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生海海》,體會麥家眼中關於父愛的遺憾與期盼

在父親去世一年後,作家麥家曾提筆寫了一封給父親的信,很真切地談到了他對父親的思念以及未完成的和解。

童年時的麥家,因為家庭成分問題,遭受到不少偏見。

十二歲時,麥家與幾個同學打架,寡不敵眾,再加上老師拉偏架,被打得鼻青臉腫。原因是同學辱罵他父親是“反革命”、“牛鬼蛇神”,罵他是“狗崽子”、“小黑鬼”,他一心想維護父親。

看《人生海海》,體會麥家眼中關於父愛的遺憾與期盼

麥家

父親知情後提著根毛竹抬槓趕來,麥家很欣喜,以為父親是來幫他出頭。

可父親完全無視他的哭訴,當著同學父母的面狠狠地扇了他兩個大耳光,把本就受傷的麥家鼻樑打歪,鼻血直流。

麥家因此非常受傷,自己覺得是英雄,卻被父親當成了豬狗,那一刻他的自信被打擊全無,父親的形象也在他的心中破碎了。在信中,人至中年的麥家仍忍不住替當年的自己發出痛苦的質問:

父親,你怎麼會這麼狠心!

父親,你怎麼能這樣打我!

自此以後,麥家就變了,他變得內向、孤獨,在未來的17年再也沒有叫過一聲父親,他的人生願望就是離這個家越遠越好。

成年後的麥家,身上深刻著童年的印記,他沉默寡言、又時刻緊張嚴肅,缺乏讓自己放鬆的能力,哪怕已經成了業內認可的著名作家,也無法改變這一點。童年和故鄉是麥家一生無法言說的痛。

多年後,時間讓父子倆的關係破冰,生活的洗禮、親情的本能,讓麥家從逃離轉而念著迴歸。可病魔突然襲來,父親得了老年痴呆,再也沒法與他溝通,兩人身體的距離近了,心卻仍舊那麼遠。甚至就連父親去世時,麥家也因為工作原因而錯過,始終欠缺一個和解的機會。

《人生海海》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出來,受父親去世的刺激,麥家重新審視過去的歲月,從故鄉、童年,從自己的心出發,希望與過去正式和解。

在文中他花了極大的真情在其中的幾對父子關係的塑造上,既有對過往痛苦的直面回憶,也有對親情的期盼和祝福。


看《人生海海》,體會麥家眼中關於父愛的遺憾與期盼

人生海海


1. 痛苦的遺憾: 父愛是本能,但錯誤的表達讓它成了雙刃劍

在書中的這三段父子關係中,我們都能看到愛,發自本能的父愛,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第一對:爺爺和父親

村子裡的每個人都有外號,雖然不好聽,但能極準確地描述出個人特色。

爺爺外號“老巫頭”,他是村子裡學問最多,懂得最多道理的人。

父親外號“雌老虎”,話很少,但武力值很高,用拳頭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不好惹。

父親外號中的“雌”,是爺爺心中的隱憂,因為兒子與書中主角 “上校”關係太好了,好到爺爺擔心他們之間有什麼不軌的感情問題。

因此,即便知道“上校”是一個有情有義有能力的好人,爺爺也還是無法以客觀的眼光看待他,對內不願意家人提起,不准他來家裡;對外總是以侮辱性的稱號“太監”來稱呼他,醜化他。

到此時,爺爺雖然看似不公正,仍是有道義的,看到上校被紅衛兵關押、屈打,被“小瞎子”侮辱後,他選擇和兒子一起幫助上校逃走。

但之後的事情開始失控了。小瞎子為報復上校,在村子裡放出謠言,說上校是個雞姦犯。一下子,流言如火如荼地傳播,所有人都聯想到了父親。

爺爺的一再駁斥,只被當成是笑話。這個地方倒是有點像今天的網絡: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為了家族的面子、兒子的聲譽,爺爺當了告密者。他上報了上校的行蹤,只求政府出公示證明上校並非雞姦犯。


看《人生海海》,體會麥家眼中關於父愛的遺憾與期盼


公示確實有用,流言平息了。但很快告密的事情被眾人知曉,所有人都唾棄他的行為。以前的流言,人們只是背地裡說一說;現在的告密,讓爺爺連門都不敢出,家族所有成員也因此備受屈辱。

父親不能接受最好的朋友因為自己而坐牢,發誓再也不與爺爺說話並且搬離;最小的“我”在學校被同學欺負,走在路上差點被人用石頭砸死,不得不選擇遠離家鄉;大哥去了外地做上門女婿……一家子分崩離析。而爺爺因一時的錯誤,不得不自嘗苦果,選擇自殺。

爺爺自然是愛兒子的,若非愛,他不會背棄多年來的道義原則,做了自己最不恥的那類人。可是,他的愛裡,充滿懷疑,缺乏信任,又囿於流言和麵子,最終將兒子推得越來越遠,自己也丟了性命。

第二對:“我”和父親

父親沉默寡言,又經常需要外出工作,在書中“我”與父親之間的親子互動非常少,父親在“我”的眼中,似乎是一個有點模糊的形象,無法拼湊成形,缺少與兒子之間的親密感。大部分的時候,“我”是跟隨爺爺,和爺爺一起睡,聽爺爺講大道理。

在書中“我”被迫遠離故鄉時,心裡想的是:

那天,我十分後悔離家時沒有和爺爺告個別,我猜他一定為我的無情無義傷心死了。這大概是他的命,對我好言好待了十六年,卻沒有得到我一分鐘的話別。

提到“我”與父親之間的互動,印象最深在僅在兩處。

一是,在爺爺告密事發後,“我”走在小弄裡,差點被飛來的斷頭磚擊中。父親擔心“我”的安全,讓我留在家裡。而他則帶著乾糧冒著大雪出去,花重金聯繫了蛇頭,求他們帶“我”出國,遠離這個是非之地,求得一條生路。

二是,多年後,我回到了家鄉,看到父親一個人生活在老宅。蒼老的父親不同意兒子住在家裡,在他眼中,那個家裡有鬼,正是那些鬼,讓一家人四分五裂,有人遠走,有人早逝。

父親拖著殘軀不願離開,留在那房裡守著那些鬼,以免它們再傷害剩餘的家人。他活著的最大價值,就是贖罪,替心中的友情贖罪,為自己的兒子避災,萬一那些鬼跟著他纏上了兒子,怎麼辦?他似乎膽小如鼠,害怕著不存在的惡鬼;卻又膽大包天,為了親人不惜生命。

父親當然是愛兒子的,若非愛,他絕不忍將幼子送往國外,冷暖不知、安危不知;若非愛,他不會苦守在老房子裡,一個人對抗所謂的惡鬼,只願子孫後代能逃過厄運。可是,他的愛,過於沉默,缺乏溫暖,同時又還是太軟弱,他缺乏愛人的能力,帶給兒子的只有孤單和不安全感。


看《人生海海》,體會麥家眼中關於父愛的遺憾與期盼


第三對:老瞎子和小瞎子

老瞎子是真瞎,靠著自己的親弟弟,好不容易騙來了一個媳婦。但騙來的終究不長久,媳婦發現被騙後,逃走了,只留下一個健康的孩子,就是小瞎子。

大概是這個兒子得來太不容易,老瞎子找生活也並不輕鬆,他對小瞎子既沒精力管教,也不願意約束,所以小瞎子長成了村子裡最壞、最野蠻的孩子。

當上了紅衛兵後的小瞎子,放肆地行使手中的特權,他找上了上校,審問、毆打之外,還試圖窺探上校的秘密。也正是這一場設計窺探,讓他被上校行了私刑,割了舌頭,真正成了廢人。

耗盡所有,小瞎子的身體也無法恢復,他開始了瘋狂的報復,到處放出關於上校的謠言,既中傷了上校,也中傷了“我”的一家。甚至在上校被審判時,他還叫嚷著要脫下上校的褲子,把上校逼瘋。

而他做這一切時,老瞎子都在一旁毫無原則的助力,他一心要為兒子報仇,不問是非對錯。

就是這樣溺愛成性的老瞎子,在離世之前仍放不下兒子,他知道自己的兒子要想活下去,得要靠村裡有人發大慈悲。因此他選擇用自己的命給全村人心裡種下一份責任,他在祠堂門口長跪不起,胸前掛一塊牌子,寫一段話,見人就說:

全村的父老鄉親,我該死,對上校作了惡,罪該萬死。我死了就去天上給你們看門守家,只拜託你們看好我兒子,讓他活個天壽……

跪了三天三夜,說了千百遍,直到村裡所有有頭有臉的人都去應允他,他也不起身,到死都是跪著的姿勢,以死相求,以命相托,為兒子求得一個未來、一份生機。


看《人生海海》,體會麥家眼中關於父愛的遺憾與期盼


老瞎子肯定愛兒子的,若非愛,他不會耗費所有錢財,只求為小瞎子換得健康;若非愛,他不會跪死在祠堂前為兒子求一份慈悲。只是,他的愛,過於縱容,缺少引導,他放縱出一個“壞蛋”,只能飽嘗這份惡果,連走都走得不安心。

這世間的每一份因,自然會得到一份果,愛的表達不正確,便變成了傷人傷己的利器,家原本是擁抱愛與溫暖的地方,卻因此滋生了恨與惡。

2. 美好的期望:父愛是絕不放棄的堅持

在一個家庭中,如果說母親是孩子的情感支持的話,父親便是孩子的精神支持,隨時以自己的行動在影響著孩子,也約束著孩子走正確的路。對書中三位父親的選擇,我們能理解,會感動,卻又無法苟同,為其心傷。

在書中,爺爺曾是“我”的人生導師,可他卻因愛而迷失了原則;“上校”雖從未直接教過“我”什麼道理,卻以他的人生給“我”提供了成長的養分。

上校曾說到過一個故事,當年他被手下出賣,關押在戰俘營裡勞改,四五百人,天天挖煤。一次遭遇山體塌方,一百多人被困在坑道。由於塌方面積太大,幾百人晝夜不休地營救,十多天後仍沒有挖通,大家都無奈選擇放棄。

只有一個人絕不放棄,因為他的兩個兒子都被困在裡面。從塌方發生後,十多天他都沒出過坑道,別人歇息時,他跪求人家幫手拼命。後來,大家選擇放棄了,他白天上工,晚上偷偷去挖,不休不眠。一個壯漢子,生生熬得像一個鬼,最終倒在了坑道里,至死都保持著向前爬的姿勢。

這個故事一點也不稀奇,卻讓“我”眼淚汪汪,大概是因為它講出了“我”心中關於父愛的最真摯的感受:父愛,是絕望之時仍堅持希望,是永不放棄。


看《人生海海》,體會麥家眼中關於父愛的遺憾與期盼


在書中,前後多次寫到父親“自私冷漠”,“我”認同父親的愛,卻不苟同他的一些看法和做法。父親去世時,“我”的心情是悲傷卻冷靜的。

而對於上校,我的感受經歷了好奇、鄙視、同情、崇拜等一系列的變化,上校以其人格魅力說服了我。上校去世前,“我”一直陪伴在身邊,彷彿是送別自己的父親一樣痛苦。

我放聲大哭,準備把喉嚨哭啞為止,像三十八年前妻子死在我懷裡時一樣……我哭著,想著,不知道我的哭聲能傳到多遠,能喚來多少陰陽兩界的靈和人為他們送行?

或許,在“我”的心裡,上校更像是精神上的父親,他天生擁有愛人的能力,讓人溫暖;他堅強、不懼風雨,永遠都有笑對生活的勇氣;他的一言一行,都給予我面對未知的力量。

3.和解,讓麥家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父親

上校是“我”理想中的父親,或許也是麥家本人希望成為的父親。

在麥家的青春期,父子之間冷漠不交流,導致了一生的傷痛,待他成為人父後,如輪迴般,遭遇了兒子的冷漠。

青春叛逆期的兒子關上房門、鎖住心門三年,麥家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他太清楚如果自己也放棄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於是他以前所未有的耐心和期待來面對兒子,盡力地主動與兒子交流,他知道,這是成長帶來的痛,兒子必定要接受,而作為父親,他要給的是足夠的信任和愛。


看《人生海海》,體會麥家眼中關於父愛的遺憾與期盼


三年後,麥家的兒子打開房門,重新安排生活與學習,麥家也跨過了這一場父與子的考驗。

在《朗讀者》中,麥家讀了一封信,這封信是兒子出國時,他寫了放在行李箱的。信中麥家既羞澀地表達著自己的不捨和愛,又認真地提醒著孩子要守住自己的心,大到人生哲學,小到日常瑣事,父親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的。

董卿問他,孩子看到信了沒?

麥家說,當然看到了,給我回了兩個大哭的表情。說這句話時,他笑中帶淚。

人生海海,痛苦不可避免,我們過往的痛苦經歷其實也是人生的財富,給未來指引正確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