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举动,为大家筑起生命健康安全的防护线

疫情防控中

有坚守养老机构40多天的工作人员

有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人员

有奔走各家各户的社工志愿者

在民政领域

每一位平凡的人

做着平凡的事

为大家筑起了生命健康安全的防护线


双流区:刘柳英用平凡之举 为老人筑起生命防线

“我在院里,我又没病,我不戴口罩”

“戴口罩不舒服,几十年了我从来没有戴过口罩,不戴,坚决不戴”


有时,

还会有老人将工作人员

递到面前的口罩直接扔在地上

……


新冠肺炎要求养老机构封闭式管理,封院管理之初,集中供养特困老人们对佩戴口罩的不理解、不接受,双流区中心敬老院院长刘柳英常常会花大量的时间与老人们交流,耐心讲解佩戴口罩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一步步培养老人戴口罩的习惯,为区中心敬老院新冠肺炎防范筑好一道安全防线。


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举动,为大家筑起生命健康安全的防护线


目前,该敬老院集中供养特困老人67名,刘柳英是这群特困老人吃喝拉撒睡的总管事。从衣物添置到三餐搭配,从药品采购到医疗报销,从医疗到心理疏导,从设施维护到院内清洁,每一件事,都需要她做好安排和把关。


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举动,为大家筑起生命健康安全的防护线


从1月23日接到防控工作指令开始,刘柳英就离开自己的小家,一头扎进敬老院,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连续40多天同老人吃住在一起。


每天她要给老人们做体温测量,给养老院做消毒,夜间巡查,处理老人间的矛盾,缓解疫情焦躁……


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举动,为大家筑起生命健康安全的防护线


因疫情关系,有部分同事暂未返岗,她还承担起这些同事的工作,如为老人购买慢性病治疗药品、采购生活小用品,为老人收拾房间等,还要抽出时间来支持其他同事的工作。


敬老院里的廖大爷只听她的劝导,每天都得她出来劝一劝才会戴口罩。


80多岁的冯大爷精神稍显迟缓,刘柳英需要每天给他整理房间,和他聊天,老人一时听不明白,她就打手势慢慢进行沟通交流。


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举动,为大家筑起生命健康安全的防护线


在敬老院的5年里,刘柳英脑子里早就清楚地记下了每一位老人的健康状况:王大爷患有高血压,廖大爷患有冠心病时常会引起胸闷,冯婆婆行动不便,刘大爷有时精神失常……


老人似她的亲人,老人们也亲切地喊她“小刘”。


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举动,为大家筑起生命健康安全的防护线


照顾老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但刘柳英没有退缩。她说“我是一名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照顾好老人、管理好院内各项工作,这是我的责任。”


锦江区:67岁残疾党员志愿者忙碌在一线

67岁,身有残疾,每天都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这就是锦江区退休老党员邓志兰。


在防疫战打响之初她就主动请缨,加入志愿者防疫队伍。邓志兰的丈夫两年前因病去世,她的儿子也是社区网格员,母子二人都奔赴在抗疫第一线。

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举动,为大家筑起生命健康安全的防护线


热心的邓奶奶平时主动照顾金象嘉园D区高龄老人,开展生活帮扶、陪伴谈心,是院坝里面的热心人士。她一直照顾83岁孤寡独居老人黄加珍长达10余年,收拾家务、拖地、洗衣服、购买生活用品……衣食住行细致入微,参与防控志愿服务期间也不例外,特别是气候变化,都会第一时间到黄加珍家里嘘寒问暖,帮助增减衣服,生病了更是到医院照顾。


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举动,为大家筑起生命健康安全的防护线


邓奶奶每天为小区居家观察人员开展购买日用品等生活服务,从大年初二至今她坚守小区大门防控点位登记、量体温、劝导,入户排查,每晚开展防控工作到深夜九点以后。


到现在,邓奶奶已连续服务时长达372小时,张贴宣传单600余份,入户核查200余户500人。邓奶奶作为67岁的残疾人,坚持这样的奉献需付出比常人更大的艰辛。


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举动,为大家筑起生命健康安全的防护线


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劝她回家休息,她总是笑着说:“没事,我不累,我是共产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