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接纳了同为瓦岗寨的秦琼、李绩等人,为何却一定要杀单雄信

隋朝英雄传是大家十分熟悉的英雄故事,那些发生在历史当中的乱世纷争,那些在乱世中心胸豪迈的英雄们,让人不禁遐想起那烽火中的大义。在这些乱世群雄中,人们尤其对重情重义之人满怀憧憬,但历史上却多的是狡猾奸诈之徒,是唯利而图的小人。

隋朝末年的时候,正是李世民帮助父亲夺取天下的良机。他重人才,善用贤者,慧眼识珠求贤若渴,让他的身边多了很多忠心的追随者。这些追随者,很多也都不是军武出身,甚至还有投奔绿林的乡野之人。

李世民接纳了同为瓦岗寨的秦琼、李绩等人,为何却一定要杀单雄信

但是李世民深谙用人之道,便不计前嫌的将好汉收纳旗下。说起当时世道的能者豪杰,便少不了说到武艺高强的单雄信。单雄信是瓦岗寨的三当家,若论武功和谋略也都不差,可他却是独独不被李世民待见,甚至在最后被处死。

瓦岗寨是隋唐好汉结义的地方,这些英雄又被称为瓦岗寨四十六友,其中的程咬金、秦琼等人,后来也都为李世民效力。本来这个起义组织是前途无限的,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聚在一起,共同反抗隋朝,可是让这个组织最后崩溃的,却也是加入的这些兄弟们。

李世民接纳了同为瓦岗寨的秦琼、李绩等人,为何却一定要杀单雄信

兄弟们齐心协力才是一个起义组织正常的现象,却不曾想,瓦岗寨的人们也是个个心思缜密,选择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结党成派。于是,四十多人慢慢就变得分崩离析,人们心思聚不到一起,行动也无法统一。

毕竟,要管理这么多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都会愿意袒护跟自己关系好的,疏远看不上眼的。贾家楼结义虽然冠冕堂皇,可这四十多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终究也是说不上什么熟悉,只不过刚好萍水相逢,又刚好想要一起返隨复唐,本就不在同样的环境中出身成长,最后分道扬镳也是必然的结局。

不是所有的结义都如同桃园三结义一样。单雄信作为三当家,也是跟着掺和了这么一趟浑水,在派别之争里胡搅蛮缠。从一开始的翟让时期,到之后的李密时期,单雄信都稳稳当当在自己三当家的椅子上坐着,不得不说,此人一定是一个极为左右逢源之人。

李世民接纳了同为瓦岗寨的秦琼、李绩等人,为何却一定要杀单雄信

从李密来了之后,瓦岗寨开始慢慢转变了性质。翟让是个平凡出身,自然没有李密这样官宦落魄子弟见识了得眼光远大。于是李密的人脉开始不断参与到瓦岗寨之中,让瓦岗寨慢慢从一个困扰朝廷的劫匪团队,变成一个有模有样的起义军。

这陆陆续续加入的,就有秦琼、程咬金等人,秦琼本就是隋朝的将领,而程咬金又是地方名门望族的代表,这使得一个草寇团体,开始吸引了诸多朝廷中人和地方豪门。

李世民接纳了同为瓦岗寨的秦琼、李绩等人,为何却一定要杀单雄信

但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三观也大相径庭的翟让等人,完全无法融入新来者的队伍中。他们依然崇尚以野蛮手段为主的流寇之类,甚至于翟让还带人去抢劫平民。单雄信审时度势,知道以翟让这样的身份比不过李密等人,于是立马墙倒众人推,跟着李密将翟让处死了。

单雄信也是个心思叵测的人,他不会完全的信任和支持别人,派别之间的矛盾是积久成疾,暗流涌动的组织中人们也都是笑里藏刀。在李密和王世充大战的时候,单雄信倒打一耙,让李密惨败。

因为这场战败,直接导致了这个天下一大势力的瓦解,整个组织四分五裂,李密带着手下投奔了朝廷。而单雄信直接加入了对手王世充的团队,这一招反水,实在是让人惊愕,曾经的义薄云天如今看来竟是一场笑话。

李世民接纳了同为瓦岗寨的秦琼、李绩等人,为何却一定要杀单雄信

此后,李密在唐朝内部也不安分,暗自结党营私,意图反叛。李密作为瓦岗寨的一把手,率先投降虽然有功劳一件,但是,没有皇帝愿意接受暗地里结党营私的大臣。李密死在了李渊的手里,才能保证招安的人不再有其他效劳的主子。

而单雄信,在李世民和王世充的决战中,屡次险些杀掉了李世民,吓得李世民不轻,如果不是徐世绩救下了李世民,后果肯定不堪设想。徐世绩当初是瓦岗寨的二当家,和单雄信关系匪浅,二人同一党派,单雄信见到了自己的兄弟,也是手下留情了。

虽然单雄信武功盖世,是个可塑之才,但是他几次三番背信弃义,实在无法让人重用。之后李世民打败了王世充,便当机立断要将单雄信处死,徐世绩数次求情也没有用,因为曾经的瓦岗寨兄弟竟再没有一个人来替单雄信说话,甚至那两肋插刀的秦琼。

李世民接纳了同为瓦岗寨的秦琼、李绩等人,为何却一定要杀单雄信

这也说明了,在其他人的心里,单雄信根本算不上什么兄弟。李世民实在无法为了徐世绩一个人留下单雄信这么一个城府极深的人,便还是杀死了单雄信。但单雄信也确是个豪杰之人,他自始至终坚持的都是自己的侠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