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原来发生在河南这个小县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缘何发生在南乐?

李恩义/文

我的家乡河南省南乐县在冀鲁豫三省交界的华北大平原上,别看现在这里是一马平川的原野,可北宋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梁山好汉托塔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陆云龙公孙胜、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三郎阮小五、活阎王阮小七、赤发鬼刘唐在白日鼠白胜配合下,在县城北现在的西邵乡黄泥岗上演了流传千古的智取生辰纲活剧,并随着《水浒传》第15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的广泛传播,还将一代代传下去。

昌乐人杰地灵

南乐县古称昌乐,是黄帝的二子昌意的封地,因此得名。是唐初大将张公瑾和其曾孙唐代天文学家一行高僧(张遂)以及唐高宗时宰相张文瓘的故乡。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政变前,有些犹豫,要去占卜,被张公瑾质问,如果占卜不利,你怎么办?并讲利害,从而坚定了李世民发动政变的决心。在世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部下围攻玄武门的危机急关头,张公瑾用强有力的臂膊关闭宫廷大门,为李世民取得政变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唐玄宗开元九年(722年)一行高僧遵旨编著优秀天文历法《大衍历》,是世界上第一个丈量子午线长度的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张文瓘另述)南乐县还有规模宏大的造字圣人黄帝史官仓颉的陵庙,在全国所有的仓颉庙中是地上文物最丰富的仓庙。

南乐县东临山东省莘县,西濒魏县,北接河北省大名县,南为清丰县。纵向有106国道、大广高速(大庆——广州);横向S341公路、长南高速(山西省长治——南乐。现已与山东高速贯通)纵横交错穿越县境,交通十分便利。

南乐县现在交通发达,岂不知古代也是中原南北主要交通线。南乐县自古就有从大名府到汴京(开封)的南北古官道,出大名县境向南依次有刘苑村北、邢杨谷宁甫、崔陈方山固、北关,城南刘家营、樊家庄、东西辛庄递铺(见《光绪南乐县志》)。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原来发生在河南这个小县

劫宝处

《水浒传》中的黄泥岗,就在南乐县城北八九公里的西邵乡,而不在山东省郓城县境内。古官道从黄泥岗经过,这是从大名到开封最便捷的古通道,而黄泥岗则是古官道必经之地。

宋代大名城

宋朝的大名城并非现在的大名城,在现大名城东北五里到二十五里处,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卫、漳两河齐发水而遭淹没。宋大名城是北宋的陪都。宋仁宗于1042年在大名府城郭内增修“宫城”和“外城”,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外城周围四十八里二百有六步,外城南有三门,北二门,东二门,西二门,故称北京,是仅次于汴京的一个繁华大都市。

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在此做官,如唐朝的何进滔、狄仁杰(现有狄仁杰祠碑)、乐彦祯、罗弘信;北宋的名人更多,如王钦若、寇准、吕夷简、韩琦、欧阳修、黄庭坚、文彦博、苏辙等。《水浒传》中的卢俊义、燕青是大名城内人。据大名县文化学者杨达先生说,卢俊义老家原在大名县埝头乡刘庄,发富后迁至大名城,现在刘庄仍有卢俊义后代居住。

老城中有一通高12米多的皇皇巨碑,是唐代柳公权书丹的何进滔功德碑,北宋徽宗政和年间,时任大名尹的左丞梁子美为了巴结宋徽宗,建议磨去旧文改刻为宋徽宗的五礼记,但碑侧仍有柳公权笔迹。

据坊间传,由于该碑是大书法家柳公权书丹,前来观瞻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当地官员奉陪招待不胜其烦,遂发动百姓把碑拉倒,歪打正着,因此笔迹得以保护。现该碑已移至大名县石刻艺术博物馆,供人观瞻。

生辰纲吸引梁山好汉

生辰纲就是这个改磨巨碑的北京梁中书所搜刮的金银珠宝,为老丈人蔡京送的生日礼物。老丈人六月十五过生日,他要提前把礼物送到汴京,就是提前一个月上路,可也是五黄六月大热天啊。他知道经过黄泥岗的官路是大名到汴京最近的官路,但也清楚黄泥岗树木葱郁,人烟稀少,经常有贼人出没,所以他找了武艺高强的杨志当保镖护送,认为就可多一分保险,或可放心。岂不知黄泥岗一带离水泊梁山并不远,只有区区一百公里,也是梁山好汉时常活动的范围。

那梁子美搜刮金银珠宝也是出了名的,据《金瓶梅词话》中披露,李逵杀了梁中书,他的小妾李瓶儿与保姆一起携带价值连城的鸭蛋青色夜明珠逃命,后来与西门庆先通奸后结婚,送给西门庆的珠宝就有四大箱。梁中书如此大的搜刮动作,哪能不走漏风声?本来就与官府作对的梁山好汉不打劫生辰纲才怪呢。

五花营古村

我上初中的时候,据博学的杨善玺老师讲,他从《水浒地名考》一书得知,那个担着一担酒,唱着“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稻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的白日鼠白胜是南乐县五花营村人。

五花营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在县城北9公里,现属西邵乡,村西濒黄河故道,村东紧邻106国道。据《光绪南乐县志》记载,“唐河北五镇(魏州、博州、相州、澶州、邢州,即大名、聊城、安阳、濮阳、邢台)尝会兵于此,故名。后人因其壁垒聚居成镇,今村名仍呼之。”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原来发生在河南这个小县

黄泥岗

原来,白日鼠白胜与晁盖是老相识,他曾找过晁盖办事,这次吴用等七英雄好汉去劫取生辰纲就是事先住在白日鼠白胜家的。因为五花营村东就是黄泥岗,五花营东约不到一公里就是南北古官道。五花营东南四公里就是方山固土山,方山固土山北就是方山固河。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唐世子李建成兵营曾在方山固山下方山固河岸驻扎。

晁盖、吴用选择五花营为联络点是聪明之举。五花营村的白日鼠白胜是个走街串巷卖酒的,消息灵通,与晁盖是朋友,是梁山好汉的眼线,生辰纲何时到黄泥岗不难计算出。五花营村离黄泥岗官道近,白胜对地理熟悉,便于劫宝和撤退。好汉借宿白胜家不被人注意,黄泥岗人烟稀少,为劫取生辰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南乐古代高岗遍地

20二十世纪七十70年代古官道仍存,离五花营东南四公里的闫李谷金楼村西500米就是古官道,道旁立有清朝举人谷连陞的德教碑,谷连陞是《光绪南乐县志》的编纂者。出生于斯的我对此再清楚不过。可惜20世纪70年代初大规模平整土地,官道被平,石碑埋入地下,种上了庄稼,现在官道只有崔坡村南到闫李谷金楼村西北一段还有古官道遗迹。

成也黄河,败也黄河。南乐自古就有黄河冲积形成的高岗。南乐县西有汉黄河故道,县东有宋黄河故道,由于历史上黄河屡次泛滥,南乐县东、北、西部到处是高高的土丘。笔者父亲是1903年生人,据他讲,他小时候闫李谷金楼村西地就是高岗,岗上栽种着杏、桃、李等树木。官道西约一公里就是高大的黄河故堤,1963年上大水,运古宁甫村的人为了避水,把红薯窖挖在高堤上。五花营村西一线就是高大的沙丘,迤逦到海。上面种着各种果树及杂树。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原来发生在河南这个小县

作者在劫宝处留影

黄泥岗东7公里就是战国时期孙膑射杀庞涓的马陵,同样是岗地,同样是树木遮天蔽日。由于黄河泛滥冲刷,有的高地被冲平了。据《大清一统志》载,“方山在南乐县北七里,旧有二土山并峙,其形方正,宋嘉祐(1056——1063)以后,大河经县境,荡决不时,遂为平陆,其地名方山村。””,如今6个方山固村仍名。

《大宋宣和遗事》揭谜底

黄泥岗在南乐县最有力的证据是,《大宋宣和遗事》一书,其中说道:“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后,将一对酒桶忘在了黄泥岗现场。押送人员药酒醒后,根据酒桶上的字号到所属的南洛县报案。”。南洛县即今河南省南乐县(洛即乐的古音),现在老百姓仍这样叫。南乐县在大名府城南边,开封汴京的北边,正是大名去汴京的必经之地。

原来白日鼠白胜一伙人设计劫取生辰纲后,沉浸在巨大的成功中,只顾得逃逸和分赃,把酒桶遗落在现场,留下了把柄。酒桶上写着“南洛”字样,南乐县官根据字号很容易找到酒桶的主人白日鼠白胜,并从其家搜出埋藏的所分的一包金银赃物,然后被抓进监狱招供。后被晁盖营救出狱,上了梁山。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纪连海老师在山东讲学时就讲过。如今别说南乐县西邵乡的黄泥岗不见踪影,就连20二十世纪七十70年代仍存的,沿黄河故道的巨大的连绵沙丘,也被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土建拉光了沙土;地面仅有的小量高地也因20二十世纪七十70年代初大规模平整土地,被削平;21世纪初还矗立的106国道西侧运古宁甫村南,黄河高大秦代故堤,也因扩宽106国道用土,而荡然无存。但掩埋于历史尘埃中的充满着梁山好汉智慧和对黑暗政府反抗的故事仍将泛着闪亮的光彩,流传于老百姓的心间。

现在南乐县在西邵乡五花营村西北,在黄河故道挖万亩荷塘堆的高地上用花石立了一块碑,上面刻“晁盖劫宝处”并刻有英雄的画像。只是意象,劫宝处实际在五花营村东,西邵村南,邢杨古宁甫村的黄泥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