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究竟什麼樣的教案是優秀教案呢?

相逢19175


究竟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優秀教案呢?筆者認為:優秀的教案結構完整、思路清晰、新課程理念得到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從教案中能感受到教師為了學生的發展在思考方法和手段。

優秀教案從教學目標(學科知識、學科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開始,確定好教學重點與難點及所需用的課時、教具,設計好教學過程:導入—整體感知—深入探究—鞏固練習—遷移拓展。

將課堂教學結構分為五個環節,即課的啟動、導入、展開、調整和結束。使學習過程能有效發生,達到教學目的。

1、熱身環節主要是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教師利用問題、演示、實驗、視像畫面、言語描述和體態語言等手段創設這種情境。

2、“導入”功能在於新舊知識點之間順利過渡銜接。教師通過提問、檢查家庭作業、演示、討論等手段幫助學生回憶與學習新知識直接相關的舊知識。

3、展開環節是上課的主體部分,要求學生對新的學習任務有實質性的理解。教師通過精心組織教學內容、根據學科知識特點,合理呈現新知識。在中小學課堂中,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他們將剛接受的新知識,意義化、形象化,內化為學生的知識。

4、嘗試練習。通過適當的指導性練習讓每個學生都動手、動腦,嘗試練習。藉助課堂上的即時練習或討論,一方面教師可以及時判斷學生初步獲得的新知識,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從嘗試練習的結果中體驗自己掌握的程度。

5、評價反饋。學生嘗試練習必須通過及時的評價反饋才能起到應有作用,否則練習效果會大打折扣。讓學生知道他在嘗試練習中所表現的學習行為正確與否。

6、調整環節。教師在備課計劃中事先有所預計,在面向群體教學的環境下,課的調整不可缺少。既然課堂教學是一種依據目標與導向目標的實踐活動,課的調整是針對學生普遍存在或典型出現的錯誤,從新的角度糾正。

7、結束環節。課的結束主要是通過“小結”,起到提煉主題、概括要旨的作用。使學生對這一堂課學到的知識形成一個總體印象,使學生對下一堂課將要學習的新知識有所準備、有所預期。包括佈置課後作業。課後作業要起到鞏固作用,起到遷移擴展的作用。

8、板書設計、教學反思。一定要有簡潔明瞭的板書設計。

優秀的教案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策略、學生的學習素質、思維的激發程度、教學情境營造、學生情緒的調控等等作業恰當的評價,以及對後續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進行調整、修正或做出新的規劃。


馬仕貴


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內容:

一.導入課題(要有吸引力)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複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準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德育教育貫穿始終!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佈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好的教案也需要用心的老師去講解!而且要對課堂上的偶然事件有應急預案!靈活掌握學生動態才能上好每一堂課!




老張講數學


做為一個教師,能寫出高質量的教案,是教學的基本功。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充分的課堂教學準備能使教學達到最優質的效果,一個優秀的教案應看起來賞心悅目,讀起來順暢連貫,用起來得心應手。

定位明確,重點難點鮮明突出

要寫好教案,分析教材是關鍵。教師要充分熟悉教材,明確教案書寫的重難點,切忌的是不能以應付而書寫,簡單照搬照本宣科教材例題。

最好的課堂是要接地氣,換句話說就是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實情。如果學生的基礎差,我們就降低坡度確定重難點;如果學生成績優異,接受能力強,那麼我們就適當提高教學難度,對知識進行拓展延伸。

完備的教案要構建清新的目標體系。如確定好三維目標、重難點,做好課前的準備教具等等。

環節完備,教學手段高效

高素質的教師教學有條不紊,連貫性強,課堂有效性突出。教師的教案書寫教學環節要非常清晰,一般來說,完整的教學過程應該包括合作交流,講授新知;知識昇華,課堂總結;知識深化,鞏固提升;知識延伸,教學反思四大部分,教師應根據這四大部分構建教案體系。

高效的教學手段是高效課堂體現。教師備課中應注意備學生,也就是說在知識的傳授部分,我們不能籠而統之,如運用自學例知,講授例知等一而概之,應具體到環節。如數學例題講解,備課中細化為教學生讀題、審題,解答的關鍵步驟處理,學生易錯知識點的修正,以及知識的延伸都要有很強的針對性,層層遞進。對學生難以理解的我們要設計好教師示範演練等。

知識的深度是教學的昇華。教師在備課時特別要注意:知識深度層層遞進,如數學練習可設置有基礎題、拔高題、競賽題等。語文教學應結合課文進行道德、法制、倫理等知識教育,真正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書寫教案時,要注意設計運用多種手段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如生動的動漫製作,精美絕倫的PPT課件,合作遊戲,情境表演等方式,豐富充實自己的教學環節。

精美別緻,教學反思深刻

圖文並茂的教案書寫看起來賞心悅目。部分教師教案的書寫簡單,馬虎潦草,幾乎是無任何價值。而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特別注意教案設計風格,看起來就是一篇絕美的風景畫,有較高的實用借鑑價值。

因而,教師書寫教案要注意詳略得當,圖文並茂,像語文教師多運用簡筆畫、數學課件聲茂並存。這樣教師自己看起來舒心,用起來順心,學生讀起來開心。

教學的最大亮點是反思。教育是在反思中進步。對於課堂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之處,我們要及時總結,在教案中修正。只有這樣長期堅持,才能錘鍊好自己的業務水平,做一個素質高超、學生喜歡的優秀教師。


文哥在囧途


一.明確課題(說明課程內容)

二.指明教學目的(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程類型(說明本課屬新授課,還是複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易產生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等)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或者顯示在多媒體上的內容)

十.教具(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其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課前導入

1.導入新課時,設計要新穎活潑,生動有趣。

.提問學生,時間的把控等。

(二)新課講解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要有有層次、有深度度。

(四)課堂總結

1.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方法技巧等。

(五)作業安排

佈置那些內容,要考慮基礎知識的檢測性,思維的發散性。


X4179


優秀教案一定是符合學科規律和理念的。學習目標簡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為主要活動,教為學服務有度有法。

優秀教案一定是原創的,集眾家智慧,彰顯教師個人匠心巧思,可操作性強,能激發師生學習潛能的,真實經歷學習過程,綻放思維,體驗成長。

優秀教案不只是刻板的版塊流程,字裡行間流溢出教師的教育智慧和文化底蘊。



秋葉如詩


我認為優秀的教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教學重點突出,教學難點有突破。

2、導入新課自然。

3、內容高度概括,一目瞭然,條理清楚,一環扣一環。

4、各種問題設置合理,講解簡單易記。


陳科良


有些學校強行老師寫紙質的教案,還規定了張數。我個人認為這是極其不妥當的。那究竟什麼是優質的教案呢?我認為,要有教學的目標,教學的重難點,教學的過程和教學的反思。不一定寫的多,華麗,或內容多詳細。而要看實操過程是否是最適合學生的?看實際教學的效果如何?這是一個信息量特別大的時代,也是一個眾多的信息唾手可得的時代,那麼這就意味著老師和學生得到信息其實是很方便的,也意味著要有一顆慧眼,懂得去篩選更優質的材料。也要下更大的功夫去備課。我認為,老師不光是去篩選這些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和個人的教學風格和思路,讓這些知識在傳授過程之中,變得更加的有趣和記憶深刻。只有這樣才是最成功的教案。另外,每堂課,老師,上完之後都有一個感受,是否成功?也可以通過學生的作業反饋這堂課學生掌握的情況。老師細心的通過這些個情況的反饋和整理。加以調整和精進。才可以逐漸的打磨出最佳的教案來。不過活到老,學到老,每一趟課都是活的 ,老師面對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學生,而每一屆學生每一個學生,他們的所思所想或許都會不同,都需要老師來靈活的處理和運用。而不是單一的一個教案就可以解決的。


英語老師愛聽戲


教案設計的再精彩也精彩不過真實的課堂,因為寫教案的過程是筆對著紙,而上課的過程中是人對著人,教育是用一個靈魂去影響另外一個靈魂



再KAN就把你喝掉


我覺得教案分兩種,一種是實用性教案,一種是評比性教案。

我認為真正優秀的教案是實用性教案,根據自己上課的需要、學生的特點制定。能夠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但評比教案地話,這種教案是不行的。評比教案不是為課堂服務的,它是讓領導,老師看的。需要有完整的套路,還要有新穎的亮點,但未必就是最適合課堂教學的。

所以要根據需要來決定寫哪種教案[機智]


王合


適合學情,讓學生有所收穫的就是優秀的教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