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私房錢嵌在羅漢木雕裡,藏了600多年,兩任收藏家都沒發現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唯一不變的是,每家每戶都有藏私房錢的習慣,有人將錢藏在花盆,有人藏在床底,有人藏在天花板,總之是五花八門,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管藏在那裡,老婆們都能夠輕易發現。

他將私房錢嵌在羅漢木雕裡,藏了600多年,兩任收藏家都沒發現

其實這也是妻子對你"瞭如指掌",也是一種愛你的表現,但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奇人,將私房錢藏在木頭人雕裡面,600多年,兩任收藏家都沒有發現他藏得私房錢。

木雕技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就發現了木雕魚,唐代是中國工業技術大放異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這種特殊的文物,在海外相當受歡迎。

他將私房錢嵌在羅漢木雕裡,藏了600多年,兩任收藏家都沒發現

清朝時期,由於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中國許多的文物都開始流落海外,其中一個羅漢木雕就經歷了兩任外國收藏家,但他們都沒有發現這羅漢木雕內藏"玄機",直到這個羅漢木雕出現在澳大利亞的拍賣會上。

拍賣會在檢查羅漢木雕時,發現木雕中還有一張很陳舊的紙幣,根據外國專家考究,紙幣最早出現在宋朝,當時稱為"交子",這張銀票上面清楚地寫著"大明通行寶鈔""洪武年月日"等信息,從這些來看,這位藏私房錢的人,是一位明朝的富豪。

他將私房錢嵌在羅漢木雕裡,藏了600多年,兩任收藏家都沒發現

大明寶鈔是明朝官方唯一發行的紙幣,由於當時十分缺銅,明太祖在洪武七年就頒佈了"鈔法"設立寶鈔提舉司,其下再設抄紙印鈔二局和寶鈔、行用二庫,在第二年大明寶鈔就正式開始發行了。

在發行大明寶鈔時,還禁止黃金、白銀買賣交易,但由於紙幣的泛濫,導致通貨膨脹,在洪武二十二年紙幣就開始貶值,江西、福建一帶大明寶鈔只能兌換銅錢500文,而且通貨膨脹還在飛漲。

他將私房錢嵌在羅漢木雕裡,藏了600多年,兩任收藏家都沒發現

到了宣德七年,寶鈔一貫只值銅錢5文,正統九年(1444年)米價漲到了寶鈔一百貫,大明寶鈔很難在流通起來,到正德年間,寶鈔制度已經被廢除了,可能寶鈔一路下跌,藏私房錢的主人恐怕都不願意將它拿出來使用了。

不過藏在羅漢當中,倒也不是很有"心機",因為明代比較"重視"佛教,像是洪武十五年,明朝就仿照宋制設立了僧司、僧官的制度,他們還要參加考試,並且規定男子非40歲以上,女子50歲以上不準出家。

他將私房錢嵌在羅漢木雕裡,藏了600多年,兩任收藏家都沒發現

而且明代航海業發達,木雕技術再一次趨於強盛,當時的木雕多以僧侶為主,專家推測這位藏私房錢的人,也可能就是一位僧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