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了溼疹,醫生:春天堅持3件事,告別痛和癢,和溼疹說拜拜

剛出生1個月的新生兒皮膚非常的嬌嫩,極易損傷,隨著成長以及發育,皮膚會漸漸趨向於成熟,總的來說,比起成年人仍是明顯顯得薄弱,而且外觀平坦,紋理細膩,抵抗力差。因為體表面積比例較成年人大,因為散熱面大,洗手面也大,血管系統相當發育,血管網也比成年人更接近表皮,因此對內外部的環境影響反應也就更加的強烈、敏感。

寶寶長了溼疹,醫生:春天堅持3件事,告別痛和癢,和溼疹說拜拜

研究也證實了,環境因素是寶寶患溼疹的重要原因之一。環境包括了群體環境和個體環境,人類的群體環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範圍的空氣、土壤、放射源、大棉衣的致敏花粉,氣傳致敏菌源等給提小環境指的是個體的生活環境,個體小環境對溼疹的影響更加密切。而春季早晚溫差大,頻繁的發生冷熱交替,對皮膚產生刺激,使敏感人群容易發生過敏、溼疹以及哮喘等。

加上春季冷熱交替,溫度忽高忽低,嬰幼兒的皮膚毛孔一下子收縮舒張,加之空氣中的過敏原,比如花粉、塵粉等也開始增多,寶寶的皮膚角質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皮內含水以及鹵化物比較多,對各種刺激因素比較敏感,如果父母曾有一方患有過敏性疾病,那麼寶寶很有可能就引發溼疹。

寶寶長了溼疹,醫生:春天堅持3件事,告別痛和癢,和溼疹說拜拜

寶寶長了溼疹,醫生:春天堅持3件事,告別痛和癢,和溼疹說拜拜

1、 進行冷溼敷

一般選用3%硼酸溶液、0.1%鹽酸小檗鹼、0.01%高錳酸鉀或者生理鹽水等(任選一種),用4~6層的細紗布浸溼覆蓋患處,以不滴水為宜,溼敷15~20分鐘,每天2~3次。溼敷過程中,如有大量滲出,需要頻繁更換敷料,避免吸滿滲出物的敷料久停留於創面上,刺激周圍的正常皮膚。如創面紅腫逐漸消退、滲液減少,創面已乾燥,即可停止溼敷,繼續擦潤膚霜。

2、 擦保溼霜洗完澡在三五分鐘之內就要把潤膚霜全身都塗到位。用含桃油果脂的保溼霜不僅能夠幫助鎮緩毛細血管的過度擴張以及緊張,緩解皮膚的瘙癢,還可增加肌膚的水合度,降低經皮失水,並且軟化結痂時期自動掉落,恢復正常的肌膚呼吸,有利溼疹的恢復。

寶寶長了溼疹,醫生:春天堅持3件事,告別痛和癢,和溼疹說拜拜

3、 保持正常的皮膚清潔。

甚至很多家長還可能在"保溼"這件事上給娃幫倒忙。尤其是洗澡洗不對,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說溼疹就不能洗澡。溼疹嚴重的時候皮膚會滲水,這時候更要正常的洗澡,否則會增加皮膚感染的機會,但是洗要合理的洗。

歐美的對於溼疹的治療指南一般建議:用32到34度的溫水洗,我們可以把水溫放寬到37度,寒冷的時分給溼疹寶寶洗澡,最高溫度也不要超過38度(要是天氣冷,那就把暖氣打開,沒必要提高水溫)水溫超過38度會把寶寶皮膚上的皮脂油脂通通洗乾淨,皮膚就會變得乾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