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时候有这几种"表现",长大后多半没出息,希望你家娃没有

家长总说孩子进入青春期就会很叛逆,其实不仅仅是青春期,在孩子2-3岁起就会有叛逆期了。孩子3岁左右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性格的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在这个阶段开始启蒙。所以养成的习惯是好是坏,父母一定要十分注意。孩子坏习惯越多,长大后将会后患无穷,家长千万别惯着!

孩子小时候有这几种

孩子小时候有这几种"表现",长大后多半没出息,希望你家孩子没有

1、 无视他人,没有尊重人的意识

现在大多孩子仿佛是泡在爱里长大的,不仅隔代亲,父母也更是对其娇生惯养。这样的环境下,往往会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认为在亲人面前自己怎么做都是对的。行为上为所欲为,无所顾忌,言语上没大没小。以至于在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时,也是以自我为中心。

2、 说谎

孩子说谎的原因千奇百怪,有的因为做错事,害怕被家长惩罚,就会选择说谎,来逃避惩罚。有的孩子会因为想要某些东西,选择撒谎欺骗家长。撒谎导致的结果有轻有重,所以家长发现时,要及时制止。如果放任不管,就会让孩子觉得撒谎能逃避责任,产生侥幸心理。

父母在解决孩子撒谎的问题是,要明确知道孩子撒谎的原因,有目的的进行沟通。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这样能更好的和孩子建立亲近的信任关系。亲子关系和谐,是解决孩子教育问题的基础。,

孩子小时候有这几种

3、 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

孩子喜欢乱发脾气和动手打人,很大的原因是生活环境影响的。家长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细节,没有及时作出正确的引导,也是一个方面。3岁左右的孩子正式通过观察周围事物学习技能养成习惯的阶段。父母平时的行为,也会影响孩子。例如爱发脾气,生气就摔东西的家长,他的孩子就会有样学样。过分溺爱是另一个原因,就像孩子摔倒了,家长会说"都是地板不好,把宝宝绊倒了"。这样总是把错误怪到别人身上的做法,会误导孩子,让他遇到问题不会从自身找原因。久而久之,后果会非常严重。

孩子小时候有这几种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父母一定要做好引导。根据孩子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1、 教育方式要合理。

有的孩子本身就自尊心重,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家长就不能在陌生人面前,对其过分打骂。家长要以温和的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沟通。

有的孩子比较任性,任何话都听不进去,家长就要遵循"三不原则",孩子哭闹时,不打不骂不讲道理。要让孩子冷静下来再处理。

2、 恩威并施。

教育孩子不是压制孩子的天性。孩子犯错在所难免,家长总是严厉的管教有时会适得其反,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长要和孩子建立好感情基础,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

孩子小时候有这几种


如果您的孩子有这几种毛病,一定要及时制止,否则等孩子长大,只会越来越任性,想要纠正,会变得更难。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教大国,如今家庭条件好,家长更看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往往只在乎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性格教育,其实教育孩子更加重要的是孩子的品格、为人、性格。

小编也为家长推荐一套孩子教育的绘本,小孩子天生就对图画比较敏感,这套绘本主要是教育的性格,以及懂礼貌名字是《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从10个方面教育孩子。

孩子小时候有这几种

分别是(我能承担责任)、(我不随便发脾气)、(我能表达自己)、(我能与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礼貌)、(我可以独立)、(学会尊重别人)、( 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这套绘本从10个人际关系交往,性格方面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不自私、懂礼貌、守时间、守信用,进入幼儿园孩子也会成为一个听话的好宝宝。

孩子小时候有这几种

孩子幼时是教育的关键期,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将来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才能取得成功,一个好的性格,与人品是千金不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