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特別討厭煽情的東西?

吥做慾望的奴隸


其實我也有點感同身受,不是討厭煽情的東西,而是不想看煽情的東西,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知道經歷的事情多了,現在社會越來越發達,生活壓力也大,工作中生活中哪有不糟心的事兒,本來就心煩不開心了,看煽情的東西只會讓我們更難受更有壓力,而且現在這社會很多虛假的事情,真真假假讓人很難分辨,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些東西看多了也覺得煩了,不想被道德綁架,只想讓自己輕鬆一些,生活中有很多亂七八糟的煩心事,現在人們的大腦都學會自救了,看一些可以治癒自己的東西,所以我想現在很多人都會傾向於看各類搞笑或者能學到技能的東西吧


Mars愛爺


題主討厭的應該不是煽情,而是虛假。

看到那些畫面感覺應該也不是尷尬,而是肉麻。

因為只要是還能對世界做出反應的人,內心都必定有“七情六慾”的存在。

“七情六慾”可以被隱藏,可以被壓抑,但凡人都不可能祛除它們。

無慾無求是神佛的境界,凡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然而只要人還有那麼一點感情存在,只要方法適當,就可以被煽動,節奏拿捏夠只要精準,再心性再淡薄的人情緒都會被帶動。

但與此同時,這種煽情對個體而言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

同樣一種煽情手段,由於目標受眾的思想層次不同,做出的反應也互不相同。

比如說同樣是一個孝子賢孫的煽情故事。

如果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在鏡頭前,黑白色彩,低沉哀怨的背景音若有若無中,老太太輕聲細語的講述這個故事。

那麼可以預見,思想較為深刻的人比較容易被打動,他們比較有可能有耐心聽完這個故事。

而思想較為膚淺的,則十有八九一看畫面就覺得“晦氣”,聽都懶得聽。

如果是一個濃妝豔抹女人,帶著哭腔,在慷慨激昂的音樂聲中,聲嘶力竭的講述這個故事。

那麼也可以預見,思想深沉的人則看個開頭就會覺得太吵,直接關掉。而熱血一點的人則更有可能聽完這個故事。

這就是明顯的個體差異。

然而現在的“煽情”,大多數都屬於“大鍋菜”類型。

無論大家承不承認,這個世界永遠都是膚淺的東西最受歡迎,越是粗俗的東西傳導性越強。

所以說這種“大鍋菜”式“煽情”無可避免的要傾向於膚淺和粗俗。

結果往往故事是一個好故事,在講述者拼命迎合大眾口味,太過刻意的進行“隱惡揚善”的加工之後,變的不倫不類莫名其妙了起來。

讓人一看就覺得又假又肉麻。

題主討厭這種“煽情”很正常,那只是因為你已經長大了。過了因為一根棒棒糖就熱淚盈眶的年紀了,僅此而已。


煮鶴仙人


煽情恐懼?選擇困難?假裝抑鬱?

煽情恐懼症、選擇困難症、假裝抑鬱症,你身邊的朋友是否有以上任意一種症狀呢?或者說,那個朋友就是你呢?

不可否認的是,現代化社會信息大爆炸,社會過快的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實在太多,人們也因此患上了千奇百怪的病,諸如抑鬱症、焦慮症、選擇困難症、暴躁症、性成癮症等等,有些病一看就是二十一世紀的新名詞,甚至有些病是“意淫”出來的,沒病也要找出個病來,再冠冕堂皇地起上一個名字。好像在這個社會里,不得一點病都不好意思活著。我認為,所有的病都可以歸結為三個原因:先天、作死、窮。

我們看得出來,大部分疾病都是心理問題引起的。南懷瑾先生也說過,精神疾病是21世紀的最大威脅。但是,煽情恐懼症、選擇困難症,以及假裝抑鬱症,這三種請一定要搞清楚,不要隨便用了。

一、煽情恐懼症

兩個月前熱映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吧,很多觀眾吐槽電影裡的一些臺詞著實讓人“尷尬”,這一點我和他們的感受一樣。第一次看的時候,很想在影院把某個片段快進,但二刷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強烈了。儘管後來郭帆導演向媒體解釋過,故意安排那樣的情節,但是我不得不承認,“尬”就是我當時最真實的感受。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會覺得電影裡煽情的戲份很“尬”呢?——是現代人的欣賞水平提高了,口味變刁鑽了?還是我們本來就不喜歡也不習慣接受這樣的表演方式?後來我查了查,有一個詞讓我很在意——煽情恐懼症。這從本質上解釋了我們為何如此討厭故意煽情的橋段。

英國人會自嘲很不擅長處理他人公開的感情爆發,意思就是你有傷心事了,你在我們面前悲天慟地,甚至喊出一些泣鬼神的話來,不好意思,我們作為旁觀者並不能體會你的心情,所以我們看上去一臉麻木的樣子。其實,現在很多中國年輕人也是如此。碰到有情緒極端的人,我們巴不得躲得遠遠的。

喬納森·羅斯說過,“你去一個專門為情感準備的小黑屋裡盡情發洩,我會站的遠遠地,等我回來後,我們會假裝生活中從未出現過任何極端的情況。”

所以,電影裡的煽情片段就像是強行把局外人拉到這個氛圍裡,只會讓人覺得尷尬,僅此而已。好的煽情故事靠的是真情實感流露,引發觀眾的共鳴才是正道。

其實,生活中通過如何安慰一個人就可以看出對方的情商怎樣。比如,當你需要安慰的時候,甲過來說“你這算什麼,我比你更慘。”;乙過來並沒有說什麼人生道理,只是安靜地傾聽你的訴說,帶你去一個合適的場所讓你發洩情緒。然後關鍵時候換位思考嘗試理解你的感受,因為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你會選擇誰?結果很明顯,你會選擇乙,而對於甲,你會一腳踢飛,甲的方式剝奪了你宣洩情緒的權利,對於一個需要安慰的人來說,態度遠比事實更重要,你最不想聽的,就是大道理和比你更慘的廢話吧?

有沒有煽情恐懼症,還是要看你能不能理解和處理別人的情感爆發。但是,請不要在還沒有認真理解別人的極端情感時,就給自己貼上一個煽情恐懼症的標籤,這叫“跟風”。

二、選擇困難症

在2018年1月的時候,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7名受訪者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84.7%的受訪者自稱有選擇困難症;要克服選擇困難,50.5%受訪者認為應加深自我瞭解;受訪者中,00後佔1.7%,90後佔28.1%,80後佔50.8%,70後佔14.4%,60後佔4.3%。

兩千多人中竟然有1700多人有選擇困難症,這倒也不難理解。畢竟我有時也會面臨選擇困難,比如,下館子看菜單,不知道選哪個菜好。有人會調侃說,哪有什麼選擇困難症,還不是因為“窮”?

再比如,有一家創業公司和一家互聯網公司邀請你去,你可能會糾結兩三個月才作出決定。這種都會被稱為“選擇困難症”,也叫“選擇恐懼症”。

但是,似乎有些人還把“選擇困難症”強行加上一層“萌”屬性來,“我有選擇困難症,不造選吶鍋~”(Exc me?)你肯定聽過有人這樣說過。這讓我想到另一個詞來——“路痴”,在ACG中,“路痴”是常與天然呆共存的萌屬性之一。但如果把“選擇困難症”和“萌”相提並論,那簡直是做作。為什麼這樣說,還得從“選擇困難症”的根源來講。百度百科上對選擇困難症的病因解釋有以下三種:

1.不能確定自己內心最重要的需求,無法獲得心理平衡。

2.害怕承擔抉擇的後果。

3.對自我不滿,將對不滿“投射”出來變相反映,逃避自己。

但是,從根本上可以把這三點原因歸結為一點——有些人有選擇困難症的原因是,他內在的價值觀是混亂的,缺少某些概念,沒有價值衡量的標準。因此他不知道哪個更有價值,也就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看到這裡,你是否還覺得選擇困難症很“萌”呢?

三、假裝抑鬱症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抑鬱障礙發病率約為11%,全球約有3.4億抑鬱障礙患者。因為患有嚴重抑鬱症而自殺的人也不計其數,因為遭受抑鬱症折磨不堪重負的名人也是有的,我舉兩個例子:1890年7月27日,患有嚴重抑鬱症的天才畫家梵高,終於不堪心理重負,向自己下腹開了一槍;1962年8月4日,美國著名影星瑪麗蓮·夢露服食了過量安眠藥死在了她位於洛杉磯的公寓裡。而她用來“自殺”的速可眠,是一種用來治療失眠和緩解壓力的藥物。(當然,其歷史真相有待挖掘。)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都說自己有抑鬱症?

你真的是抑鬱症患者嗎?還是說這只是你的跟風?博眼球?藉口?喪?

我這麼說並非不尊重心理疾病患者,因為很多人有可能只是有抑鬱情緒而已,並非真正的抑鬱症。

抑鬱情緒、抑鬱症和精神病的區分我並不打算在這裡詳細講解,因為百度上對這個問題的解釋實在太多了,各取所需吧。如果你一段時間內出現了抑鬱症的幾個核心症狀,那你肯定是抑鬱了。

我們在不開心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一些外界或者內心的因素來能夠引發出我們其他的情緒,但是抑鬱症患者的世界裡只有抑鬱。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難受到要死,絕望了,就說自己得了抑鬱症了,但是你再想想,近一年裡,自己就沒有過其他的情緒出現?比如開心?期待?驚喜?生氣?其實很多人只是暫時的情緒低落,能夠在時間的流逝中慢慢調整回來,這是一個人正常的情緒,不是抑鬱症。

抑鬱情緒是正常的人擁有的情緒之一,抑鬱症則是一種病啊。哪有人自己得了病還得意洋洋?但我想說的是,有很多人在假裝抑鬱,騙取同情心和關心,甚至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騙取別人的同情心和關心。

為什麼有的人說自己是抑鬱症卻又不去醫院接受治療呢?一方面,他們是真的害怕或者擔心治療,這種可以理解;另一方面,他們以“不敢去”或者“懶得去”為理由,實際上就是在裝病。表面上“我的痛苦你無法理解,”“你們又怎麼會真正理解我?”“為什麼只有我這麼悲慘?”內心裡,“我不合群,我好孤獨,你們快看我真的好孤獨。”甚至,他們將安慰他們的人當做情緒回收站,分享自己的病情,散播編造的、可有可無的負能量。有時候,我們只是不想拆穿他們而已。

“我得了抑鬱症。”

“啊,我最近也有點抑鬱。”

——希望以後這樣低情商的對話能夠少一些。

當一個人對你說出自己得了抑鬱症的時候,你要想清楚他是不是真的抑鬱症,如果是真的抑鬱症,他一定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希望能得到你的理解和支持,如果你簡單地用自己的抑鬱情緒去和對方的疾病類比,可能會令他感到憤怒。真正的抑鬱症需要身邊人高質量的陪伴和真正的理解。

“最近心情好低落,我是不是得抑鬱症了?”請不要隨便說自己是抑鬱症了,“為賦新詞強說愁”,你只是有了抑鬱情緒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