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如果你是主公,選三個武將,一個夫人,一個城池立足,選哪些?

晟者止於戰


第一位 姜維

姜維是三國裡面為數不多的文武全才,武力值能和趙雲匹敵,雖然當時的趙雲年已老邁,而姜維年富力強,但假如兩人年齡相當,估計鬥得二百回合應該不在話下。三國後期武將乏善可陳,能與姜維匹敵的,也就鍾會、鄧艾幾人而已。

姜維智謀過人,更有諸葛亮將平生之所學傾囊相授,其謀略更勝以往。三國後期,其智謀雖算不過狡猾的司馬懿,但司馬懿死後,姜維基本上難逢敵手了!

加之,姜維非常忠誠,蜀漢後主劉禪都已經投降了,姜維還是盡忠盡職,施巧計離間敵人,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第二位 趙雲

趙雲是三國戰將中最完美無缺的人,性格沉穩耿直,為人忠誠。不似關羽驕傲自負,不似張飛暴而無恩,又不像馬超勇而無謀。雖然在五虎上將中排行末位,但其武力值絲毫不弱於其中任何一位。

趙雲還是非常有政治遠見的人,他見識和孔明一致,認為應該聯吳抗曹,力勸劉備不要發動夷陵之戰,可惜的是劉備沒有聽他的。

第三位 張遼

張遼排在曹魏五子良將之首,勇冠三軍。關羽曾私底下對張飛說,張遼的武藝並不在你我之下。連驕傲自負的關羽尚且如此,可見張遼卻非常人可比。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合肥之戰中,張遼帶著八百將士力克孫權十萬之眾,連連戰敗甘寧等戰將,如入無人之境,只突入孫權中軍帳下,嚇得孫權抱頭鼠竄,吳軍聞風喪膽。

再來選老婆!

老婆得選溫柔賢惠識大體的,現代人不似曹操父子重口味喜好別人老婆,還是得選點靠譜的。三國美女不少,出名的有貂蟬、大喬、小喬、孫尚香等。

如貂蟬者,美則美矣,但太過薄情,先侍奉王允,後勾引董卓,又從了呂布,這樣的老婆實在不敢娶啊,這綠帽子得多綠啊!

如孫尚香者,大家閨秀,知書達理,家世顯赫,既有美貌,又有武藝,又有權勢,還很獨立。且其兄長是孫權,一國之君,若與之結親,無疑找了個非常大的靠山。依我看,找老婆還是孫尚香最佳!

再選個城池。

就選荊州吧,土地肥沃,百姓富足,地理位置重要。可以立足荊州,東依孫權,西結劉備,北抗曹操。


給個老婆餅


如果我是主公,我會選擇的三位武將是:張飛、郝昭,周瑜;夫人是黃月英;城池是雁門。理由如下。

1、張飛。選擇張飛的理由有四。其一,張飛忠心可靠。張飛是那種只要是真心為他好,能入他眼,就能為你掏心掏肺的漢子。而且他從不會被利益和敵人的妖言蠱惑。所以,張飛是一個忠心可靠的人。

其二,張飛武功高。張飛的武功是得到呂布、關羽、馬超等一大批三國名將認可的。張飛兩次和呂布交手,一次和呂布打了五十餘回合,一次打了一百餘回合。可以說,張飛的武藝是一直在進步的,選擇張飛,在遇到雙方將對將單挑時,可以保證己方不敗,甚至取勝。當單挑中,一將的取勝,不僅提升了己方的士氣,還能打壓敵方氣勢,能很好的為接下來的大軍掩殺奠定基礎。


其三,張飛適合挑起士卒的士氣,衝鋒陷陣。張飛不但武藝高,還適合衝鋒陷陣,這樣一來,敵方阻擋在他面前的士兵根本無他一回合之敵。看到主將這麼勇猛,那麾下的士兵肯定就會用命。那麼,這麼一支士氣高昂,且又不怕死的軍隊,肯定是無敵的。

其四,張飛家有餘產。張飛的家族是祖傳的屠戶,而當時的屠戶賺錢還是蠻高的。能有用買的起肉的人,家裡肯定是非富即貴。所以,長期以來,張飛的家裡肯定有餘產,要不然也不會在涿郡有一個這麼大的桃園。


因此,當和張飛結識,並有同一個理想而奮鬥時,初期的資金肯定有大部分需要張飛的資助。這樣就不用愁沒有軍餉和買武器的錢財了。

2、郝昭。選擇郝昭,是因為他善守,和張飛善攻正好能形成相輔相佐。郝昭最著名的一戰,就是以幾千兵力去抵擋諸葛亮的幾萬兵力,號稱“守城之王”。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折後,便不甘心的發起第二次北伐。但很可惜,雄心壯志的諸葛亮帶著數萬士兵,被只有數千士兵的郝昭阻擋在陳倉城之下。

諸葛亮率領數萬士兵,一直攻打了陳倉城不下二十餘日,無論是正面雲梯攻城,還是挖地道,亦或是派郝昭的老鄉去招降。種種辦法都沒有拿下郝昭,拖到二十多日,諸葛亮還遭遇曹魏派來的援兵。

因此,選擇郝昭,就能很好的獨擋一面,當敵人分兵來圍攻時,郝昭也能很好的為自己拖延時間,讓己方能派兵去救援,從而打散敵人的計劃。

3、周瑜。周瑜是東吳的四大都督之首,是一個全能型的帥才。因為有了張飛的攻,郝昭的守,自然要有一個更加全面的帥才,理由有三。

其一,周瑜能很好的為自己分擔工作。打仗不是一個人的事,諸侯也不能靠一個人能完成的,因為沒有太多的精力。而周瑜,他不但在軍事上有所建樹,而在管理國家上也是有所心得。所以,當有事情不能輕易決斷時,周瑜能夠很好的為自己提供建議。

其二,周瑜多謀多智。周瑜就是一個全能型的統帥,這樣他就能獨擋一面。當有戰事的時機時,能配合周瑜來一場兩面開花,給敵人打一套組合拳,從而擴大戰果。

其三,周瑜是世家大族子弟。因為他世家大族的身份,這樣就可以通過他來認識更多的世家大族,從而結識他們,以求得更多的資助。當然,對世家大族的友好度要有限。再者,因為周瑜廣交朋友的關係,就能通過他來推薦更多有才能的俊才。

至於所謂的周瑜早逝,感覺是無稽之談。因為如果是重來,周瑜並不一定會走上歷史的老路,而且發展狀況也不一定,這樣未定的未來,又怎麼能確定他一定早逝呢!

4、黃月英。選擇黃月英很簡單,因為他的父親是黃承彥。黃家是荊州的世家大族,而且還是老牌的世家,且與另一個世家大族蔡家是親戚關係,所以黃家在荊州的影響力並不低。

另外,黃承彥是一位出色的社交達人。黃承彥的結交好友裡面,有龐統、諸葛亮、司馬徽,龐德公,以及徐庶等人。通過黃承彥,在一定程度就有很大的機率結識這些人,並有很大的百分比能得到部分人的投靠。

最關鍵的是,黃月英本身就是一位奇女子。她在發明上有很大的造詣,歷史上的諸葛連弩和木牛流馬,在很大程度上和黃月英有關。

所以,選擇黃月英,不僅能通過她的父親認識有才之人,還能得到她手上的技術。這樣一來,能很好的武裝軍隊,在先天性上就比他人早走一步,對爭霸有很大的優越性。

5、雁門。雁門,位處幷州境內,地接匈奴,是動亂之地,也是當時漢朝官員所公認的“放逐之地”。所以,如果前期選擇在此地建立根基,朝廷中的大臣,以及其他的諸侯根本不會在意。因為當時,他們放眼的是中原,所以可以暗中發展。


其次,雁門地接匈奴,戰馬資源十分豐富,有了戰馬,就可以組建一直騎兵。同時,匈奴是外族,長期在邊境打秋風,有時更是入侵,燒殺搶奪。這時對匈奴用兵,是大義所在,一者能夠做練兵之用,二來能傳播名聲。因為作為一名諸侯,只有名聲,只有大義,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投靠。

所以,張飛、郝昭,以及周瑜就是初到三國時要選的武將,而黃月英就是一個很好的賢內助,至於雁門,個人認為也是一個很好的初期發展根據地。


韶華傾夢


武將太難了,喜歡的太多了。單純武將(不包含主公和謀事類的話)要加上這些那更難了。按照演義的來說的話。

武將:

1、張遼,本身就是個全才,統、武、智都很高,是將帥之才。早期跟隨呂布,統帥幷州鐵騎(和西涼鐵騎不相上下)盛名天下。對於重騎兵的應用有很高的造詣,重騎兵的衝鋒所向披靡。為人忠義。

2、趙雲,本身也是全才,統、武、智都很高,特別是武力,單挑的武將擔當。(1呂2趙3典之說)也是將帥之才。早期跟隨公孫瓚,服役於白馬義從(白馬義從在輕騎兵的造詣是最牛的沒有之一)輕騎兵的機動性用於偵察、追殺、擾敵。完美詮釋了流氓戰術,打了就跑,換個地方再打,只准我打你,你只能吃灰。為人忠義。

3、高順,高統、中武、中智,為人嚴謹,長於練兵。所練陷陣營,攻城陷地,無所不克。能以步兵之姿,硬抗騎兵衝鋒的最強步兵。為人忠義。

城池:鄴城,城高糧足,有黃河天險,壺關雄關,臨近並幽,馬源充足。黃河天險可擋中原之兵,攻伐並幽,確保馬源,攻伐青州,確保兵源。進退有據。

夫人:甄宓,非三國第一美女洛神甄宓莫屬,甄家家財萬貫,善於經商。古代打戰打得是兵源、經濟(糧草、武器等)、信息。甄家生意遍佈大江南北,經濟上和信息上能給很大的支持。最主要還能抱得美人歸。


皮皮蝦遊記


如果,作為一個明智的主公選將,我的看法,劉備首選,趙雲、關羽、黃忠,但是最不可缺的應是孔明。

東吳則是,陸遜、黃蓋和周泰。

北魏,典偉、張遼和司馬懿。

這裡講得只是守城衛戎。


老於52080


要是讓我選

我就選一位

羅貫中

其他愛誰誰

讓他滿意了

敞開了編

哈哈哈哈


畫大衛


三國中,如果你是主公,選三個武將,一個夫人,一個城池立足,選哪些?(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這個問題有意思。

三國中,魏蜀吳三國虎將無數,能夠三足鼎立,哪一個都不是吃閒飯的,寡人就先從各自人才濟濟的武將中挑上三位吧。魏國首選司馬懿,蜀國當然關雲長,吳國非周郎莫屬,大家先不要反駁,聽寡人說說選擇的道理。

先說司馬懿,說到曹魏,首先會想到五子良將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曹操在行軍作戰時,進攻時常常用這五個人為先鋒,撤軍時常用這個五個人斷後。然而他們都不如一個人,就是司馬懿。

吳秀波飾演司馬懿劇照

魏國中真正牛逼的人是司馬懿,司馬懿在曹操時期基本不被重用,所以幾個大將軍沒有他的份,到了曹丕時代,司馬懿的雄才大略才真正顯現了出來,諸葛亮六出祁山無功而返,最後活活被司馬懿拖死,蜀國之後劉禪執政也是奄奄一息,可以說,司馬懿的用兵是獨冠三國的,司馬懿一生基本沒有打過什麼敗仗,但是有本事的往往也要提防好,司馬懿最後篡魏,三家歸於晉朝,這也可能是曹操不重用司馬的原因,所以沒本事的,還是不要用他。

再說關雲長,蜀國中的武將首推關羽,雖然關羽最後敗走麥城,讓世人唏噓不已,不過關羽確是難得的一等一的武將人才。關羽是個勇冠三軍的武將,作為蜀漢第一勇將,他斬顏良,戰襄樊,擒于禁,殺龐德,威震華夏,獨擋一面,具備勇武的品質。

甄子丹飾演關羽劇照

後世把關羽奉為聖人,除了他的勇猛還有的忠義,曹操對待關羽可謂是高官厚祿美女如雲,關羽在幫助曹操打完袁術後,還是要去找他的哥哥劉備,可以說,選擇了關羽就選擇了最可靠的兄弟,不過有本事的人往往不謙虛,關羽也有缺點,就是太驕傲了,關羽因為太過自大,最後被呂蒙所殺,造成蜀漢大業功虧一簣,連諡號都是“壯繆”,“壯”表達了對關羽武勇和貢獻的肯定,“繆”又表達了對於關羽大意失荊州對蜀漢影響的埋怨。現在全國各地到處都是關帝廟,也足見後世對關將軍的敬仰。

最後我們討論下週瑜,三國演義為了拔高諸葛亮,故意貶低了周瑜,其實周瑜從來沒有說過既生瑜何生亮的話!周瑜十二歲掛帥,可以說年少成名,打仗英勇無比,他輔佐孫權,吳國滿滿強大。

梁朝偉飾演周瑜劇照

赤壁之戰作為最經典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也是完全由周瑜指揮的,根本沒有諸葛亮啥事,周瑜英明一世,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讓人唏噓。

可以說如果有這三個將軍輔佐,寡人天下可成。

至於夫人嘛,非孫尚香莫屬,有人要問,放著美女大喬小喬不選,放著四大美女貂蟬不選,選個孫尚香,孫尚香是誰,答曰,孫尚香就是孫權的妹妹孫小妹。

當年孫權為了巴結劉備,把自己18歲的妹妹嫁給了48歲的劉備,其實孫尚香不僅長得漂亮,而且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身邊侍婢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劉備每入,心內常覺凜然驚懼。諸葛亮曾說:“主公(劉備)在公安時,北畏曹公之強盛,東憚孫權之進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此之時,進退狼跋……”也就是說,劉備劉皇叔也怕孫小妹,孫小妹有姿色,也有謀略,最後和劉備鬧翻,挾持劉阿斗,要不是趙雲,可能劉禪就被孫小妹帶到東吳做人質了。寡人其實就喜歡這等才女,劉備連一個女人都征服不了,何以征服天下。

至於城池,肯定選擇益州,也就是現在的四川。成都平原沃野千里,進可攻退可守,可謂是一快風水寶地,這裡就不再詳述了,劉禪個呆子守著益州也熬了30多年,最後曹魏大兵壓境,不戰而降,想想就讓人生氣。

司馬懿,關羽,周瑜,孫尚香,益州,有此,天下可圖也!





葛大小姐


我選曹操,劉備,孫權,收服三分天下的頭,易取一統天下足。知足常樂,何愁沒有皇后。


本來身份證就是尹新橋


如果選三個武將我會選這三個類型,第一:政治、內政,第二:軍師、謀士,第三:統帥、武力。既然有方向了這就選吧。

政治、內政功績比較大的三個是諸葛亮,荀彧,張昭。諸葛亮除了內政還有千古一對隆中對,給迷茫的劉備指明瞭前進的方向,為劉備集團制定了長期的極具眼力的戰略規劃。荀彧除了內政還被稱為“王佐之才”。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

荀彧和諸葛亮不僅內政厲害,軍師和外交能力也是一流,不過我還是喜歡張昭,為什麼呢?因為我還有軍師呢,還有張昭有他們兩個都沒有的能力,那就是讓宦官,小人遠離主公,別小看這個蜀國和吳國就是這樣導致滅亡的,雖然蜀國名相蔣琬也有這能力,但是內政遜色一點,所以我選擇張昭。


軍師功績最大的莫過於荀攸,周瑜和龐統了。先看龐統,龐統計謀攻打西川,龐統死的時候西川已有一大半被攻佔了,但是為了立功追擊殘兵中流失而死,所以我不要。周瑜是一個完美的人才,統帥一流,軍師能力一流,和孫策打下江東,赤壁之戰計謀火攻,為了三分天下打下基礎,但是周瑜喜歡把自己當武將用,我怕是下一個龐統不放心。

所以我選擇荀攸,曹操征伐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並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官渡之戰荀攸獻計聲東擊西,斬殺袁紹大將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同時力主曹操接納許攸,畫策烏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間,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袁紹諸子。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讚。官渡之戰最高指揮官,奠定了曹操北方的統一。論功績三國第一差不多。


武將統帥我選擇比較代表性的,許褚、關羽和太史慈了。這裡不好說關羽智謀也非常厲害,但是關羽缺點狂妄自信,剛愎自用所以我不選擇。許褚和太史慈我就是喜歡許褚,或許是極為忠心的緣故吧。

夫人就選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雖然歷史上沒有這個人,我這個人臉盲,我就是喜歡這個名字罷了,哈哈😄。


城池就選成都,易守難攻,人才濟濟。

如果還能選一個我要一個保鏢,為保曹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典韋,常勝將軍在曹軍陣中保護阿斗七進七出的趙雲,是多次於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就像在皮膚上雕畫一樣的周泰,隨便給一個就行了。呂布主公終結者不敢要。



小史微課堂


夫人:選年輕貌美的貂蟬

城池:題主讓選一個城池,而不是魏、蜀、吳其中一國,所以選荊州

武將:從三國各選一個最優秀的戰將,東吳選周瑜,魏國選張遼,蜀國選魏延


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中的“閉月”,是司徒王允的義女,長得美貌動人,方二八年華(十六歲),深有報國之心,曾用美人計借呂布之手除掉國賊董卓。為國除賊,為民除害,可謂女中豪傑!

荊州地處兩湖平原,包括湖北的江漢平原和湖南的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兩湖平原又稱兩湖盆地,北有漢水、大洪山,南有五嶺,西有巫山, 東有大別山、幕阜山、九嶺山、羅霄山,形成天然屏障,易守難攻。荊州因處於長江流域,氣候適宜,水分充足,是種糧食捕魚的好地方,所以荊州的物產豐富,人口眾多,人口一多,軍隊就會多,所以荊州是一個休養生息的好地方。



周瑜,字公瑾,是廬江舒縣人,周瑜身才高大而且俊美,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並且和孫策是要好的朋友。他從21歲就跟隨孫策上陣破敵,幫孫策平定了江東,後來在皖城這個地方遇到了大小喬,於是兩個人一合計,孫策娶大喬,周瑜娶小喬,兩個人就這樣親上加親。後來孫策遭遇刺客刺殺,被殺死之後,他的弟弟孫權接任,於是周瑜又幫助孫權征戰天下。赤壁之戰前期,周瑜巧用反間計,借曹操之手殺死了蔡瑁、張允。赤壁之戰,周瑜聯合劉備集團以五萬兵打敗了曹操八十萬大軍,為蜀吳魏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礎。周瑜對主子非常忠誠,對內團結將士,從來不搞內鬥;對外作戰沉穩果斷,嫉惡如仇,有勇有謀,如果讓周瑜總督兵馬,可保疆域固若金湯,做為主子完全可以高枕無憂。



張遼不僅勇猛過人,有膽有識,而且精於用兵,善於謀略,建安20年(公元前215年),張遼駐守合肥,孫權乘曹操進兵漢中之機率領十萬大軍來取安徽,雙方在合肥展開激戰。張遼率手下將士800人衝鋒陷陣,殺死東吳兵將無數,直衝到孫權帥旗之下。孫權大驚失色,部將聞風喪膽,不戰而逃。這一陣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孩也不敢夜啼。後來發現張遼部下僅幾百人,才又返回,把張遼包圍起來,面對重兵圍困,張遼毫無懼色,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殺進殺出包圍圈數次,竟無人能夠阻擋。孫權圍城十幾天未果,只好撤軍,張遼又乘勝追擊,連打勝仗。這一次激戰,張遼打出了魏軍的軍威,也顯示了自己傑出的軍事才能。



魏延,智勇兼備,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不善於搞內部爭鬥,不巴結領導,是一個一心一意努力工作的好員工。劉備攻下漢中後,似乎鎮守漢中的最佳人選非張飛莫屬了。而且“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但出乎眾人意料的是,“先主乃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漢中太守”。劉備置張飛情緒和全軍議論於不顧,而破格任用魏延,這不僅反映了魏延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也反映了魏延深得劉備的信任。如果魏延“腦後有反骨”,焉能受此重任? 效仿劉邦當年登壇拜韓信為大將的故事,劉備在封魏延為漢中督時大會群臣,並且故意在宴會上當面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威壯其言。”此時的魏延還年輕,又不如關張有資歷,卻被劉備如此重用:雖官職比關羽略低,但高過張飛,實權跟關羽相當。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魏延進封為鎮北將軍。建興元年(223年)四月,劉備去世,五月,太子劉禪登基,魏延被封為都亭侯。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為預備北伐,進駐漢中,升魏延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建興八年(230年)魏延因大破費瑤和郭淮,被提拔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而且授予假節,進封為南鄭侯。要不是受奸人陷害,諸葛亮死後蜀漢大將軍非魏延莫屬。

周瑜、張遼、魏延這三位武將有兩個共同特點,1,對主子忠誠;2智勇雙全,能功善守。如果再讓選一個御林軍統領的話,常勝將軍趙子龍無疑是最優秀的人選。


仰望明月754


武將選張遼,張頜,趙雲。

原因:首先因為他們都命長。張遼活了53歲,張頜是五子良將最能熬的,趙雲是五虎上將最能熬的,關鍵是老了還很能打,越老越吃香,越老越耐用。

像周瑜,呂蒙這種,雖然一時豪傑,可是用一兩次,就沒得用了,事業剛起步,崗位就空缺了。

當然,首先自己也要命長。

畢竟中原爭霸,不僅比能力,還比壽命。你看司馬懿,不僅熬死曹操,熬死曹丕,還熬死了曹睿。假若這三人能夠活得長久些,就沒有司馬懿什麼事情了。

其次,這三個人都夠忠心。只要對他們使用有方,大致還是比較好管理的。雖然張遼跟過丁原董卓呂布,張頜跟過韓馥,袁紹,趙雲跟過公孫瓚。但是這些都是沒有碰到懂用的人。

所以,其次也考驗自己的用人能力。自己還要懂他們,能夠給他們忠誠的理由。

比如張遼進可攻,退可守,能謀善斷,運籌帷幄,善於以寡擊眾,可以讓他做一方統帥。

張頜善於巧變,料敵先機,可以讓他做先鋒,去攻城拔寨。

趙雲忠肝義膽,義膽忠魂,武藝絕倫,可以做個護衛隊,把後方和家屬交給他,不用有後顧之憂。

至於夫人:我選擇荀彧的女兒,因為這個問答沒有謀臣,這是萬萬不能缺的。選荀彧女兒,就相當於把荀彧拉入夥,一來有個張良才的謀臣,二來荀彧還可以幫你推薦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一大堆智囊團,補充你的後勤支撐。

城池選成都吧。畢竟一開始實力薄弱,選守好川蜀,再替諸葛亮完成他未完成的遺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