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威海市>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田村

田和街道田村位于威海市区西部,东与仁柳庄村相连,北与西河北村毗邻,西和西北分别与东涝台村、后峰西村接壤,南与张村镇东夼村隔山相望。世昌大道由村里东西贯通,是威海市区通往烟台之咽喉。村北有至靖子支线公路,将田村与孙家疃村连在一起。全村占地面积4.3平方公里。


田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据传,有位田氏武官统领一支军队在今西河北村北山上安营驻扎,其眷属在山下建村居住,取名田村。后因朝中奸臣参本陷害,这位田氏武官被朝廷满门抄斩。因抄斩前得知了风声,遂将家中所有金银财宝,投掷于井内。故有“田家一眼井,半个山东省”之说。故事流传至今。现全村有139个姓氏,其中以张、王、孙、苗、戚、吴为基本姓氏。虽名为田村,但村中无一田姓。
田村1898年以前属文登辛汪都三里。1898年属第四总董区。1930年后属威海卫行政区第三区。1945年属威海卫市里口区。1950年属田村乡。1958年属田村公社。1984年属田村镇。1996年8月属田村街道;2001年属田和街道。
田村境内四处高地,为标志性地形。最高处为东南方向的“小天山”,海拔312.1米,处于田村的东南部边沿。由此地向西北延伸为“石门广山”,海拔233.3米。再向北依次延伸有“懒汉市山”,海拔127.9米;“貔子窝山”,海拔81.7米,因当年日伪军曾在此山修过据点,故今俗称“炮楼子山”。
旧时田村建有三庙,坐落在王家茔后的土地庙,东台子、西台子、南台子至三角处大湾边的关帝庙和南巷子的火神庙。
据传,当年土地庙旁生长一棵奇形“四月雪”,开白花,每当雪树含苞待放之时,引来百姓无数,共同分享花絮散发的清香。关帝庙建于明永乐至成化年间,庙中有大殿三间,塑有刘备、关公、张飞、周苍、关平像。墙上有壁画,记载着关公自“赤壁大战”至“败走麦城”历史故事。大殿前面是马厩,马厩北侧有一钟楼,悬挂着一口八角大钟。大钟为生铁铸造,逢年过节,声振十里。1958年“大跃进”时期,这口大钟被砸碎炼了“钢铁”。火神庙占地2厘,底座用石头砌起,高1米。“火神爷爷”的生日定在正月初七。这天,东西涝台、东西河北、后峰西等村的村民都敲锣打鼓来庆寿,田村各姓祠堂也有锣鼓队伍来此祝寿。此时,庙上的大钟也响起。当地百姓有歌谣:“初一十五有钟响,捏捏鼻子鼓凌长。”此三庙皆毁于1960年代“破四旧”中。

古槐树位于田村村委办公楼西侧,迄今已有五百多年树龄。几百年来,大槐树历经风雨和战火,几度凋零衰败,几度枝叶繁茂,1990年代,因遭虫害而失去了生机。如今仅存树干。
田村的文化、文娱活动历史悠久。清末时,田村建有戏台,每逢重大节日,村里都要演戏,三里五村的乡亲都汇集而来观看演出,既热闹又亲近。改革开放以来,村剧团得到了长足发展,每年定期组织文艺演出。近几年,村集体投资30万元,办起了民兵、妇女、共青团之家,建成了“农民文化活动中心”,设置了健身房、图书馆等设施。
田村有尊师重教传统。清末时,村里建有私塾,请教书先生为村民子弟传道授业,就读的学生不仅包括本村,还有东西河北、仁柳庄等附近村的学童。1926年,在关帝庙内建了“育英女子学校”,开始收授女学生。1931年成立“忠义学校”,后改名为“田村完全小学”。1980年后,村两委为学校投资建设了120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1700平方米的办公楼,安装了暖气设备。1985年,田村荣获山东省政府“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称号。

「乡村记忆」威海市>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田村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田村小学

「乡村记忆」威海市>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田村

田村小学

「乡村记忆」威海市>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田村


田村老年人活动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