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聯網送菜的“快遞員”

案例 本報記者 童彤

一輛電動三輪車、一部手機,如今已經成了菜店老闆胡進民的日常標配,而他,如今儼然成了一名“快遞員”。

胡進民是河南人,在北京打工十餘年,在某個大型綜合果蔬市場和妻子兩人經營著一個果蔬攤位。原本每年大年三十,二人都會坐上回河南老家的火車,然而,2020年的春節,二人選擇留在北京。

說起原因,用胡進民的說話,“怕坐火車把病毒帶回給老家親人。”真實的話語之下,顯露出他的淳樸,而這份淳樸正是他家的蔬果攤位備受附近居民認可的最大理由:從不缺斤短兩、蔬果質優且平價。這是經常購買胡進民家果蔬的附近街坊常掛在嘴邊的話。

而不同於往年的是,2020年的春節,胡進民和妻子一天都沒歇息,即便是在疫情管控最嚴的春節假期期間,他們也未停下一天聯絡進貨、送貨的事,雖然辛苦,但他說,“今年春節的收入趕上了以往將近兩個月的收入,還是很滿足的。”

疫情之下,就連大型商超的營業收入都受到了影響,那一個小小的菜店老闆是如何實現收入增長的呢?其背後的原因並不難找。首先,民以食為天,民眾日常的生活離不開瓜果蔬菜,不以疫情嚴重程度而改變;其次,胡進民勤勞、樸實且願意動腦子,正是他主動走訪和聯絡,才讓他家的菜店主動對接了民眾的購買需求。

原來,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胡進民依賴於以往的那些菜農供貨渠道,率先聯絡了固定的貨源,又通過手機微信群功能,臨時建了幾個疫情緊急銷售配送群,對接的都是市場周邊的幾個大型社區,不光是民眾的需求,他還主動聯繫各個社區的物業和社區工作人員,在不影響防疫工作的同時,臨時獲批了幾個周邊小區的固定集中配送接貨地點。說白了,就是胡進民把客戶在微信群裡下的單,包裝好,集中配送到一個個小區,由居民到門口自取。

採取這樣的模式,胡進民一天可以配送5個小區,從上午9點開始配送到傍晚7點收攤回家,5個小區的一百戶居民都能拿到新鮮足量的果蔬。

當記者問具體怎麼操作時,胡進民拿出手機,給記者展示了一張照片,上面密密麻麻寫著某家所需的蔬菜水果品種以及斤兩,“我們都是讓大夥在白紙上寫,拍下照片發給我,我拿到後溝通蔬菜種類是否有貨,最後算好價格私信給他們,他們直接轉錢,我把東西打包好,第二天準時配送到他們小區,就是這麼簡單。”胡進民說,“我也不會那些APP啥的,就連微信群也是一個鄰居大姐幫著弄的,大家都信任我,我也不敢在斤兩上和質量上有貓膩兒……”

實際上,雖然沒有所謂的大數據支持、平臺推廣運營,單憑簡單的社交聯絡工具,暢通了需求和供給,不僅養活了一個菜店老闆的生計,也讓數百戶家庭在疫情當下滿足了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或許,這就是數字化技術加持普通服務業更好發展的精髓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