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们有时会出现肩膀后侧疼痛、眼睛有点黄,听力有点下降,经常腹泻、吸收不好,还虚胖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哪里出了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寻答案。

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我们上面提到的现象是小肠经的运行不畅引起的,小肠是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之一,位于我们人体腹腔,上连胃的幽门,下通大肠的阑门。具有接受胃中转化来的食物,进一步消化,并把物质分为清、浊两部分的作用。把清的物质运往脾,把浊的物质运往大肠和膀胱。小肠经属于手太阳经,从小手指尺侧开始经过上肢外后侧到头,与小肠相联络,协调小肠的功能,主治五官及肩背的疾病。需要注意小肠经穴位对小肠的疾病没有什么治疗作用。

小肠经在我们身体上是怎样循行的呢?

1.开始于小手指尺侧端(少泽),经手背尺侧沿着上肢外侧后缘,到肩部。

2.绕行肩胛部,内行线从缺盆进入,下行络心,属小肠,联系胃咽。

3.上行线从缺盆至目外眦,经过颧部转入耳中。

4.分支从面颊抵鼻旁,止于目内眦(睛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1.头面五官疾病:耳鸣,耳聋,齿痛,头痛,目翳,咽喉痛。

2.热病:发热,疟疾,黄疸。

3.外经病:肘臂痛,肩背痛,颈项强痛。

小肠经有哪些重要的穴位呢?

1.少泽 (井穴)

定位: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

头面五官病:头痛,目痛,咽喉肿痛,耳鸣,昏迷,热症。②乳疾:产后乳少,乳痈。

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2.后溪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定位: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①经脉病:耳目疾病,局部病。②督脉病:癫狂痫,头项强痛,腰背痛。③疟疾。

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3.腕骨 (原穴)

定位:第5掌骨基底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主治:①局部病及头目(翳)病。②黄疸。③热病,疟疾。

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4.阳谷 (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尺侧端,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①头痛、目眩。②耳鸣。③腕关节伤痛、关节风寒痛症。

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5.养老 (郄穴)

定位:掌心对胸,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处。

主治:①目视不明。②痛症(肩背肘臂痛,落枕)。③急性腰痛。

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6.支正 (络穴)

定位:掌心当胸,阳谷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主治:①局部及头项病。②热病神志病。③疣症。

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7.小海 (合穴)

定位:屈肘,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①肘臂疼痛。②癫痫。

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8.肩贞

定位:肩内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肩臂疼痛,肩周炎。

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9.天宗

定位:在肩胛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

主治:①肩局部病。②乳癖,乳痈。③胆病----胆石症、胆绞痛、胆道感染。④气喘。

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10.颧髎

定位: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主治:①口眼歪斜,眼睑瞤动,齿痛。②颧肿。③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11.听宫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主治:①耳疾(耳鸣,耳聋)。②齿痛。③癫狂痫。

跟着小中医一起学习按摩技术十三——手太阳小肠经

怎样疏通小肠经呢?

  • 按摩、拍打小肠经 用手或者器具沿着小肠经循行路线操作。
  • 定时吃午餐 中午必须吃午饭,要营养、精致。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尤其是五官疾患、大便不正常、上肢及肩部疼痛的朋友,认真学点经络保健知识,减轻自己或者家人的痛苦,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带来一点幸福。

再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