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商代傳統樂器及其使用方法,古人的智慧值得探索

在中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樂器以及舞蹈來消磨閒暇時光,在歌舞間,古人好像總會將自己的精神寄託在歌舞之間。或許現在有的人並不喜歡古代的樂器和傳統舞蹈,但是看完這篇文章,相信你會對商代的樂器有更進一步的認知。本文將通過對商代樂器的多方面分析,來讓大家對中國傳統樂器加深瞭解,如果因此你喜歡上傳統樂器,那我將不甚感激。

樂器種類

根據目前我們所發掘到的商代樂器來看,我們現在已知的商代樂器主要有:鼓、磬、庸、鏞、壎、鈴、鎛、缶等樂器。在這些樂器中,我們熟知的一般就是鼓、磬、鈴和缶,這些是很多人都瞭解的樂器。還有很多其他的樂器需要我們更進一步的瞭解。

分佈地區

從我們現在的發現來看,商代樂器的地域分佈十分廣泛。從目前的考古發現可知,今天的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以及四川等地均有商代樂器出土。從當時的商代地圖來看,商代樂器不僅在商王朝政權統治的中心地區,也有歸屬商王朝政權的諸侯方國,也有地方大小邑聚地區,同時也有一些在政權歸屬於商朝但不接受商王朝的統治,但與商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有密切聯繫的地區。

製作材料

商代樂器的製作材料種類較多,從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中的記載以及考古出土商代樂器實物的製作材料來看,有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骨等幾個大類,可謂八音俱全。但是,由於商代距今時代久遠,八音之中,除了金、石、土等材質耐保存,有實物出土外,革、絲、木、匏、竹等材質製作的樂器因不易保存,即便有遺物出土,也大都已經腐朽,只剩遺蹟,所以,從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出土的樂器實物主要是金、石、土等材質製作的樂器,革、骨等類樂器也有出土,但數量較少。

具體樂器

1.庸

首先從我們不太熟悉的樂器但出土數量極多的“庸”說起。

這件樂器又叫銅鐃,是一件銅製擊奏體鳴樂器,就是用銅製作的,用來擊打的樂器;是目前我國較早使用的一種青銅打擊樂器,最初瞭解到這個名字是從《周禮》中見到的,又叫鉦、執鍾等。又因為商代的庸經常以順次遞減的大小三個為一套組合在一起,成編使用 ,所以又叫編庸。

深入分析:商代傳統樂器及其使用方法,古人的智慧值得探索

▲鏞各部位示意圖

據我們現在的發現瞭解到,編庸主要在商代中、晚期開始流行。主要在商王朝的統治區域之內,在受商文化影響較大的一些方國或部落等地也有使用。在周代初年,編庸仍繼續沿用,目前已知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編庸。關於編庸的用途及奏擊方法,商代並沒有文字記載,但是從古代的傳世文獻中我們瞭解到,商代的編庸主要在軍中使用,由掌握軍中大權的人來擊奏,作用是“退軍時用以指示停止擊鼓”。

參考原文

《周禮·地官·鼓人》載:“以金庸止鼓。”鄭玄注曰:“庸,如鈴,無舌,有秉(筆者按:秉通柄),執而鳴之。”

《周禮·夏官·大司馬》載:“乃退鼓,鳴庸且卻,及表乃止。”鄭玄注曰:“庸所以止鼓,軍退,卒長鳴庸以和眾鼓人,為止之也。”

《說文》曰:“庸、小鉦也。軍法,卒長執庸。”

至於庸如何演奏,還請繼續往下看。

2.鏞

深入分析:商代傳統樂器及其使用方法,古人的智慧值得探索

▲1986年南京浦口永豐鄉龍王盪出土商末獸面紋青銅鏞

關於庸的演奏,我們要從它的姐妹鏞說起。

雖然它們都是銅製擊奏體鳴樂器,但是他們仍然有所不同。鏞和編庸的區別在於:鏞常常以單件的形式出現,且在商周時期主要流行於南方長江流域,不會成編使用,而且形體較大。因為形體大的原因,鏞一般又被稱為大庸,陳夢家先生將其定名為“鏞”,主要出土於今天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在湖南地區出土的數量最多,而且多為晚商時期的遺留物。

深入分析:商代傳統樂器及其使用方法,古人的智慧值得探索

從鏞出土的地點來看,有學者推斷,鏞在古代很有可能是為一個廣大的群體所公用,在集體活動中起著號令、警示集體成員之類的作用,又或者說用於祭祀山川、湖泊、風雨、星辰等場合中。

鏞和編庸的演奏方式因形制不同也有所不同。

黃河流域出土的編庸由於形體較小、重量較輕,便於放置、攜帶,因此,演奏方法上較為靈活,既可以執奏,也可以置奏。所謂執奏是在表演時,一手執庸的柄部,一手持小錘或小棒敲擊庸的鼓部發出聲音;所謂置奏即將三件庸的庸口朝上倒置,將庸的柄部垂直豎插在一個特製的底座上,由演奏者手持小棒或小錘敲擊鼓部發出聲音。從目前考古發掘出土的樂器實物來看,北方庸的柄部均為管狀中空,因此,在實際演奏時,可以將木棒的一頭削細,逐漸加粗,把木棒插入庸的柄內,然後用繩子將三件庸依據大小次序懸掛,依次敲擊發出聲音。

長江流域出土的鏞,由於形體大、重量大,不便於懸掛,所以,多數學者認為這一地區出土的鏞應為置奏,其演奏方法與北方黃河流域出土編庸置奏的方法基本相似,即將鏞口朝上倒置,將庸的柄部插置在特製的底座上,通過敲擊鏞的鼓部位置發出聲音,這一觀點目前已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可。

3.磬

深入分析:商代傳統樂器及其使用方法,古人的智慧值得探索

磬這件樂器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在《遇見天壇》中迪麗熱巴曾經演奏過編磬,如果你正好看過這個節目,相必你對編磬也有所瞭解。磬是目前商代出土數量第二的樂器,為石制打擊體鳴樂器。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商代考古發掘中出土的石磬從早商到晚商,不同時期均有出土,數量較多,分佈也比較廣泛。

在商代,磬有特磬和編磬之分,製作材質也比較多樣,有石質、玉質等等。三件一套、成組使用的編磬是在商代中後期出現的,只在安陽殷墟出土,殷墟之外的地區至今未有發現。目前,殷墟共出土兩套編磬,均為三件石磬組成的編磬,一套編磬出土於殷墟侯家莊西北岡的一座商王墓中(HPKM1004),另一套出土於小屯婦好墓(M5)中,是殷墟二期的遺留物。

深入分析:商代傳統樂器及其使用方法,古人的智慧值得探索

▲武官村大墓出土商代虎紋石磬

磬在商代晚期出現紋飾,《考工記·磬氏》載:“已上則磨其旁,已下則磨其端。”這是說,磬聲太高,就磨去磬石兩旁使之變薄;磬聲太低,就磨去磬石兩端,使之變小變厚。實物資料表示,磬身的光平程度也與磬聲質量有關,磬身越是平整,其發音就越準、越清。磬的演奏方式比較簡單,主要就是懸掛敲擊,感興趣的人們可以去看看《遇見天壇》,在其中你可以聽到編磬的聲音,還可以聽到中和韶樂。

4.鈴

鈴是我國最早出現的銅製樂器,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陶鈴,是銅製搖奏體鳴樂器。鈴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就是搖就可以了。商代銅鈴的使用非常普遍,考古所見的實物也有很多,除殷墟之外,在我國的山東、山西、四川等地的商代文化遺址中均有大量銅鈴出土,而且根據現在的考古發現我們可以推測,鈴在商代可能已經組合使用,以發揮商代多重音響的功能。

深入分析:商代傳統樂器及其使用方法,古人的智慧值得探索

從我們目前發現的鈴中,我們將鈴的用途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裝飾鈴,第二種則是墓葬中出土的銅鈴。

裝飾鈴主要出土於墓葬棺槨底部的腰坑或墓葬附近的陪葬車馬坑中,常位於狗、馬、象等動物的頸部,從出土地點和銅鈴附近的伴出物來看,這一類銅鈴屬於動物頸部的裝飾物,不具備樂器的實用功能。

深入分析:商代傳統樂器及其使用方法,古人的智慧值得探索

▲三星堆出土銅花朵形鈴

另一類出於墓葬中的銅鈴,如四川三星堆二號祭祀坑中出土各式銅鈴 43 件,並有鈴架及銅掛飾出土。這些銅鈴的音樂聲學測量結果顯示出良好的樂音性能,鈴體表面遺留有有意識調音加工的痕跡,祭祀功能明確。

5.鼓

鼓就很簡單了,到現在我們也能經常見到鼓,在我國陝西仍然還有很多傳統的擊打鼓,在節日期間他們也會拿出鼓繼續表演。三千年以來,依然在農村生活中有實用功能的樂器,按材料大致分為陶鼓、木鼓和銅鼓。

陶鼓為陶製擊奏體鳴樂器。1973 年,河北藁城臺西商代遺址出土一件陶製鼓形器,1978 年,福建閩侯石佛頭村黃土侖一座編號為 M17 的墓葬中也出土一件陶製鼓形器,兩件陶鼓的形制與殷墟出土的銅鼓和湖北崇陽出土的銅鼓形制極為相似,前者時代約為殷墟早期,後者時代約為商代晚期。

深入分析:商代傳統樂器及其使用方法,古人的智慧值得探索

因為鼓皮不同,商代的鼓分為蟒皮鼓和鼉鼓。

  • 蟒皮鼓

蟒皮鼓,革制敲擊膜鳴樂器,是用蟒皮蒙面的一種皮鼓。1935 年,殷墟侯家莊西北岡王陵區 1217號大墓出蟒皮鼓一件(已朽,留有遺痕),該鼓為桶狀鼓身,橫置於鼓架上,鼓身與鼓架均飾獸面紋,通高 68.0cm,屬殷墟前期的遺物(暫無影像資料)。

  • 鼉鼓

鼉鼓,革制敲擊膜鳴樂器,是用鱷魚皮蒙面的一種皮鼓。1976 年,山西靈石旌介的一座商墓中也出土一件鼉鼓。2003 年冬到 2004 年春,殷墟西區 M1 大墓中出土鼉鼓(鱷魚皮)一件(已朽,留有遺痕),鼓架一件,鼓架旁邊還有若干根髹黑漆的小木棍(可能是鼓架的構件,也可能是鼓槌)。

深入分析:商代傳統樂器及其使用方法,古人的智慧值得探索

對於商鼓的演奏方法,李純一先生認為,商代銅鼓“上有鈕、下有足,當是即可懸之簨簴(sǔn jù,即磬或鼓的架)的懸鼓,又是可憑足橫置於地的足鼓”。但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商代晚期的鼓下部加分襠四足,且鼓足距離逐漸拉大,是為了在演奏時保持鼓身的穩定和平衡,由此證明此時的鼓是置於地上,演奏時從兩側執鼓槌擊之。而不是一般所說的可以懸掛敲擊。至於頂上鈕部位置逐漸變小,且有穿孔,只是為了方便在運輸時將木棍一類的棒狀物從中穿過,將鼓抬起,方便搬運而已。至於後一種類型的鼓,毫無疑問,是懸掛敲擊的。

關於鼓的使用方法相信不需要我再贅述,和現在鼓的主要區別可能就是不能擊打邊緣而已。

6.壎

壎在很多古裝劇都曾出現過,在現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依然還有壎和吹壎的藝人。商代的壎按材質可分為陶壎和骨壎。

深入分析:商代傳統樂器及其使用方法,古人的智慧值得探索

陶壎,陶製吹奏氣鳴樂器。這種古老的吹奏樂器在遠古時期就十分盛行,距今約七、八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人們已能燒製精美的陶器壎。

進入商代,壎的使用更為普遍。河南考古發掘中屢見壎出土。早商時期的偃師二里頭遺址曾出土一音孔的陶壎,鄭州商城不但有一音孔陶壎出土,還出土有三音孔的石壎。殷墟所出壎多為平底卵形,也有其他形制的,分三音孔和五音孔兩類。

深入分析:商代傳統樂器及其使用方法,古人的智慧值得探索

骨壎,骨制吹奏氣鳴樂器。採用骨質製作的壎出土極少,僅見兩例。1935 年,安陽侯家莊西北岡 M1001 一座商王大墓的翻葬坑中出土一件骨壎,壎體呈橄欖形,深棕色,形狀和結構如陶壎,體腔中空,上端有一個吹孔,體一面有兩孔,另一面三孔,兩面均刻獸面紋,“目”字形眼,短足短尾,額間有菱紋,線條精細、流暢,底部中心刻有“右”字,長 5.3 釐米,底徑 1.56 釐米。

7.鎛

鎛這種樂器,筆者也是最近才瞭解到的,對於鎛只有相對初步的瞭解。鎛是銅製擊奏體鳴樂器,形體較大,單件使用,它的形狀接近於鍾,不像鐘口呈弧狀,它是平口形狀,器身橫截面為橢圓形。

▲新幹大洋洲商墓出土銅鎛

關於鎛的起源問題,至今依然存在很多不同的說法,有搏拊說、甬鍾說、大庸說、銅鈴說。至於準確的起源時間,目前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鎛在殷商中晚期時候已經出現。目前考古出土的商代銅鎛共出土三件,均出土於南方地區,北方地區尚未發現此類器物。1989年,江西新幹縣大洋洲程家村商代晚期的一座墓葬中出土一件銅鎛,鎛體截面呈橢圓形,與口平齊,這件銅鎛也是迄今為止考古發掘中最早的銅鎛標本,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現存於江西省博物館。與這件銅鎛同時出土的還有三件銅鏞,根據銅鎛與銅鏞的伴出關系,大致可以認為銅鎛是眾樂並舉時的節奏性指揮樂器。鎛的演奏就像鍾一樣。

8.缶

缶這種樂器相信很多人都在文言文中見到過,缶原是先民盛水或酒的一種器皿,最初只是民間自娛自樂的一種樂器,“鼓盆而歌”中的“盆”最初指缶,後逐漸進入商朝宮廷。缶分為銅缶和陶缶。

深入分析:商代傳統樂器及其使用方法,古人的智慧值得探索

▲武官村大墓出土陶缶

銅缶,銅製擊奏體鳴樂器。從目前的考古發掘來看,銅缶僅出土一件,出土於商王王妃婦好的墓中(編號M5:805),該缶口部略呈長方形,腹下部稍內收,底微內凹,方唇、有肩,口沿下飾雷紋底蟬紋和蠶紋,腹飾雷紋底獸面紋和倒夔紋,高 9.6cm。

陶缶,陶製擊奏體鳴樂器。殷墟出土的陶缶主要出土於一些平民墓葬中,一般中等權貴和一些高級貴族的墓葬中也曾有多件陶缶出土,這些缶雖均為陶質,但有紅陶和黑陶之分。缶的演奏可能是徒手即興敲擊,也有可能是用小槌敲擊。



除了上述的這些樂器之外,還有人推測有其他的樂器,比如骨管。因為包含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筆者不再進行敘述。從對樂器的一一講解,相信你們也對商代樂器有所瞭解了。如果有幸一一演奏這些樂器,那我大概會痛哭流涕吧!古人的智慧真的值得我們探索和繼續發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