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在即,农村却再现“种树热”,好端端的粮食为啥不种了?

新大风歌


种地不挣钱,你还种地啊?荒芜又舍不得,起码种树还能有所收获!哪个农民愿意舍弃土地?


才逍遥客


一句话总结,啥挣钱种啥!

以我老家为例,一年主要有两料庄稼,小麦和玉米。小麦的价格一直维持在一块一二毛钱上下,持续了十几年,没有什么大的涨跌。玉米的价格一直维持在七八毛钱,也是十几年时间没有什么大的涨幅。这段时间价格有所上涨,是因为去年生猪价格暴涨,饲料价格上涨,作为原材料的玉米价格才有所涨幅。无论是玉米还是小麦。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就一万元左右,一万元撑死。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副业,例如养殖,例如经济林的种植,我们这儿以苹果为主。苹果再便宜,哪怕几毛钱一斤,总体算下来比种小麦和玉米划算。农民在种什么之前,账已经是翻来覆去的算了又算,才会做决定的。种植经济林,例如苹果,花椒,柿子等树,总体收入要比传统种植收入更高。


百果味优选


算一个经济账,农村地算多的一年大概也就种1000-2000斤稻,一斤我这边1.5一斤。也就是一千五到三千元,这还不够外出打工一个月的工资。而种粮还一年,这期间还有种子钱,人工费用,谷贱伤农,所以现在农村基本不怎么种地了,但是为了粮食安全国家得注意这块了。


闲看烟火


导读:农民也不是那种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那种人。但是,农民有一种特性,就是耳根子软,要么拿不定主意,要么种植,养殖跟风上,结果给人一种盲从的感觉。最后自己下了大把力气,投了很多精力去看护,等到收割的时候,却丰产不丰收,货多卖不出,让一些人渔利,从中捞了好处。


对于春耕在即,农村却再次出现"种树热",好端端的粮食为啥不种了?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有的地方种树是走的扶贫致富的路线,通过将地区的劳动力,空闲时间,贫瘠的土地,荒山等资源通过整合,让农民手中有点额外的收入,开展植树。像我们鄂西北地区,今年虽然深受疫情的肆掠,目前不能外出打工,经过所有人的努力,实现了数周0肺炎人数增长,通过以县为单位,开始春耕。鼓励种植茶树苗木,种活一亩地,国家给农民补贴1300元左右,很多人都将旱地,荒地整理出来,热火朝天的种起茶树。

其次,有的农民觉得自己有大把力气,又有农具,加上植树后浇水方便,能挣一分钱,是一分钱,到时候还可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因此乐意种树。像我家今年没有跟着种茶树,主要是我家的荒地,旱地都种了白杨树,白杨树易成活,笔直高大,一棵成熟的白杨树可以卖几百块钱,没地可种。之前也跟风种过黄姜,核桃树。

最后,好端端的粮食为啥不种了?一是粮价起不来,种粮划不来。二是,改为种树可以获得部分种树补贴。


不管是种植啥,都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跟风。同时,既然树种上了,就要多浇水,勤除草,保障苗木成活,不然白忙活一场。对于,良田,好地,还是多种粮食,坡地多植树。不然,好地良田种树了,以后再种粮食,就会因为田里有太多的树根,不便于管理,而无法种植了。


荆山朵朵


我生活在山区农村,可以说,开开门,就可以看到巍巍群山,茂密的森林,然而这么多的树木,并没有给村民带来任何收入。

自从退耕还林一来,国家也给农民一些补贴,大家种树的热情很高。当初我们这里的农民,响应号召,大面积栽植木瓜树,山萸肉,白杨树,核桃树等

刚开始的时候,鲜木瓜几毛钱一斤,并且产量很高,农民增加了收入,喜上眉梢。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木瓜价跌到一毛一斤,一千斤木瓜才卖上百元,挣不到钱,干脆放弃摘收,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木瓜价一直起不来,大片大片的木瓜树林,迎着春夏,抗着寒冬,结了瓜,又落了果,躺在草丛里,慢慢地烂掉。

在说一下山萸肉,是最好的经济林,刚挂果的时候,干皮几十元上百元一斤,农民尝到了甜头,于是大面积栽培,当满山遍野,山萸肉树挂满鲜艳的红果,取得大丰收的时候,市场行情又一落千丈,价位跌至几块钱一斤。采摘一天连工钱都挣不来,只好又放弃,让红果自生自灭,成为鸟儿的美食。

在说一下核桃树,种植面积最广,把所有的好地全栽了树苗,想指望核桃树能带来经济收入,可引进的是老品种,当核桃树挂果时,结得稀散,产量很低,连种粮食都不如。村民只好又全部砍掉,重新嫁接薄壳新品种。就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十年过去,并没取得好的经济收入。

几十年来,种树热刺激着人们的大脑,也没有总结出经验教训,总想着种树可以挣到大钱,做着发财的美梦。据我了解,我们这里,靠种树,没有一家挣到大钱,发家致富的先例。

当粮食紧张,供不应求的时候,有钱也买不到的时候,人们望着一望无际的树林,饥肠辘辘,也许才会醒悟,世上的一切,都没有粮食重要,它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民以食为天,这个天就是粮食,可以养活全天下人。


千里乡村


这个问题,就是种粮食让农民太伤心了,价格太低。还不如出去打工挣的多,种上树省心了,不用管了,要是种粮食需要定期除草施肥浇水,很麻烦,又耽误工作时间,按一年种两季来说,一季小麦一季玉米,除去一切费用,能净赚一季的钱。一亩地能赚一千来块钱,注意,这里是一亩地一年一千来块钱。所以,有的农民朋友觉得种粮食不合适,就种树了。种上树,几年就能成材!更何况刚种的树,在地里还可以再种些其他的东西!在农村,一边种地一边打工两不耽误的居多。


小门888


你是农民吗?肯定不是。

不是好端端的粮食不种,而是种点自己够用就好。为什么要多种呢?

农民,只是受各种条件各种原因没有很好的人脉关系,不能靠外在帮助改变自己命运的以种地为主的人。当现实生活生存压力负担过大,大到种地无法满足生存需要时,该怎么办呀?

没有人管你如何生活下去。

只有自己改变自己。

只要是比种粮收入高,只要比种地强,就可以去闯去试去干。

地,毕竟有感情。撂荒于心不忍不甘心。那就种上树吧,投资小些,退耕还林还草吧,为环保做贡献。

地依旧在那,树也在那。人,不在那。

粮食,很无语。已经早就不是好端端的了。

试问,化肥,机械,农药,人工所有的投入和付出后,一亩不到一千五,甚至不到七百五,您会去种么?





平菇菌哥


一句话,种粮不赚钱,种果才赚钱,以一亩田为例,种粮水稻一年收两造,总产为1800斤稻谷左右,相当于3600的收入,种果的话,一亩田的产量,最少8000元,加上现在我国大米供应稳定,即使不种田一样买到好粮食,所以经济驱动,当然是种果不种粮。


六哥生活记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树可以卖钱,卖了钱可以买粮食。面对,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式耕田,不如,适应现在经济环境,发展经济。现在,国家粮食储备丰厚,全球经济飞速发展。

学过地理的都知道,东北是全国的粮仓,那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集体种植。根据统计最近几年东北玉米每公斤售价仅在0.8元左右,造成大量农民流失进城打工,这是对土地的浪费,也是对资源整合的浪费。反而,我觉得利用各地的气候条件发展适合的种植技术,种植物。反倒是个好事。


会打领带的猫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又迎来了植树的好季节。眼下很多的农村兴起了种树热,我们这边主要以种植杨树为主,挨着河流近的田地全中成树。好端端的粮食为啥不种了?


种粮收入低。近几年随着种植粮食成本的不断增大,像化肥,种子,农药,收割等成本加大,种植粮食的利润太低,种粮的积极性不高。

种树省事,易管理。种树相对于种粮来讲就简单多了,也不用施肥,灌溉次数少,不用打药,给农民腾出了时间可以去打工挣钱。

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都是一些年龄大的老人,种粮食的话,管理上有些吃力,毕竟岁数大了。我们这边很多的农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把地承包出去。

粮食是我们的生存根本,基本农田该种粮食还是种粮食,不要跟风,别人种啥你种啥,要视情况而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