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峰:2019年風溼免疫領域重要學術進展(上)

曾小峰:2019年風溼免疫領域重要學術進展(上)

曾小峰:2019年風溼免疫領域重要學術進展(上)

撰寫 | 曾小峰(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 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01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診斷方面:歐洲抗風溼病聯盟/美國風溼病學會(EULAR/ACR)共同發佈新的SLE分類標準。新標準將“抗核抗體(ANA)陽性”作為入圍先決條件,將各系統/臟器受累的臨床表現及多項免疫學指標異常作為附加標準,並根據其與SLE相關性設置不同權重進行評分,充分體現了近年來風溼病學界對SLE的深入認識,為提高早期診斷,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了基礎。

管理方面:2019年,EULAR在2008年指南基礎上更新SLE管理指南,內容涉及SLE治療目標、治療藥物選擇、重要臟器受累和常見合併症管理等。新指南更加強調包含疾病活動指數和損傷指數的全面評估及多學科協作,同時提出更明確的SLE低疾病活動狀態定義,在部分SLE患者如確實無法實現完全緩解狀態的情況下,應使所有臟器/系統維持低疾病活動狀態。

SLE新藥領域:50年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首個SLE新藥,也是唯一在SLE領域具有明確適應證的生物製劑——貝利尤單抗,於2019年7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在中國上市。貝利尤單抗可以改善臨床症狀,減少疾病復發,有利於改善長期預後,將為中國SLE患者提供治療新選擇。在2019年末,NEJM發佈一項Anifrolumab治療SLE的Ⅲ期臨床研究。Anifrolumab是一種與Ⅰ型干擾素受體亞基1結合的純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該研究以基於BILAG為主的複合參數評估為主要終點,結果顯示SLE患者達到複合終點的比例高於安慰劑組,並且能夠有效地減少復發和激素用量。另外,烏司奴單抗、巴瑞替尼在SLE Ⅱ期研究的成功預示著SLE亦將步入靶向治療時代。

(趙久良 李夢濤)

02 類風溼關節炎(RA)

2019年,EULAR更新了RA的管理推薦,該推薦相較2016年的版本更加強調了生物靶向類和合成靶向類改善病情抗風溼藥(bDMARDs和tsDMARDs)在RA治療中的地位,並第一次在推薦中提出了糖皮質激素減量後,對仍處於持續緩解的患者可減量靶向合成類藥物的建議。在我國,香港風溼病學會也在2019年發佈了其對RA的管理建議,針對東亞人群的疾病治療給出了推薦;而我國國家風溼病數據中心及中國類風溼關節炎直報項目專家共識組發佈了《鍀[

99Tc]亞甲基二膦酸鹽注射液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專家共識》,為此類藥物的應用提供了學術指導。

多種治療RA的新藥,如Janus激酶(JAK)抑制劑Upadacitinib、Filgotinib、Peficitinib,白細胞介素-6抑制劑Olokizumab,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劑Fenebrutinib,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抑制劑Otilimab,白細胞介素-1受體相關激酶-4抑制劑PF06650833等,在國際臨床研究中呈現出了良好療效,有望成為廣大患者的福音。JAK抑制劑巴瑞替尼於2019年在國內上市,成為我國第二個治療RA的小分子靶向藥物;而英夫利昔單抗、阿達木單抗、託珠單抗、戈利木單抗、託法替布等藥物在2019年進入了國家醫保目錄,大大減輕了我國RA患者的經濟負擔。

(姜楠 田新平)

03 乾燥綜合徵(SS)

基礎研究方面,磷酸化核糖體蛋白S6(pS6)—磷脂酰肌醇3激酶δ(PI3Kδ)途徑的下游介質在SS患者唾液腺中有顯著表達,pS6分佈與T/B細胞標誌物共同定位於SS聚集體和浸潤腺體的CD138+漿細胞內。在一個局灶性涎腺炎小鼠模型中,用一種PI3Kδ選擇性抑制劑seletalisib阻斷PI3Kδ活性,在預防和治療方案中減少了治療小鼠腺體內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的積聚、顯著的唾液流量和自身抗體的產生,提示可能這是一個潛在的治療SS的靶點。

2019年,EULAR乾燥綜合徵工作組制定了首個基於證據和共識的針對SS局部和全身用藥的推薦意見。該推薦意見包括3條總則和12條細則。工作組認為,如果遵從這些建議,大部分SS患者的總體結局將得到改善。

SS生物靶向治療的多項臨床研究正在開展。阿巴西普治療SS的隨機對照試驗(RCT)研究,第24周ESSDAI評分判斷,阿巴西普組的改善率為30%,而安慰劑組為14.6%。一項託珠單抗治療SS的多中心、安慰劑對照的雙盲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顯示,託珠單抗治療改善了患者的皮損、肺部病變、腎臟病變、肌肉和周圍神經的症狀,對於血液系統異常也有輕度改善,但對於關節症狀改善不佳。利妥昔單抗和貝利尤單抗的臨床研究目前都沒能達到主要研究終點。此外,對SS患者以症狀為基礎進行分層從而進行精準治療也被提出。

(王立 徐東)

04 脊柱關節炎(SpA)

磁共振成像(MRI)是SpA影像學評估的重要手段,骶髂關節MRI可作為SpA的初步影像學檢查,而對於有脊柱症狀且臨床診斷不確定的患者可行脊柱MRI檢查。SpA治療方面的進展仍然是以各種新型生物製劑的研製和生物製劑仿製藥物的開發為主。Secukinumab是白細胞介素17A(IL-17A)抑制劑,是第一個非腫瘤壞死因子(TNF)α抑制劑用於治療強直性脊柱炎(AS),開闢了腫瘤壞死因子以外的其他細胞因子靶點的新紀元。Ixekizumab是第二個IL-17A抑制劑,已被證實對於影像學陰性的中軸SpA患者治療有效。Bimekizumab是第一個同時針對IL-17A和IL-17F的單克隆抗體,目前有關AS患者治療的研究表明它起效快速、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高耐受性。此外JAK通路也是AS潛在的治療靶點。JAK抑制劑-Upadacitinib對非甾體抗炎藥反應不佳或存在禁忌證的活動性AS患者有效且耐受性好。

(張上珠 蘇金梅)

05 銀屑病關節炎(PsA)

2018年ACR聯合國家銀屑病基金會(NPF)制定的《2018年ACR/NPF銀屑病關節炎的治療指南》於2019年1月發佈,該指南提出了達標治療,並基於循證醫學證據給予活動性PsA、嚴重PsA、特殊類型PsA及伴有特殊共病PsA患者多項條件性治療建議。但應注意的是由於大部分證據為低或極低水平,故多為條件性推薦。

基礎研究方面,在探索PsA的發病機制上,有了諸多的進展。英國學者Steel KJA等人對PsA患者關節滑液中富含的IL-17A+CD8+T細胞(Tc17細胞)進行功能分析,發現該群細胞是多克隆的組織記憶T細胞亞群,具有多功能、促炎症介質產生和表達CXCR6的特點,導致滑膜炎症和疾病持續。Wade SM等人研究發現PsA滑膜組織中CD161+為標誌的多功能T細胞的富集與銀屑病活動度和體外治療反應密切相關。Yuan Y等人報道了抗LL-37和ADAMTS-L5兩種新抗原的IgG自身抗體在銀屑病尤其是合併PsA的患者中顯著升高,且與銀屑病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相關。

臨床領域中,生物製劑治療PsA依然是研究的熱點,多種生物製劑包括TNFi、IL12/23抑制物(烏司奴單抗)、2種IL-17A抑制劑(secukinumab和ixekizumab),口服PDE4抑制劑(apremilast)、口服JAK抑制劑(tofacitinib和Upadacitinib)在臨床隨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對PsA的益處。生物製劑與傳統藥物的聯合治療、序貫治療、減停藥以及不同類型PsA治療方案的選擇將仍是PsA未來臨床研究的熱點。

(彭琳一 冷曉梅)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20年4期第20版

曾小峰:2019年风湿免疫领域重要学术进展(上)

排版:鄭夢瑩

曾小峰:2019年风湿免疫领域重要学术进展(上)

冉丕鑫:2019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要進展

崔麗英:2019年神經病學領域臨床研究熱點及進展回顧(上)

崔麗英:2019年神經病學領域臨床研究熱點及進展回顧(下)

張錫寶:2019年中國銀屑病診療進展回顧

令狐恩強:2019年消化內鏡領域新進展

陸林:2019年睡眠醫學研究進展(上)

陸林:2019年睡眠醫學研究進展(下)

胡偉新:2019年新型抗腫瘤藥物相關腎臟損傷研究進展

鬱琦:2019年生殖內分泌學科新進展

黃國英:2019年兒童心血管疾病研究進展

於曉松:2019年全科醫學研究進展

葛均波:2019年心血管病學領域研究進展(上)

葛均波:2019年心血管病學領域研究進展(下)

王建業:2019年老年醫學領域研究進展(上)

王建業:2019年老年醫學領域研究進展(下)

邱曉光:2019年腦膠質瘤研究進展

黃國寧:2019年輔助生殖技術學科新進展

徐燦:2019年超聲內鏡研究新進展

高志強:2019年側顱底外科領域的重要研究進展

張愛華:2019年兒童腎臟病研究進展

張抒揚:2019年心力衰竭藥物治療進展

樊東昇:2019年我國肌電圖與臨床神經電生理進展

洪建國:2019兒童支氣管哮喘領域的重要研究進展

曹彬:2019年肺部感染臨床及研究進展(上)

曹彬:2019年肺部感染臨床及研究進展(下)

曾小峰:2019年风湿免疫领域重要学术进展(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