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症該如何克服?

啊喵A動漫


我認為將某一種性格定義為社交恐懼症是不合適的。我不建議將某一種小眾的性格特徵放大,將其定義為一種病態。因為,某些特徵,你越放大,就越受其影響。

岸見一郎的《被討厭的勇氣》中,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思想擁有改變人一生的力量”。你擁有什麼樣的思想,便變成什麼樣的人。所以阿德勒反對“原生家庭對人類性格的高度影響”這個觀點,他認為,原生家庭是客觀存在的,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而你是自己的主人,完全可以掙脫“原生家庭的心理暗示”這個束縛,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同理,懼怕與人交往,並不是病症,不要重重複復地給自己心理暗示“這種性格不好,我要克服它!”首先接受自己、認可自己,並慢慢地、慢慢地沿著自己生命之路,綻放!

所以,給自己被討厭的勇氣吧,這樣,開啟你的另外一扇窗。


不是路人


要戰勝自己

我們知道,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所以既不要無限誇大別人的優點,也不要隨意擴大自己的缺點。其實你在別人的眼中也是非常不錯的,只要我們積極與他人結交,那麼你也是其中非常優秀的一員。

悅納自我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能否正確認識、評價和接受自己,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但“當局者迷”。並非人人都能真正做到自知,自我認知失調 是導致心理失衡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應全面認識自己的心理特點,瞭解長處和短處,並對自己作出客觀的,恰如其分的評價,防止因評價過高而變得自負,或因評價過低而陷入自卑。要努力讓自己樹立“我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這一觀念,悅納自我,能以積極的狀態面對學習與生活。

挫折歷練

適量的挫折可以鍛鍊人的意志,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強的人,即使遭受較大的挫折(如痛失親人、高考失利等),也能避免自身行為失常經受得 住打擊並更好的適應環境。而耐挫能力差的人一遇到刺激和打擊,就很容易形成心理困擾,覺得無法接受和擺脫,出現逃避(逃學)、抗拒等行為。所以,現代人應 有意識的去經歷風雨、見世面,主動向自我挑戰,有意給自已出些難題(如內向的人應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脾氣急躁的人去參加美術班的學習等),在設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維護心理健康。

勿對自己要求過高

過於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過高,就容易患得患失,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一心想要得到別人的承認,從而迷失自己。接受自己的現況,不要去管別人怎麼看,你越害怕出錯,就越會感到手足無措。

別太在意自己的身體反應

緊張總是伴隨著一系列的身體上的不適,根據強化理論,如果緊張時我們太在意自己的身體某些部位的緊張反應,就相當於在強化自己的緊張行為。使其一步一步的加重。而當我們不去管自己的緊張反應後,由於緊張得不到注意和強化,緊張反應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

勇敢地去面對

有緊張現象的人,在社交場合下,往往會表現出逃避心理,害怕自己會出醜而不去面對。其實,逃避並不能消除緊張,相反,它會使你感到自己的懦弱,使你責備自己,以致下次會更加緊張。而且,我們也不可能逃避一輩子的,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是必須與人交往的,早晚有一天,我們都必須去面對。

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這樣一方面可以讓自己枯燥的日常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讓自己通過與同學的自然接觸而緩減自我感覺被他人關注的焦慮和緊張,進而達到順其自然與他人接觸的目的。



田樁律師


社交恐懼症的表現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齣現焦慮症狀,擔心會說錯話,會讓別人看出他有病等焦慮症狀。一般發生證在青少年,與個人社交的時候面紅耳赤,聲音發抖影響正常發揮。第二是軀體方面的表現心跳加速、出汗、聲音很細很抖,不敢正視別人,搓手,撓頭,想尿尿等一些行為方面的表現。第三常常回避社交,不願見陌生人,和自己朋友、家人等沒有異常表現,非常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在面試、發言、做報告等方面受影響。

自己感到患有社交恐懼症之後,我們一定要積極的進行自我治療。在生活中要給自己信心,每天都要告訴自己是最棒、最勇敢的。這樣可以讓患者慢慢的緩解自己內心的恐懼。患者還要讓自己嘗試著跟陌生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可以先選擇一些比較幽默的人來交流。幽默的人會讓患者在交流中感受到與人溝通的樂趣,就可以慢慢的緩解自己的恐懼。

如果效果不好首選心理治療:暴露療法和認知行為治療效果好。通過幫助患者消除他們恐懼的對象、原因,或者讓自己學會迴避容易讓自己產生恐懼的對象、原因來達到治療效果的一種治療方式。

  其二如果心理治療效果不好可以配合心理+藥物治療:藥物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焦慮感,可以降低患者植物神經的反應。藥物一定要在醫囑的指導下安全正確的進行使用。

  如果能幫到你或需要更多幫助可以關注留言!




遮陽傘2009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究竟是社交恐懼症還是害羞內向。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心理疾病,表現為患者在面臨社交場合或者和人打交道時,出現不自覺的緊張和焦慮,有時伴有軀體症狀比如臉紅、心跳加快、全身顫抖、出汗…患者明知道這種害怕和擔憂沒有必要,卻還是無法控制。

它與內向性格是有區別的,社交恐懼的背後是恐懼、緊張、焦慮,而內向性格的背後是害羞。

內向性格並不是什麼壞事,關鍵是要學會自我接納,很多知名人物都是內向性格,比如科比、喬丹、林彪…

而社交恐懼症則是神經症的範疇了,屬於性格過度的表現。需要適當的干預和治療。社交恐懼症可從藥物治療與心理諮詢兩方面著手。藥物治療建議諮詢專業的心理醫生,這裡主要介紹下心理干預的方式。

社交恐懼的心理療法挺多的,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接受程度自主選擇,主要方法有:

1、催眠療法:精神分析師將你催眠,挖掘你心靈或記憶深處的東西,看你是否經歷過某種窘迫的事件,試圖尋找到你發病的根源。這種療法時間長,花費也比較大。

2、強迫療法:醫生讓你站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或者讓你站在自己很懼怕的異性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對你進行強迫治療。

3、情景治療:讓你在一個假想的空間裡,不斷地模擬發生社交恐懼症的場景,不斷練習重複發生症狀的情節,精神分析師會不斷地鼓勵你面對這種場面,讓你從假想中適應這種產生焦慮緊張的環境。

4、認知療法:這是一種不斷灌輸觀念的治療方法。醫生不斷地告訴你,這種恐懼是非正常的,讓你正確認識人與人交往的程序,教你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

社交恐懼症患者改造性格是一生的命題,首先要下定改造的決心和勇氣,其次要迎難而上,我們會碰到很多自己害怕的場合,這時可不記後果,先做了再說,每次戰勝這些小事情都會讓你收穫一份自信和積極的心態,積小成多,性格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



銘志者


社交恐懼有兩方面的內心對話:

一、“我再沒有東西可以失去你”當這樣想時、面子同時也失去。可能與過去一再被剝奪有關係,被剝奪面子、被剝奪應該享有的利益等等…

二、“我想從對方身上獲得好處”這樣想時、必須隱藏自己真實的意圖,同時時刻想找出對方的破綻、伺機下手…

以上兩方面都是擔心暴露自己真實的想法,內心會有衝突“本質上我是一個好人啊”

社交活動中還有中間的路可以走:

用心聆聽對方。謙卑態度、同時專注的神情、適時的提問…

總之,焦點在對方身上、而不是隱藏自己。



DTA企業培訓師


想要要克服社交恐懼症,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接納自己,可能在設置的時候有些恐懼。

因為你越不允許自己恐懼,反倒會更加的焦慮恐懼,所以說首先要學會順應自己的情緒,帶著有些恐懼,繼續見人,繼續說話。

第二呢,就是目前改變過程中要學會與人交際的時候,不要強求自己說的多好,說的多,自然或者說表現的多好,就是帶著不安,就算說的不好,我說下去就行。

第三呢,就是要調整對自我的態度,我們是不是對自我要求過高,太追求完美了。把這個調整的也有助於社交恐懼的恢復。

當然你還可以看一森田療法,這個是對社交恐懼非常有幫助的一種心理特效療法。



鄧雲天



公正永生


推薦一本《心理醫生為什麼沒有告訴我》



米米湯姆


只要你相信,你能做成任何事。

是任何事,你相信自己能戰勝社交恐懼症,你就能克服社交恐懼症,你相信自己能戰勝拖延症,你就能克服拖延症。如何擺脫拖延症,做行動的巨人?

你不是不能克服社交恐懼症,你也不是不能戰勝拖延症,而是你不想。

只要你相信,你就能做成任何事,你不是做不到,而是你不想做。首先要找到你最害怕被人發現的致命缺點,可能是外表上的缺陷,或許是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強。

當你真的找到它時,平心靜氣想一想,你會發現它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可怕,也並不致命。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沒有人是完美的,完美本身就是不完美的。


螢火蟲的空間


人際交往三維理論中被動包容式,指的是期待他人接納自己,往往退縮,孤獨。這種情況只有自己主動邁出去,主動與他人交流。慢慢克服自身恐懼。如果最開始交流困難可以避開對方目光,減少與對方的身體接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