭挽救老二。恩,雖然我執行力不咋地,但我老二比較耐雞,跟下來效果不錯,跟大家分享。


原版應試娃武功修練秘籍


1、聽說讀寫,從聽開始


聽的資源很多,鵝媽媽、安妮花、清華兒歌啟蒙、raz系列都可以燻起來,資源百度網盤、喜馬拉雅都可以拿到。


如果怕堅持不了,可以使用牛聽聽,一款自帶薰陶課表的機器,到時間自己會響。如果有條件,就跟娃進行英文交流。傾聽者也可以,待機時間長,音量響,出去遛彎的時候也把播放器帶著,讓他磨耳朵。


除了聽音頻,還可以給孩子看一點動畫電視卡友,Peppa pig,letter

factory都很好,每天給娃看個半小時。


如果可以,搞一點phonics,sight words ,常見單詞解決了,就可以直接閱讀了。


有人會問自然拼讀要學嗎?


要,但不用太早。等到有一定的輸入後再開始。


見字發音對於自主閱讀很有用,懂的自然懂,對於傳說中的背單詞可以快一點,應該也有一點點關係吧

原版應試娃武功修練秘籍

2、說,可能有靜默期,不強求。主攻分級閱讀。


那麼問題來了,哪套分級閱讀好?買多少套分級讀物合適?


初階的分級讀物,海尼曼、Raz、培生、國家地理百科等等,牛媽們認為都大同小異,大家根據自家孩子情況,讀上兩三套足已。


土豪娃可以忽略,多幾套轟炸當然也是極好的。


父母提供大量閱讀資料,只要肯看,不惜重金砸錢買書,每天鼓勵孩子多讀多聽,現在網絡資源很多,隨時隨地都可以聽,抓緊一切碎片時間輸入原汁原味的英文。

原版應試娃武功修練秘籍

身邊的牛媽是這麼實操的——


從小啟蒙的原版娃


我先是讀了些分級讀物給他聽(海尼曼,體驗英語),他只是坐我旁邊看。但很快我就發現他自己都認識了,自主閱讀上手很快。


這樣分級讀物+少量繪本,過渡到初章MTH,現在正在往中章的路上艱難的爬行著。關於分級閱讀:我認為不需要多,只把一兩套讀下來就差不多了。


現在分級很多,牛津閱讀樹和Razkids是比較老牌權威的。看你喜歡英系還是美系了,選一套堅持下來就可以了。


如果每讀完一篇能夠做一下配套的理解quiz是最理想的了。可以掌握孩子有沒有真正讀懂。

原版應試娃武功修練秘籍


一年啟蒙的semi-原版娃


對於普通人家的娃,低級階段句型詞彙重複率很高,快速通過就好。所以我們前期主要選用的分級讀物很簡單,嚴肅的Key Words和輕鬆的Oxford Reading Tree的混搭版。Key Words是用於鞏固詞彙和句型。Oxford Reading Tree則用於引起閱讀興趣和進行擴展。


我個人建議可以先快速掌握合適的教材,待進階到合適水平,直接跳過低幼階段的內容,進行中高階的分級讀物閱讀。 在這個過程中以教材的熟練掌握為主,不必刻意追求閱讀量。


外面五花八門的原版讀物實在太多,認真挑選一套最合適的(別貪心,買一套就好,看完了再買不遲),陪著孩子堅持讀完它,穩穩當當地走好原版閱讀的第一步。


原版應試娃武功修練秘籍

原版應試雙修娃


每天堅持閱讀紙質書,從幼兒園大班開始至今。當年,一套新東方的泡泡兒童英語故事閱讀是我們的啟蒙讀物,每天臨睡前,在燈下陪著他讀一本繪本,然後乖乖睡覺,這一幕應該會是他童年最溫馨的回憶之一了。


在泡泡的四個階段全部讀完之後,我們開始接觸典範、體驗之類的書籍,不過這個是屬於泛讀系列的,平時如果有空也會安排一點橋樑書的閱讀,算是最原始的精讀了,跟泛讀的區別是,如果有不認得、不熟悉的單詞都要劃出來,背誦、默寫、造句。


之前的典範、體驗讓他泛讀,進度也不快,每週一個故事即可,一般周初讀故事,到了週末要求複述,只能說一句、兩句沒關係,說得顛三倒四沒關係,語法有錯更沒有關係。


講完之後,再根據故事情節問他幾個小問題,一來看他理解會不會有誤,二來順便鍛鍊聽力,這種一天兩天是看不出成效的,但是日積月累後,回頭看看,便是飛躍!後來的free talk部分都能感受到當年的積澱所在。


之後,MTH、Horrid henry、Goosebumps等等都成了他的泛讀系列,精讀系列則變成了Charlotte's web、esio trot、The giraffe and the pelly and me、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Mathilde……再後來升級到Hamlet、A midsummer night's dream、Othello 、Macbeth……他的單詞量在增長,寫作能力在加強,英語思維也在逐漸形成。


說白了,說和讀是齊頭並進的事。

在幼兒園的選擇上,全英語環境是不是更合適?

這個要綜合個體家庭來選擇。比如小九,今年9月就遇到了入園的事,我怎麼選?附近的確有口碑不錯的幼兒園的,但考慮到路程、性價比、家庭開支和未必能錄取的風險,我可能未必會去。但很多全能外教浸潤的幼兒園出來的娃媽,都告訴我,這筆錢多少還是值得的。

當然也有這樣操作的媽媽——


小時候,我家的確算是英文比中文strong,絕大多數是主動說英文的,很多中文不明白的,我用英文解釋,他就秒懂了。後來上了幼兒園才逐漸開始說中文,環境力量很大,孩子現在交流還是首選中文,但只要媽媽一說英文或者到全英環境,他立刻切入英文系統。

原版應試娃武功修練秘籍

3、寫,以及包括應試這塊怎麼處理?


其一,選一套合適的教材,堅持下去!


其二,實操手冊&執行起來!


比如有牛媽選了朗文教材,實踐中總結每個級別較可行的學習順序建議為:語法(Grammar Pratice)練習冊——主課本(Textbook)——課前任務(Pre-task Language Pratice)練習冊——讀寫(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練習冊——聽力(listening Skills)練習冊。


因為教材和分級讀物的關係是互補互助。長期以來許多家長過分依賴於分級讀物。但教材可以幫助孩子架構知識體系,快速進階,好比大樹長出枝幹。


分級讀物則可助力詞彙積累,豐富語感,大樹可以更加枝繁葉茂。


兩者相輔相成,只取其一,速度和效率會受影響。都要一起進步,才可以聽說讀寫全面發展。

原版應試娃武功修練秘籍

還有幾個問題:


其一,有大量的可理解輸入的環境孩子們就可以學好外語了?


其實並不會。


語言專家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已經清楚地給我等渣蛙父母指明:語言輸入會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必須通過情感過濾才有可能變成語言“吸收”( intake )。


學生的學習動力、性格、學習狀態都至關重要。


所以Push,還需父母們鬥志鬥勇,時刻提醒自己剋制,再剋制,讓小渣娃能夠在放鬆的環境,降低情感屏障,獲得更多有效的輸入,否則,再好的材料都白搭。


其二,孩子的詞彙量太少,怎麼辦?


只有一個辦法,背!


制定一個每週計劃,把一週要背的單詞統統羅列出來,每個單詞後面用英語解釋註明,每天按計劃背一點,到週末集中默寫,也可以要求他額外造句,如果在閱讀中再次碰上這些曾經背過的單詞,便會如同老朋友般親切。


其三,新概念到底要不要去學?


為起到語法梳理的作用,去學學肯定是有幫助的,但是記住,回家後不復習,等於白學,平時沒有閱讀跟上,更是紙上談兵。


原版應試娃武功修練秘籍


有幾點鼓勵給家長:


其一,英語學習有瓶頸,請持之以恆堅持!


無論學什麼,家長的堅持是最關鍵的。


語言的學習是需要層層遞進的,真正的提高絕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量閱讀、廣泛閱讀、深入閱讀,唯此,才能邁入語言的最高殿堂。


其二,不論什麼時候開始,請跑起來!


如果你沒搶跑,但一定也要跑,better late than never!低年級不必刻意刷題,因為英文能力才是取勝的真正利劍。道路很遠,閱讀的路上,想助孩子一臂之力必須家長先讀起來,才有機會與孩子更多的討論書上的內容,幫助他們提升理解能力。如果家長還能繼續陪跑的話。


其三,精泛讀相輔相成。


低齡段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到了一定程度必須靠中文閱讀來提高孩子的comprehension skills.現在他讀不了的中章書,我都先讓他看中文版,一方面提高興趣,另一方面也是想降低英文難度,讓他肯於戰勝苦難,不至於看不進去!或者讀完中文版,裸聽英文版。


我們平時泛讀多,幾乎不精讀。媽媽太懶,沒有與娃同步閱讀,所以無法提問或探討。估計娃看書都是囫圇吞棗,挑自己感興趣的部分看。只看了表皮,無能力思考深挖。這也是導致不進步的重要原因。英語學習還是應該精泛讀相輔相成,reading is thinking,我們thinking部分做的實在不到位。


每一個牛娃的背後未必都有一個牛媽,請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