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的四个“没想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已50多天,对有些行业如餐饮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娱乐业的冲击很大。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已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尽快有序恢复企业生产,恢复商业服务业运行,让经济社会步入正常轨道,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需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编者


我叫赵智上,2018年从国外读完大学后回到杭州,与几个朋友合伙在西湖区凤凰创意园区创办了一家公司,主要做私宅、写字楼等的装修设计工作。

公司只有10名员工,除一位安徽人和一位江西人,其他都是浙江省内和杭州本地的,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公司成立时间短,也就刚刚收支平衡,所以,员工有工资,我们合伙人都没有工资。创业不易,我们得更勤奋才行。本来计划1月28日几个合伙人先开工,把客户方案再细化下,可一场疫情来临,一切成泡影。

2月上旬,我们还在焦急等待复工通知,杭州外的3名员工都回不来。那时真的急啊,现在我们已经复工了,回头想下,复工复产过程中有四个“想不到”。

一是健康码帮助员工返杭没想到。

2月11日,杭州市启用“杭州健康码”防控措施。健康码是阿里开发、最初在钉钉上向企业发布的一个软件,人们可通过支付宝和钉钉来填写自己的行动轨迹,软件基于大数据判断每人的健康状况,如与确诊患者同在一个车厢,或是同乘一架飞机,医学观察时间不到14天的,会自动生成黄色码;无外出经历的健康市民则自动生成绿色码,持有绿色码就可以复工复产。另外,西湖区也推出了企业复工服务小程序,在上面登记企业信息,企业员工可在上面打卡复工。就这样,公司的外地员工在健康码和小程序的帮助下,2月23日顺利回到了杭州。

二是快速批准复工没想到。

哪天能正式复工,我心里开始是没有底的。

2月16日,好消息来了!园区工作人员在组建的群里发了一份通知,详细写明了复工复产申请需要提交的材料。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西湖区为了提高企业复工审批效率,成立了一支各个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复工服务队”,区里成立了区委主要负责人挂帅的企业复工“三服务”领导小组,组建了复工服务专班,还派出1300多名干部到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服务。还建立了类似淘宝的评价体系,由企业对相关服务进行打分。

起初,我也是将信将疑,想着估计也就说说罢了。

2月23日我材料准备齐全,提交了复工申请。原以为怎么也得三五天的时间,没想到,第二天我就拿到了复工批复。当天,我就回公司上班了。

三是没想到园区和业委会服务如此周到。

虽说复工了,我们对于疫情管控压力还是有的,比如,担心员工上下班途中、吃饭时会交叉感染,正发愁时,园区工作人员就来了,他们送来了西湖区编制的《杭州西湖区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内容很详细,从员工管理、就餐、卫生防护、应急预案等几个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我们照着做就是了,如每天进出公司必测体温、上下午两次84消毒、疫情每日一报等。

公司所在的西湖区艺创小镇业委会也非常关心我们,每天都有人到公司来询问员工健康,检查防疫工作是否到位,对我们帮助很大。

第四个没想到是政府给我们减免了租金。

我们是小微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这次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大,租金、员工工资等,我们的流动资金更紧张了。

复工后,园区告知我们,为帮扶中小微企业稳健复工,全力减轻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西湖区出台了30条举措,共计10亿元补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具体到我们公司,我们被减免了两个月两万多元的房租,以及税收也有所减免,真金白银的实惠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3月2日,西湖区推出给予租房员工一人500元补贴的政策。我们公司5个员工花了两分钟填写了申请资料,不到1分钟就收到了钱。这些暖心的政策让大家很开心,他们说要留在杭州好好干,争取早日买房。


文\\口述:赵智上 整理:记者 徐艳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