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涉疫情詐騙又玩新套路 金融機構線上消保宣傳,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日前,我市金融機構通過公佈維權渠道、接訪、以案說法等系列舉措開展3·15系列宣傳活動,為大家的投資消費戴上“緊箍咒”。這裡廣元晚報《財富週刊》就為市民介紹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重點。

小心!涉疫情詐騙又玩新套路  金融機構線上消保宣傳,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在全民抗疫的階段,仍然有一些不法分子在尋找機會,將黑手伸向大家的錢袋子。請警惕以下幾種新型欺詐套路:

套路一:直播教育詐騙

近日,有不法分子通過班級QQ群、微信群等軟件假冒學校教師或班主任身份,以延期開學和組織開展線上教學為由發佈詐騙信息,要求學生家長通過微信、支付寶繳納各項費用,致使多位家長上當受騙。

友情提示:學校一般不會在群內發送二維碼,一般也不會要求家長通過網絡轉賬的方式支付學費。因此,家長在收到任何掃碼交學費的消息時,都應直接與班主任或校方核實真偽,避免受到財產損失。

套路二:虛假充值詐騙

疫情期間,遊戲在線率高,為騙取玩家錢財,不法分子打著“超低價”、“充值優惠”的旗號,對虛假詐騙鏈接進行包裝,然後通過群聊、遊戲聊天系統等途徑發佈,待有玩家點擊填寫後盜取資金。

友情提示:不要輕易點擊非官方渠道發佈的遊戲鏈接,更不要輕易把自己的賬號密碼等信息告訴他人或在陌生網站上填寫,如需轉賬匯款,務必先要核實對方身份。

套路三:訂單退款詐騙

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快遞公司物流時間調整,很多電商平臺及其賣家延遲了發貨時間,部分客戶因此提出退款申請。不法分子針對這一情形以“訂單退款”為由主動聯繫客戶,誘騙客戶提供賬戶信息、獲取短信支付驗證碼,從而進行盜取資金。

友情提示:如有自稱商家客服主動聯繫或發送短信時,不要輕易提供個人信息、各類密碼及短信驗證碼,避免落入圈套。

套路四:推銷特效藥詐騙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門、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部門、藥物研究(醫療)機構等,以撥打電話、發送短信等方式進行推銷,謊稱有防疫的“特效藥”,誘導受害者前往釣魚連接購買,從而獲取個人銀行信息進行盜取資金。

友情提示:國家相關機構針對疫情研發的所有藥品均會在權威媒體公佈,大家記得要時刻關注權威媒體的報道即可。

套路五:體檢詐騙

不法分子主要在火車站、汽車站等人員流動地方作案,他們不斷地尋找著外來人員,謊稱由於目前肺炎病例增加,必須經過檢查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並且要求繳納“體檢費”。

友情提示:目前常規體溫檢測都是免費的,切勿相信一切所需繳納“體驗費”的項目,如在外時出行受阻,可及時與該處工作人員取得聯繫。

以案說法教消費者瞭解自己合法權益

“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週期間,農行廣元分行突出線上消保知識宣傳,通過引導客戶觀看消保小課堂、講解案列等方式,提高群眾消保和風險防範意識。

此外,保險行業消費者維權服務站通過廣元市保險行業協會官網、“廣元保險”微信公眾號公佈了服務站的電話、地址等,同時對各保險機構的維權服務電話進行公示,全面暢通了保險消費者的維權渠道。同時,服務站通過微信公眾號,全面展示各保險機構2019年度典型理賠案例,以便更多保險消費者懂得運用保險規避風險,同時讓更多保險消費者全面瞭解自己的合法權益。

此次3·15系列宣傳活動,還將持續進行中,服務站將持續開展接訪、以案說法等系列活動,同時將加宣傳力度,為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從而全面提升保險消費者的自我維權意識,同時提升保險機構主動為保險消費者的維權意識。

廣元晚報全媒體記者袁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