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旁觀,皆不助人

都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還記得滴滴事件嗎?還有其他的一些女孩被襲事件,有很多事件發生之時,路過的人不在少數,可是出手相助的人卻寥寥無幾。

每次發生這些事情的時候,網絡上、新聞上、街坊間無不在討論和責罵,怒斥社會道德淪喪、人情冷漠,而那些圍觀的人更是遭譴責的首要對象。但是,真的這麼巧,隨機出現的幾個旁觀者都麻木無情嗎?如果不是這樣,那麼為什麼沒人伸出援手呢?


眾人旁觀,皆不助人


社會心理學上對這樣的現象做出了定義——責任分散效應。就是說:一件事要求一群人一同完成,那麼每個人的責任感就會很弱,希望別人多擔點責任,在面對困難或責任時就會退縮,這就是咱們常說的“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所以,這種“眾人旁觀,皆不助人”的現象不能僅僅說是眾人冷酷無情,或是道德日益淪喪。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

72名參與者分別以一對一和四對一的方式與假扮的癲癇病人保持距離通話,參與者並不知道病人是假扮的。在交流過程中,病人突然大聲呼救,心理學家記錄所有參與者的反應。結果顯示:一對一通話的那些組,有85%的人衝出房間去報告有人發病;而四對一的只有31%的人採取了行動。

這時讓我想到了前段時間參與的培訓,當看到領導替整個承擔責任時,更多的人選擇了沉默,選擇了冷眼旁觀,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看到這篇文章,但我想說的是,當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之時,我們要做的是團結,和自己的領導站在一起,一切困難將不復存在,如果你選擇逃避,那隻會讓一些人恥笑。

有可能礙於人數過多,你們抹不開情面去幫忙;有可能你們感覺這是訓練,我已經意識到了,但是教官在場我不能;有可能你們責任感分散,希望別人去救助;有可能你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感,才造成這樣的局面。現在,讓我告訴你們如歌才能打破責任分散,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


眾人旁觀,皆不助人


一、責任明確化。這是針對求助者的一種辦法,當你遇到緊急情況而無人幫助時,就明確向一個人提出幫助,任何人都可以,這樣被說中的人就會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感,從而加大幫忙的可能性。

二、提高責任感和自律性。責任感的提高可以讓我們勇於承擔,樂於助人。

社會中的每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下一個求助的人可能就是自己。所以增加社會責任感,以自己的行動感染更多的人,營造一個互助的社會氛圍。我們可以提高自己完成事情的能力、嚴格要求自己、為自己樹立榜樣、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等。

三、調動眾人的力量。這個方法要建立在你已經想幫忙的基礎之上,但是一個人的力量不夠時,你可以先站出來幫忙,再用語言感染他人。比如說“都站著幹嘛?快來幫忙啊,真出了事你們都會後悔的!”再用第一個辦法,點兩個人和你一起幫忙,這樣伸出援手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由此可見,責任分散並不是無法打破的,我們能超越各種極限,達到各種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