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涉疫情诈骗又玩新套路 金融机构线上消保宣传,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日前,我市金融机构通过公布维权渠道、接访、以案说法等系列举措开展3·15系列宣传活动,为大家的投资消费戴上“紧箍咒”。这里广元晚报《财富周刊》就为市民介绍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

小心!涉疫情诈骗又玩新套路  金融机构线上消保宣传,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在全民抗疫的阶段,仍然有一些不法分子在寻找机会,将黑手伸向大家的钱袋子。请警惕以下几种新型欺诈套路:

套路一:直播教育诈骗

近日,有不法分子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软件假冒学校教师或班主任身份,以延期开学和组织开展线上教学为由发布诈骗信息,要求学生家长通过微信、支付宝缴纳各项费用,致使多位家长上当受骗。

友情提示:学校一般不会在群内发送二维码,一般也不会要求家长通过网络转账的方式支付学费。因此,家长在收到任何扫码交学费的消息时,都应直接与班主任或校方核实真伪,避免受到财产损失。

套路二:虚假充值诈骗

疫情期间,游戏在线率高,为骗取玩家钱财,不法分子打着“超低价”、“充值优惠”的旗号,对虚假诈骗链接进行包装,然后通过群聊、游戏聊天系统等途径发布,待有玩家点击填写后盗取资金。

友情提示:不要轻易点击非官方渠道发布的游戏链接,更不要轻易把自己的账号密码等信息告诉他人或在陌生网站上填写,如需转账汇款,务必先要核实对方身份。

套路三:订单退款诈骗

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快递公司物流时间调整,很多电商平台及其卖家延迟了发货时间,部分客户因此提出退款申请。不法分子针对这一情形以“订单退款”为由主动联系客户,诱骗客户提供账户信息、获取短信支付验证码,从而进行盗取资金。

友情提示:如有自称商家客服主动联系或发送短信时,不要轻易提供个人信息、各类密码及短信验证码,避免落入圈套。

套路四:推销特效药诈骗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部门、药物研究(医疗)机构等,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推销,谎称有防疫的“特效药”,诱导受害者前往钓鱼连接购买,从而获取个人银行信息进行盗取资金。

友情提示:国家相关机构针对疫情研发的所有药品均会在权威媒体公布,大家记得要时刻关注权威媒体的报道即可。

套路五:体检诈骗

不法分子主要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员流动地方作案,他们不断地寻找着外来人员,谎称由于目前肺炎病例增加,必须经过检查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且要求缴纳“体检费”。

友情提示:目前常规体温检测都是免费的,切勿相信一切所需缴纳“体验费”的项目,如在外时出行受阻,可及时与该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以案说法教消费者了解自己合法权益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期间,农行广元分行突出线上消保知识宣传,通过引导客户观看消保小课堂、讲解案列等方式,提高群众消保和风险防范意识。

此外,保险行业消费者维权服务站通过广元市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广元保险”微信公众号公布了服务站的电话、地址等,同时对各保险机构的维权服务电话进行公示,全面畅通了保险消费者的维权渠道。同时,服务站通过微信公众号,全面展示各保险机构2019年度典型理赔案例,以便更多保险消费者懂得运用保险规避风险,同时让更多保险消费者全面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次3·15系列宣传活动,还将持续进行中,服务站将持续开展接访、以案说法等系列活动,同时将加宣传力度,为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全面提升保险消费者的自我维权意识,同时提升保险机构主动为保险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广元晚报全媒体记者袁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