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一部经典的剧情歌舞片,是善于在电影中营造“童话世界”氛围的日本著名导演中岛哲也的代表作之一,

于2006年上映,豆瓣得分8.9,于豆瓣电影Top250中排名第80,被网友认为好于97%的剧情片,好于96%的歌舞片。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当代电影理论的奠基人克里斯蒂安阐述了叙事之于电影的重要意义:

“并非由于电影是一种语言,它才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而是由于它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它才成了一种语言。”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电影无疑是成功的,除了它有“美妙的故事”,还和影片巧妙的叙事是分不开的。戏剧手法是叙事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将以悬念、发现与突转、戏中戏这3种戏剧手法在本片中的运用为视角,鉴赏导演是如何以戏剧化手法展示松子戏剧化的一生。

01 悬 念

英国戏剧理论家亨托曾说过:

“悬念是戏剧中抓住观众的最大的魔力,戏剧的悬念是差不多一切成功的戏剧效果的源泉、根据、和生命。”

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开头就埋下了三条悬念主线。

悬念1: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下,少年阿笙放弃追求梦想,过着堕落的生活。

全剧第一句人物台词,是阿笙的女友在对阿笙说:“分手吧,跟你在一起我觉得活着好无聊,或者说,我觉得好想死哦”。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作为第一次看的观众很容易产生疑惑:年纪轻轻为什么想死?为什么旁白紧接着说“不管走哪一条路,未来都充满了黑暗”?这个小伙子是遭遇了什么?他跟松子又是什么关系?

面对女友“你未来准备怎么办”的灵魂拷问,画面出现的是阿笙在夜总会蹦迪和观看AV的画面,透露着阿笙自甘堕落的现状,鲜艳的画面搭配着颓丧的人物刻画,让观众忍不住对阿笙忍产生好奇。

悬念2:两年不见的父亲出现在阿笙的公寓里, 告诉他松子被杀害了,委托他去收拾松子的遗物。

阿笙的父亲突然造访,委托阿笙去给一个女人收拾遗物,而这个女人竟是阿笙完全不认识的姑姑——松子。从父亲的嘴里,阿笙得知“松子30年前离家出走,3天前死在了公园”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戏剧化的开场让观众充满疑问:为什么阿笙完全不认识自己的姑姑?为什么松子30年前要离家出走?为什么3天前突然死了?为什么父亲要说松子“她这个人本来就没有救”?阿笙爸爸和松子之间有着怎样的矛盾冲突?

通过阿笙父亲的描述,我们得知了松子的遭遇以及她跟自己原生家庭关系并不好的客观情况,但松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究竟度过了怎样的一生,观众仍然一无所知,并对她的遭遇和人生疑惑满满。

悬念3:警察拿着一张面部可怕的人的照片问阿笙是否认识

片头交代了松子生前全身遭受了暴力虐待,是被人残忍杀害的,随即警方带着一张面目狰狞的照片来到松子垃圾堆一样的房间向阿笙问话,并告知阿笙照片里面目狰狞的人在18年前曾和松子同居,并因为杀人入狱,一个月前才出狱。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此时,导演借由一张恐怖的照片将悬念推到了新的高度,这个刀疤脸男究竟是谁?脸上的伤是怎么弄的?松子是他杀的吗?

这无疑引发起了人们的好奇和猜想,让人们能够在剧情的推进中,始终保持着注意力。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戏剧理论研究学者总结过悬念设置的三种主要作用:

  • 1.既能有效地使观众产生注意力,又能使他们保持这种注意力。
  • 2.是情节发展的指路标,能使戏剧紧凑而集中。
  • 3.在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之间,能更好的塑造人物、阐述主题。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充分发挥了悬念的这三种作用,在影片的开头就设置了三条主线悬念,而影片在前12分钟就通过这三条主线悬念把剧中三个主要人物:阿笙、松子、阿龙的故事线摆在了观众眼前,有效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和好心奇,推动着后面情节的发展,并在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之间,给更好地塑造人物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可以说影片的成功,与前12分钟的悬念设置是分不开的,它使观众产生了无数的疑问,迫不及待想看,想去找出问题的答案和事实的真相。

02发现与突转

发现与突转是情节的主要成分——亚里士多德

  • 发现是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
  • 突转是指:事情向相反方向的突然变化。

在创作实践中,发现通常总是与突转相互联用或者同时出现,剧本往往通过发现来造成剧情的激变。可以说,松子戏剧化的一生是由一次次的发现与突转构成的:

  1. 包庇学生,丢了工作后离家出走,开始颠沛流离的人生;
  2. 饱受男友虐待,男友死后,立马投入新的恋情;
  3. 被情夫抛弃,跑去做土耳其女郎,出卖自己的色相;
  4. 成为了头牌,转瞬浴场被时代淘汰,再次流离失所。
  5. 被人骗光了钱,愤怒之下杀了人。
  6. 想开始平凡的生活,却因杀人被抓进牢里。
  7. 和自己悲剧命运的始作俑者阿龙成为恋人;
  8. 阿龙被毁容被追杀被关进牢里,又变成孤单一人;
  9. 满心期盼阿龙回归,却被狠狠地打倒在地;
  10. 自暴自弃后想要重新开始生活,却被人给活活打死。

松子的命运在一次又一次的发现与突转中波荡起伏,波折的经历深深影响着松子的性格和命运。但就算命运再怎么曲折离奇、百般刁难,松子仍顽强地把生命力发挥到极致,哪怕天堂和地狱反反复复的交替出现,就算一次次忍不住怀疑“人生就此结束了”,她还是会勇往直前,不断因为对幸福的向往而一次次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对爱情的期待。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突转”要做到情理之中,应该从人物性格里衍生和发展,并以其为依据。——《戏剧技巧理论与研究》

导演在电影开头就交代了松子的成长背景——父亲因为担忧体弱多病的妹妹而成天愁眉不展,对松子也缺少关爱。松子为了得到父亲的关注,总是学小丑的搞怪表情来逗父亲开心,以至于把鬼脸变成了着急时的条件反射,但就算这样,父亲也从未让松子感受到过自己被重视。

由此可见,松子极其渴望得到父亲的关注与爱,内心缺乏爱,才会让她在成年后极度迫切地去寻找爱,对爱的极度渴望导致松子在两性关系中变得盲目且卑微,这也为松子一次次戏剧化的“突转”埋下了伏笔,使剧情看似荒诞,却又符合人物性格特征,不至于突兀。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导演借由这十个短平快的发现与突转镜头艺术性地串联着松子的一生,

节奏明快,叙事性强,将松子为爱不顾一切、渺小而又伟大、疯狂而又单纯、卑微而又坚韧、懦弱而又勇敢的形象刻画地丝丝入扣,看起来矛盾重重,实际上又合情合理,让人不禁感叹——真是丰富多舛又勇敢悲惨的一生。

03“戏中戏”

戏中戏:指一部戏剧之中套演与该剧相游离的其它戏剧故事、事件。

戏中戏是剧作家笔下常用的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戏剧创作技巧,具有一定的直观性与某种双关意味,能够扩充并拓深戏剧作品固有的内涵意蕴 。

戏中戏本是戏剧创作艺术中的专有名词,而“电影中的电影”即为“剧中剧”,与“戏中戏”在艺术表达效果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本文中的“戏中戏”都指的是——电影中的电视机画面。

影片中反复出现了电视机画面,观众在看电影,而电影中的角色又在看电视机中的故事。

电视机里的镜头有些是来自阿笙的视角还有些是来自松子的视角。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观众比较容易注意到的是来自阿笙视角的戏中戏画面——“电视机里的人站在悬崖边上,当有医生或者其他人来阻止的时候,站在悬崖边上的人总是选择义无反顾跳下去”。

尽管画面里劝阻的人不停的说着“你的人生还没有结束",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戏里戏外人物的绝望心理,这正是导演借由电视机想要暗示的阿笙的状态——感觉人生无望,想要一死了之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导演通过贯穿始终的“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和3次阿笙戏中戏的“求死”画面来强化影片的暗线主题——探索人生的意义,而影片的明线主题即为松子被嫌弃的一生。阿笙对松子的一生进行探寻,即是对阿笙的一趟拯救之旅,也是在回答暗线主题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

阿笙视角的戏中戏一共有4次,而第4次最特别——阿松用电视机观看AV女优阿惠的成名作。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AV女优是松子的生前密友,因为松子的死而认识了阿笙。这样的安排无疑是导演的神来之笔,是戏中戏的妙用——把“戏中戏”和“戏中现实”串联起来,即也象征着把电影和我们真实世界的观众串联起来,试图传递给观众一个朴素的感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通过阿惠的叙述,松子曲折悲惨的感情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开头设置的悬念也在慢慢揭晓。

在接下来松子的情感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电视机镜头一共出现了4次,每一次都出现在松子感情生活的突转之后:

  • 第1次:松子所在的夜总会倒闭了,松子即将重新开始未知的人生,电视机里的画面是在颁发礼物,看起来并无特殊。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 第2次:被“合伙人”骗光了所有的钱,松子一气之下把对方给杀了,松子呆坐在尸体的旁边,而此时电视机里的画面是一个穿着红衣的清秀男人。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 第3次:警察来到理发店,要把松子带走接受杀人的审判,在走之前,松子仔细温柔地把屋子收拾好,此时电视机里的画面是球赛,并且运动员在给观众们弯腰致谢。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 第4次:松子放弃了追求幸福,自己一个人独居在家,此时电视机里的画面是一些待售的食物以及一个孩子在认真的吃着食物。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仔细对比姑侄俩不同视角下的电视机画面,我们发现:阿笙的画面大多情节清晰,角色代入感强,而松子的画面大多模糊平常,往往一笔带过。如果我们能用心感受,便会体会到导演这么安排的特殊用意,理解导演试图通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戏中戏”给观众传递更多的生命感悟与思考。

罗马书里说:

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

“戏中的人物情节”与“戏中戏里的人物情节”遥相呼应,不管是戏里还是戏外都是并不轻松的人生,这种跨次元的串联方式,结构精巧,映射了人物的内心:迷茫固执,不断寻找人生意义的阿生;渴望平凡,想要简单幸福的松子。而作为观众,我们在屏幕前看着电影,而我们自己可能也曾经是“阿笙”或曾经是“松子”,都有各自的苦乐无奈,都不得不去承受生命无法逃避的轻与重。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悬念”等3种戏剧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

摩西在诗篇90篇里说:

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人生中的苦难,总是绵绵不绝。由始至终,以一种渗入骨髓的方式与人的生命共生着。 ​​​​

在年轻时我们都会对生活抱有一份热烈的期待或执着的追问,然而我们终会发现,平平淡淡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生而为人必须坚韧,且幸福与意义都孕育在平凡的生活之中。

4结语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一部内涵极深刻、寓意极丰富的电影,每多看一遍都会有多一分的收获和感悟,不管是剧情设置还是拍摄手法,都值得我们反复研究细细思索。

影片的成功,其戏剧化的叙事手法是功不可没的。正是这些叙事技巧的合理安排下,让我们看到了松子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传奇一生,尽管松子的做法有些偏激,完全脱离了理性的考量,但也正是这种飞蛾扑火般的热情与信仰不断感动着我们。

在电影叙事的辅助下,松子的一生更具故事性和传奇性,同时也更加凸显出导演想表达的人生哲思——珍惜生活,平凡可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