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生海海》,体会麦家眼中关于父爱的遗憾与期盼

在父亲去世一年后,作家麦家曾提笔写了一封给父亲的信,很真切地谈到了他对父亲的思念以及未完成的和解。

童年时的麦家,因为家庭成分问题,遭受到不少偏见。

十二岁时,麦家与几个同学打架,寡不敌众,再加上老师拉偏架,被打得鼻青脸肿。原因是同学辱骂他父亲是“反革命”、“牛鬼蛇神”,骂他是“狗崽子”、“小黑鬼”,他一心想维护父亲。

看《人生海海》,体会麦家眼中关于父爱的遗憾与期盼

麦家

父亲知情后提着根毛竹抬杠赶来,麦家很欣喜,以为父亲是来帮他出头。

可父亲完全无视他的哭诉,当着同学父母的面狠狠地扇了他两个大耳光,把本就受伤的麦家鼻梁打歪,鼻血直流。

麦家因此非常受伤,自己觉得是英雄,却被父亲当成了猪狗,那一刻他的自信被打击全无,父亲的形象也在他的心中破碎了。在信中,人至中年的麦家仍忍不住替当年的自己发出痛苦的质问:

父亲,你怎么会这么狠心!

父亲,你怎么能这样打我!

自此以后,麦家就变了,他变得内向、孤独,在未来的17年再也没有叫过一声父亲,他的人生愿望就是离这个家越远越好。

成年后的麦家,身上深刻着童年的印记,他沉默寡言、又时刻紧张严肃,缺乏让自己放松的能力,哪怕已经成了业内认可的著名作家,也无法改变这一点。童年和故乡是麦家一生无法言说的痛。

多年后,时间让父子俩的关系破冰,生活的洗礼、亲情的本能,让麦家从逃离转而念着回归。可病魔突然袭来,父亲得了老年痴呆,再也没法与他沟通,两人身体的距离近了,心却仍旧那么远。甚至就连父亲去世时,麦家也因为工作原因而错过,始终欠缺一个和解的机会。

《人生海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受父亲去世的刺激,麦家重新审视过去的岁月,从故乡、童年,从自己的心出发,希望与过去正式和解。

在文中他花了极大的真情在其中的几对父子关系的塑造上,既有对过往痛苦的直面回忆,也有对亲情的期盼和祝福。


看《人生海海》,体会麦家眼中关于父爱的遗憾与期盼

人生海海


1. 痛苦的遗憾: 父爱是本能,但错误的表达让它成了双刃剑

在书中的这三段父子关系中,我们都能看到爱,发自本能的父爱,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第一对:爷爷和父亲

村子里的每个人都有外号,虽然不好听,但能极准确地描述出个人特色。

爷爷外号“老巫头”,他是村子里学问最多,懂得最多道理的人。

父亲外号“雌老虎”,话很少,但武力值很高,用拳头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不好惹。

父亲外号中的“雌”,是爷爷心中的隐忧,因为儿子与书中主角 “上校”关系太好了,好到爷爷担心他们之间有什么不轨的感情问题。

因此,即便知道“上校”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能力的好人,爷爷也还是无法以客观的眼光看待他,对内不愿意家人提起,不准他来家里;对外总是以侮辱性的称号“太监”来称呼他,丑化他。

到此时,爷爷虽然看似不公正,仍是有道义的,看到上校被红卫兵关押、屈打,被“小瞎子”侮辱后,他选择和儿子一起帮助上校逃走。

但之后的事情开始失控了。小瞎子为报复上校,在村子里放出谣言,说上校是个鸡奸犯。一下子,流言如火如荼地传播,所有人都联想到了父亲。

爷爷的一再驳斥,只被当成是笑话。这个地方倒是有点像今天的网络: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为了家族的面子、儿子的声誉,爷爷当了告密者。他上报了上校的行踪,只求政府出公示证明上校并非鸡奸犯。


看《人生海海》,体会麦家眼中关于父爱的遗憾与期盼


公示确实有用,流言平息了。但很快告密的事情被众人知晓,所有人都唾弃他的行为。以前的流言,人们只是背地里说一说;现在的告密,让爷爷连门都不敢出,家族所有成员也因此备受屈辱。

父亲不能接受最好的朋友因为自己而坐牢,发誓再也不与爷爷说话并且搬离;最小的“我”在学校被同学欺负,走在路上差点被人用石头砸死,不得不选择远离家乡;大哥去了外地做上门女婿……一家子分崩离析。而爷爷因一时的错误,不得不自尝苦果,选择自杀。

爷爷自然是爱儿子的,若非爱,他不会背弃多年来的道义原则,做了自己最不耻的那类人。可是,他的爱里,充满怀疑,缺乏信任,又囿于流言和面子,最终将儿子推得越来越远,自己也丢了性命。

第二对:“我”和父亲

父亲沉默寡言,又经常需要外出工作,在书中“我”与父亲之间的亲子互动非常少,父亲在“我”的眼中,似乎是一个有点模糊的形象,无法拼凑成形,缺少与儿子之间的亲密感。大部分的时候,“我”是跟随爷爷,和爷爷一起睡,听爷爷讲大道理。

在书中“我”被迫远离故乡时,心里想的是:

那天,我十分后悔离家时没有和爷爷告个别,我猜他一定为我的无情无义伤心死了。这大概是他的命,对我好言好待了十六年,却没有得到我一分钟的话别。

提到“我”与父亲之间的互动,印象最深在仅在两处。

一是,在爷爷告密事发后,“我”走在小弄里,差点被飞来的断头砖击中。父亲担心“我”的安全,让我留在家里。而他则带着干粮冒着大雪出去,花重金联系了蛇头,求他们带“我”出国,远离这个是非之地,求得一条生路。

二是,多年后,我回到了家乡,看到父亲一个人生活在老宅。苍老的父亲不同意儿子住在家里,在他眼中,那个家里有鬼,正是那些鬼,让一家人四分五裂,有人远走,有人早逝。

父亲拖着残躯不愿离开,留在那房里守着那些鬼,以免它们再伤害剩余的家人。他活着的最大价值,就是赎罪,替心中的友情赎罪,为自己的儿子避灾,万一那些鬼跟着他缠上了儿子,怎么办?他似乎胆小如鼠,害怕着不存在的恶鬼;却又胆大包天,为了亲人不惜生命。

父亲当然是爱儿子的,若非爱,他绝不忍将幼子送往国外,冷暖不知、安危不知;若非爱,他不会苦守在老房子里,一个人对抗所谓的恶鬼,只愿子孙后代能逃过厄运。可是,他的爱,过于沉默,缺乏温暖,同时又还是太软弱,他缺乏爱人的能力,带给儿子的只有孤单和不安全感。


看《人生海海》,体会麦家眼中关于父爱的遗憾与期盼


第三对:老瞎子和小瞎子

老瞎子是真瞎,靠着自己的亲弟弟,好不容易骗来了一个媳妇。但骗来的终究不长久,媳妇发现被骗后,逃走了,只留下一个健康的孩子,就是小瞎子。

大概是这个儿子得来太不容易,老瞎子找生活也并不轻松,他对小瞎子既没精力管教,也不愿意约束,所以小瞎子长成了村子里最坏、最野蛮的孩子。

当上了红卫兵后的小瞎子,放肆地行使手中的特权,他找上了上校,审问、殴打之外,还试图窥探上校的秘密。也正是这一场设计窥探,让他被上校行了私刑,割了舌头,真正成了废人。

耗尽所有,小瞎子的身体也无法恢复,他开始了疯狂的报复,到处放出关于上校的谣言,既中伤了上校,也中伤了“我”的一家。甚至在上校被审判时,他还叫嚷着要脱下上校的裤子,把上校逼疯。

而他做这一切时,老瞎子都在一旁毫无原则的助力,他一心要为儿子报仇,不问是非对错。

就是这样溺爱成性的老瞎子,在离世之前仍放不下儿子,他知道自己的儿子要想活下去,得要靠村里有人发大慈悲。因此他选择用自己的命给全村人心里种下一份责任,他在祠堂门口长跪不起,胸前挂一块牌子,写一段话,见人就说:

全村的父老乡亲,我该死,对上校作了恶,罪该万死。我死了就去天上给你们看门守家,只拜托你们看好我儿子,让他活个天寿……

跪了三天三夜,说了千百遍,直到村里所有有头有脸的人都去应允他,他也不起身,到死都是跪着的姿势,以死相求,以命相托,为儿子求得一个未来、一份生机。


看《人生海海》,体会麦家眼中关于父爱的遗憾与期盼


老瞎子肯定爱儿子的,若非爱,他不会耗费所有钱财,只求为小瞎子换得健康;若非爱,他不会跪死在祠堂前为儿子求一份慈悲。只是,他的爱,过于纵容,缺少引导,他放纵出一个“坏蛋”,只能饱尝这份恶果,连走都走得不安心。

这世间的每一份因,自然会得到一份果,爱的表达不正确,便变成了伤人伤己的利器,家原本是拥抱爱与温暖的地方,却因此滋生了恨与恶。

2. 美好的期望:父爱是绝不放弃的坚持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说母亲是孩子的情感支持的话,父亲便是孩子的精神支持,随时以自己的行动在影响着孩子,也约束着孩子走正确的路。对书中三位父亲的选择,我们能理解,会感动,却又无法苟同,为其心伤。

在书中,爷爷曾是“我”的人生导师,可他却因爱而迷失了原则;“上校”虽从未直接教过“我”什么道理,却以他的人生给“我”提供了成长的养分。

上校曾说到过一个故事,当年他被手下出卖,关押在战俘营里劳改,四五百人,天天挖煤。一次遭遇山体塌方,一百多人被困在坑道。由于塌方面积太大,几百人昼夜不休地营救,十多天后仍没有挖通,大家都无奈选择放弃。

只有一个人绝不放弃,因为他的两个儿子都被困在里面。从塌方发生后,十多天他都没出过坑道,别人歇息时,他跪求人家帮手拼命。后来,大家选择放弃了,他白天上工,晚上偷偷去挖,不休不眠。一个壮汉子,生生熬得像一个鬼,最终倒在了坑道里,至死都保持着向前爬的姿势。

这个故事一点也不稀奇,却让“我”眼泪汪汪,大概是因为它讲出了“我”心中关于父爱的最真挚的感受:父爱,是绝望之时仍坚持希望,是永不放弃。


看《人生海海》,体会麦家眼中关于父爱的遗憾与期盼


在书中,前后多次写到父亲“自私冷漠”,“我”认同父亲的爱,却不苟同他的一些看法和做法。父亲去世时,“我”的心情是悲伤却冷静的。

而对于上校,我的感受经历了好奇、鄙视、同情、崇拜等一系列的变化,上校以其人格魅力说服了我。上校去世前,“我”一直陪伴在身边,仿佛是送别自己的父亲一样痛苦。

我放声大哭,准备把喉咙哭哑为止,像三十八年前妻子死在我怀里时一样……我哭着,想着,不知道我的哭声能传到多远,能唤来多少阴阳两界的灵和人为他们送行?

或许,在“我”的心里,上校更像是精神上的父亲,他天生拥有爱人的能力,让人温暖;他坚强、不惧风雨,永远都有笑对生活的勇气;他的一言一行,都给予我面对未知的力量。

3.和解,让麦家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父亲

上校是“我”理想中的父亲,或许也是麦家本人希望成为的父亲。

在麦家的青春期,父子之间冷漠不交流,导致了一生的伤痛,待他成为人父后,如轮回般,遭遇了儿子的冷漠。

青春叛逆期的儿子关上房门、锁住心门三年,麦家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太清楚如果自己也放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于是他以前所未有的耐心和期待来面对儿子,尽力地主动与儿子交流,他知道,这是成长带来的痛,儿子必定要接受,而作为父亲,他要给的是足够的信任和爱。


看《人生海海》,体会麦家眼中关于父爱的遗憾与期盼


三年后,麦家的儿子打开房门,重新安排生活与学习,麦家也跨过了这一场父与子的考验。

在《朗读者》中,麦家读了一封信,这封信是儿子出国时,他写了放在行李箱的。信中麦家既羞涩地表达着自己的不舍和爱,又认真地提醒着孩子要守住自己的心,大到人生哲学,小到日常琐事,父亲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

董卿问他,孩子看到信了没?

麦家说,当然看到了,给我回了两个大哭的表情。说这句话时,他笑中带泪。

人生海海,痛苦不可避免,我们过往的痛苦经历其实也是人生的财富,给未来指引正确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