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行动」央企战疫未歇,扶贫“总攻”又起

「企业在行动」央企战疫未歇,扶贫“总攻”又起

正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统筹推进之际,国务院国资委党委3月13日召开视频会议,研究部署中央企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各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都参加。

“在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的同时,坚决克服疫情影响,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帮助贫困地区,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国资央企力量。”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会上要求所属央企,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着力出实招、求实效,坚决完成党中央交给的帮扶任务。

《中国企业报》记者日前获悉,2020年以来,已有21家央企定点扶贫的35个县,正式宣布退出贫困县序列,约占全年目标总数的1/3。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央企定点帮扶了246个贫困县,至此已有142个县实现脱贫“摘帽”。接下来,央企还将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对以上定点扶贫县,再投入32.01亿元无偿帮扶资金,这比上年增加了6.92亿元。

两手抓,两不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统筹部署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将央企在产业、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专长,植入帮扶地区。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国资委新闻中心等渠道获悉,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大唐、中国联通、鞍钢、中广核等众多央企,通过出人力、出资金、出物资等形式,主动联系帮扶地区,确保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方面,两手抓、两不误。

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是横在一些深度贫困地区“穷根”。针对这些“穷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央企,不间断地对症下药,加大网络投资,把“信息公路”修进贫困地区,让贫困地区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信息网络服务。这次,当疫情发生后,中国联通1440名扶贫干部奋战在抗“疫”一线,积极发挥企业信息化优势,利用联通“云报表”替代传统手工登记方法做好贫困地区车辆及人员登记检查,提高疫情防控信息的准确性、完整度和及时性。

利用信息技术的还有中国旅游集团,他们借助线上手段,开展教育扶贫,帮助扶贫县,协调网络教育资源,确保贫困县学生疫情期间继续接受课堂知识教育;他们抓紧复工建设重点推进的贵州黎平县黄岗民宿、马边福来美丽乡村等扶贫项目,确保项目早日运营见效。

在信息化建设上,目前,新疆、西藏及部分藏区的网络覆盖与信息化水平,与东、中部基本一致。

在抗疫关键时,除了“智慧网”发挥出独特作用,此前由中国石化、中交集团、中国建筑等央企帮助解决的“幸福水”“惠民路”和“致富电”,在这次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也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针对深度贫困地区持续加强的电网建设,此前持续开展“村村通”动力电工程,大面积解决了深度贫困地区供电保障难题。这次,国家电网又出台应对疫情影响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十二条举措,积极推进涉及脱贫攻坚的“三区三州”电网攻坚建设,推进阿里与藏中、青海、河南等重点电网建设项目的复工。

抓供给,促帮扶

脱贫致富,帮扶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是根本之计。

近日,国务院扶贫办、国务院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以消费扶贫行动为抓手,以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稳定脱贫成果为目的,以促进扶贫产品稳定销售为重点,实现城市“菜篮子”、“米袋子”有效供给和促进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健康发展。

中央企业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在继续抓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的基础上,突出消费扶贫的作用,千方百计帮助解决疫情给贫困地区造成的复工复产、农产品滞销、春耕备耕等突出困难,努力防止因疫返贫、因疫致贫。

中国石化充分发挥易捷便利店网点优势,在全国126个地市的6000多座加油站易捷便利店,临时增加了蔬菜销售业务,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大力推广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户卖菜难、市民买菜难”的燃眉之急。

航空工业集团中航重机安排定点扶贫地区贵州省关岭县挂职干部采订了12吨当地农产品,按照市场价直接向当地群众购买,紧急驰援在鄂地区的航空工业特飞所。

中国铁建根据企业实际大力实施消费扶贫,稳定贫困户增收渠道,仅一个多月时间已在三个定点扶贫县采购农特产品、轻工业品382万元。

华能集团向对口帮扶村贵州赫章县古达乡官房村捐赠20吨蔬菜,运往赫章县三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县级医院等地,支援防疫攻坚期间百姓及一线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这是华能贵诚信托扶助蔬菜产业种植的成果,“以工代赈”带动80余贫困户1000多人次增加经济收入。

东航集团在定点扶贫的云南沧源、双江两县与7家当地企业建立产业扶贫合作,目前7家企业均已复工复产,200名职工返岗工作,为今年春季新茶采摘、生产积极准备,届时将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000人以上。

华润集团在为宁夏海原县捐资400万元基础上,全面复工海原西华山风电场建设项目,并帮助海原华润希望小镇专业合作社,签订了30万元回绣剪纸订单。在疫情期间,合作社积极组织村内在家抗疫的回族妇女开展回绣、剪纸生产,做到脱贫、防疫两不误。

创模式,可持续

除了做好技术支持、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工作,扶贫绕不开一个“钱”字。

为取得扶贫攻坚的决战决胜,2020年央企将对定点扶贫县,再投入32.01亿元无偿帮扶资金。其实,除了央企自掏腰包,后续的扶贫资金筹措,更是相关部门一直考虑的大课题。

“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是国资委整合央企力量精准扶贫的有益探索。”郝鹏主任3月10日在国投调研指导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就强调,扶贫基金因扶贫而设,要切实管理好,要引领带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努力探索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模式。

国投管理运作的扶贫基金,主要用于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等,是由国投出资8亿元,参与设立的国内第一只市场化运作的贫困区产业扶贫基金。经过三期的募资,所有中央企业都参与出资。

截至目前,基金与牧原股份共同在全国55个贫困县建设生猪养殖基地,与神农本草在合水县建设中药饮片加工厂,与中天药业在甘肃建设中草药收储和初加工基地。

按照基金操作的基本要求,国家能源集团设立绿色生态保护扶贫基金,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共同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通过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担任护林员等方式推动实现就业脱贫。

中国建筑与甘肃省共同设立丝路交通发展基金,合作打造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拉动社会投资,加快完善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国务院扶贫办最近一期的《扶贫简报》上获悉:疫情发生以来,产业扶贫基金聚焦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条战线,发挥资源优势,为抗击疫情提供有效物资和财务支持;基金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持续加大对特色扶贫产业的投资支持力度,累计投资的项目已达130余个、金额248.15亿元,覆盖了全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由于基金的投资引导,撬动了2300亿元的社会资本。已投项目一经全部建成达产,可带动48万人就业,每年为就业人口提供收入35亿元,为地方政府提供税收26亿元。一套可推广的产业基金扶贫管理模式,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中,逐渐成型。

「企业在行动」央企战疫未歇,扶贫“总攻”又起

中国企业报独家首发:

宋志平,讲述人生和做企业的三个基点——学习、创新、责任。

共3.5万字,十次连载。

敬请持续关注。

「企业在行动」央企战疫未歇,扶贫“总攻”又起

·关于开展“全国企业防疫攻坚战优秀故事展播”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全国企业防疫法律知识竞赛的通知

·关于开展“全国防疫攻坚战最佳惠企金融机构”评选的通知

「企业在行动」央企战疫未歇,扶贫“总攻”又起

在这个时代,我们以传播信息、分享知识为已任。

微信关注中国企业报公号:zgqybnews,关于财经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