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往事:廈門首家玻璃廠琴島誕生

鼓浪嶼往事:廈門首家玻璃廠琴島誕生

▲上世紀90年代的廈門玻璃廠大門。

  當人們談起鼓浪嶼時,關注點會在哪裡?也許更多的是華洋相融建築的綺麗,樂聲不絕於耳的閒適,但事實上,這座小島還有留在廈門人記憶深處的工業“老字號”。

  位於鼓浪嶼的內厝澳,堪稱廈門最早的工業區域之一。在當年廈門海關稅務司的海關《十年報告》(1902—1911)中,就有提到淘化公司在鼓浪嶼創辦的經歷和發展態勢。後來淘化公司與大同公司合併重組為淘化大同實業有限公司,淘化大同一度成為老廈門人難忘的記憶。因此,有研究者認為,鼓浪嶼可謂是廈門民族工業的發源地。

  其實,除了早期的淘化大同,新中國成立後,鼓浪嶼更是先後創辦了玻璃廠、燈泡廠、造船廠、塑料廠等一系列企業。隨著時代發展和城市發展需要,它們相繼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搬出鼓浪嶼,或消失在歷史的大潮中,或完成新的蛻變依然為這座城市的發展助力。

  今天,我們就來走近曾位於鼓浪嶼康泰路16號的廈門玻璃廠,聽曾經的玻璃廠員工講述當年的崢嶸往事。

鼓浪嶼往事:廈門首家玻璃廠琴島誕生

▲廈門玻璃廠的兩個標誌性大煙囪。

篳路藍縷 工作一天變“黑人” 洗澡要用純鹼+稻草

  當你走進鼓浪嶼西北角的內厝澳時,如果稍有留意,便會發現碼頭附近有一座環衛工人辦公的小樓。但你或許不知道,這座小樓曾是廈門玻璃廠的一座辦公樓;小樓附近的這片區域,都是廈門玻璃廠的地盤。

  也正是這間玻璃廠,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為廈門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她也成為曾經在這裡工作、生活過的職工們,難以割捨的情感紐帶。

  在1991年廈門玻璃廠錄製的一部紀錄片中,解說人這樣介紹:1956年,在一家醬油廠舊址上興建的廈門通用玻璃廠,宣告了廈門首家玻璃企業的誕生。然而,當時面對著異常嚴酷的落後現實,幾臺簡陋的老火灶,還有老掉牙的咬鏈機,是全部的家當。人工吹制玻璃製品是主要的生產手段。

  這段歷史,原廈門玻璃廠工會主席黃聰敏再熟悉不過。出生於1931年的他,1956年進廠當工人,可以說是廈門玻璃廠的元老。儘管已隔了大半個世紀,回想起廈門玻璃廠初創的情況,黃聰敏依舊記憶清晰。“玻璃廠是1956年公私合營合併而成的。”黃聰敏說,當時廠裡也就100人左右,生產玻璃製品使用的是圓爐,一天只能做一次,產量非常有限。正是這樣一個初創的企業,為廈門各個行業提供著玻璃製品,當時做的產品有油燈燈罩、魚肝油瓶、酒瓶、罐頭瓶等。

  創業初始都是艱難的。黃聰敏還記得當時工人們作業時的艱辛:大家圍著作業的圓爐溫度有1600多攝氏度,為了避免熱輻射,工廠找來石棉板圍著進行隔熱,儘管如此,那溫度依舊烤人。“當時很多玻璃製品都是人工吹制而成,靠著圓爐工作的工人們,身上汗沒停過。”黃聰敏說,由於早期是兩班倒,一工作就是12小時,面對這個灼熱的圓爐,很多人手都脫皮了。除了高溫,當時的工作環境粉塵多、汙染大,條件十分艱苦。

  儘管後來技術有所革新,1965年開始使用起自動化機器,但工作依然不輕鬆。“機器要加柴油,由於作業環境溫度還是很高,不得不用電風扇吹,柴油燃燒的黑煙把人都燻黑了,一天下來人都成‘黑人’了。”黃聰敏說,當時條件差,很多工人洗澡時就加入純鹼,再用稻草來擦身子,“這樣黑黑的油汙才能洗乾淨。”

  加工辛苦,包裝和搬運也辛苦。“當時500毫升的農藥瓶一個箱子裝20個,也是相當重。”黃聰敏回憶說,當年也沒推車,一些女工就用繩子拉然後靠腰和背的力量搬起來,很多人的衣服都是磨得黑黑的。當時,一年才發一套工作服,高溫鞋一年就一雙,但是穿不了多久便破得不成樣。黃聰敏笑著說,當時甚至有“玻璃廠的乞丐”一說。

鼓浪嶼往事:廈門首家玻璃廠琴島誕生

▲上世紀90年代玻璃廠女工在流水線上作業。

重視革新  升級設備吸收人才

  1952年出生的李榮來,是在1976年進廈門玻璃廠當工人的。在他看來,廈門玻璃廠效益最好、最輝煌的時期,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而這也正是得益於當時的廠長陳慕華的一系列革新手段。

  “陳慕華當年也是技術出身的工人,一步步做到領導崗位。”李榮來介紹說,當時國家倡導啟用“四有”年輕幹部,陳慕華就是那個時候當的廠長。玻璃廠的老式窯爐油耗很高,陳慕華便通過技術改造,將其改造成全保溫窯爐,省了很多燃料成本。說起窯爐改造後對生產帶來的助益,李榮來張口便將當年的數據講得清清楚楚: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廈門玻璃廠位居全國日用玻璃產量和效益前十名,利潤最高時一年有365萬元,產值最高多達1000萬元。

  說到陳慕華改造保溫窯爐,這裡有一個小插曲。那是1984年的時候,當時廠裡的第一個保溫窯用耐火泥、耐火磚砌完後,要用最先進的熱風烤窯技術來烤乾,可工人們卻不懂裡面的門道,依然按照老一套方法進行操作,在窯爐里加上一些煤後就去打瞌睡了。窯爐裡的煤沒有燃燒充分,產生很多一氧化碳;按照往常經驗,熱風烤窯一旦達到200攝氏度高溫,就會發生爆炸,而當時這個窯爐溫度到185攝氏度就發生爆炸,所幸沒有傷到人。李榮來笑著說,工人們不懂技術又犯困,讓廈門玻璃廠的這次事故寫進了一本消防專業的書籍中,文章打趣,不能“出師未捷身先死”。

  廈門玻璃廠在1980年代能得以展現輝煌,還得益於陳慕華對人才和科技的重視。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74歲退休女工介紹,陳慕華當廠長後,非常重視引進人才。“從1985年以後,就每年招收大學生,增加技術力量。”該女工介紹,當時廠裡招收了一些來自西北工業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的學生,給企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不僅如此,廠裡還要求職工加強學習。“雖然是做勞工,但每個月都要參加考試。”該女工回憶說,當時工廠還成立一個712工人大學,要學的東西很多,“你要是不學習,就會被淘汰,這個位置就有新人頂上”。

  事實上,廈門玻璃廠重視技術革新和員工學習能力是有傳統可循的。黃聰敏還能很清楚地記得,廈門玻璃廠在1965年實現機器化發展,是當時的廠長王磊一手推動的。今年已經79歲的林朝福,當年被派往上海學習操作自動制瓶機,一學就是三個月,後來成為廠裡機器操作的行家裡手。

鼓浪嶼往事:廈門首家玻璃廠琴島誕生

▲上世紀70年代,工人走出玻璃廠大門。(李世偉 供圖)

效益不錯 員工收入不錯 業餘生活豐富

  毫無疑問,廈門玻璃廠早期的員工是艱辛的,那是一個經濟並不發達,物資也較為緊缺的年代。但作為當時的國營大廠,廈門玻璃廠還是給了員工生活上很好的保障。

  據林朝福回憶,1958年進廠上班的他,第一個月的工資是17元。“15元上交給家人,留下2元自己開銷。”林朝福笑著說,那時一分錢都可以買很多東西,這筆錢足以支撐一家的生活。今年81歲的李祝金也是1958年那一批進廠的,據她回憶,當時廠裡的食堂還有夜宵,晚上的燉罐排骨,夜班工人每人都有,一份一毛五分錢。不僅如此,工廠對從事高溫作業的工人,還專門提供保健餐,給他們的伙食會好一些。李榮來回憶說,有些工人都捨不得吃,帶回家給家人吃。

  上世紀80年代是廈門玻璃廠效益最好的時候,李榮來說,廠裡利潤高了大家收入自然也上去了。“當時一箇中層幹部的收入比機關單位領導還要高。而一線工人工資更高,一個月有一兩百元的工資收入。”李榮來說,那時候廠裡就注重打破大鍋飯,分配向一線傾斜。

  今年82歲的呂良維曾是廈門玻璃廠的辦公室主任。他回憶說,那時其實大家日子過得既單純,又很豐富多彩。“當年玻璃廠有個游泳隊在廈門都是很有名的。”呂良維說,陳廠長很支持員工開展活動,還特地每月撥出300元經費,讓新招進來的大學生組織活動。當時,工會經常在單位附近的一個防空洞組織舞會,大家工作之餘,都會過去跳跳舞放鬆下。工會還經常組織職工參加游泳比賽、籃球賽、卡拉OK以及合唱比賽等活動。

  說起當年的人際關係,呂良維說,那真的是一個人際關係淳樸、很有人情味的年代。“平時一週休息一天,男人出去釣釣魚,女同胞在家整理整理家務。”呂良維說,生活非常單純,工作中偶爾也會跟同事、領導產生矛盾,但大多都是對事不對人,“爆發一下後,大家也都‘相逢一笑泯恩仇’了”。直到現在,玻璃廠老員工們都看重這份同工的情誼。如果不是疫情影響,每週一早上,這些老夥計都會準時在鼓浪嶼一位工友家中聚會,大家泡泡茶聊聊往事,聯絡一下感情。

  那也是一個講求奉獻的年代!廠裡工人經常參加社會服務,比如義務運輸大糞等。不僅如此,廠裡自發成立的消防隊更是為鼓浪嶼消防安全做過貢獻。據李榮來回憶,有一年,龍頭路一個食雜店線路老化誘發火災,當時玻璃廠還出動了消防隊前去幫忙救火。“當時的消防隊有12人,都是固定人員組成。”李榮來說,這個消防隊也為鼓浪嶼安全起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小鏈接

  ●1954年,在廈門市鼓浪嶼康泰路16號成立廈門通用玻璃廠。

  ●1956年2月,由廈門通用玻璃廠私營企業改造合併成公私合營廈門玻璃廠。

  ●1956年5月,確定廠名並啟用新圖章。

  ●1958年6月,廈門玻璃廠公私合營登記。

  ●1958年7月1日,在廈門玻璃廠燈泡車間裡生產出一個為黨的生日獻禮的白熾燈泡,結束了福建省內使用燈泡需從省外採購的歷史。

  ●1963年5月,廈門玻璃廠燈泡車間獨立出來,在鼓浪嶼康泰路109號成立了廈門燈泡廠,通士達的照明之路從這裡起航

  ●1997年5月,根據市財政局、市經發委、市國資局《關於廈門燈泡廠與廈門市電子研究所合併的批覆》、廈門國有資產投資公司《關於華夏集團所屬電子儀器廠併入通士達有限公司的決定》等文件精神,廈門燈泡廠、廈門玻璃廠、廈門玻纖廠、廈門儀器廠、廈門電子研究所等五家國有老企業實施資源整合,成立了廈門通士達有限公司。五家文化和背景各不相同的國有老廠攜手從鼓浪嶼島搬到廈門本島體育路,成為廈門市通過易地搬遷成功轉型的國有企業之一。(來源:廈門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