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的四個“沒想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已50多天,對有些行業如餐飲業、旅遊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娛樂業的衝擊很大。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已呈現持續向好的態勢,儘快有序恢復企業生產,恢復商業服務業運行,讓經濟社會步入正常軌道,不僅是企業自身的需求,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編者


我叫趙智上,2018年從國外讀完大學後回到杭州,與幾個朋友合夥在西湖區鳳凰創意園區創辦了一家公司,主要做私宅、寫字樓等的裝修設計工作。

公司只有10名員工,除一位安徽人和一位江西人,其他都是浙江省內和杭州本地的,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公司成立時間短,也就剛剛收支平衡,所以,員工有工資,我們合夥人都沒有工資。創業不易,我們得更勤奮才行。本來計劃1月28日幾個合夥人先開工,把客戶方案再細化下,可一場疫情來臨,一切成泡影。

2月上旬,我們還在焦急等待復工通知,杭州外的3名員工都回不來。那時真的急啊,現在我們已經復工了,回頭想下,復工復產過程中有四個“想不到”。

一是健康碼幫助員工返杭沒想到。

2月11日,杭州市啟用“杭州健康碼”防控措施。健康碼是阿里開發、最初在釘釘上向企業發佈的一個軟件,人們可通過支付寶和釘釘來填寫自己的行動軌跡,軟件基於大數據判斷每人的健康狀況,如與確診患者同在一個車廂,或是同乘一架飛機,醫學觀察時間不到14天的,會自動生成黃色碼;無外出經歷的健康市民則自動生成綠色碼,持有綠色碼就可以復工復產。另外,西湖區也推出了企業復工服務小程序,在上面登記企業信息,企業員工可在上面打卡復工。就這樣,公司的外地員工在健康碼和小程序的幫助下,2月23日順利回到了杭州。

二是快速批准復工沒想到。

哪天能正式復工,我心裡開始是沒有底的。

2月16日,好消息來了!園區工作人員在組建的群裡發了一份通知,詳細寫明瞭復工復產申請需要提交的材料。工作人員還告訴我們,西湖區為了提高企業復工審批效率,成立了一支各個職能部門人員組成的“復工服務隊”,區裡成立了區委主要負責人掛帥的企業復工“三服務”領導小組,組建了復工服務專班,還派出1300多名幹部到企業進行“一對一”的服務。還建立了類似淘寶的評價體系,由企業對相關服務進行打分。

起初,我也是將信將疑,想著估計也就說說罷了。

2月23日我材料準備齊全,提交了復工申請。原以為怎麼也得三五天的時間,沒想到,第二天我就拿到了復工批覆。當天,我就回公司上班了。

三是沒想到園區和業委會服務如此周到。

雖說復工了,我們對於疫情管控壓力還是有的,比如,擔心員工上下班途中、吃飯時會交叉感染,正發愁時,園區工作人員就來了,他們送來了西湖區編制的《杭州西湖區企業復工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內容很詳細,從員工管理、就餐、衛生防護、應急預案等幾個方面都做了具體規定。我們照著做就是了,如每天進出公司必測體溫、上下午兩次84消毒、疫情每日一報等。

公司所在的西湖區藝創小鎮業委會也非常關心我們,每天都有人到公司來詢問員工健康,檢查防疫工作是否到位,對我們幫助很大。

第四個沒想到是政府給我們減免了租金。

我們是小微企業,抗風險的能力比較弱,這次疫情對我們的影響比較大,租金、員工工資等,我們的流動資金更緊張了。

復工後,園區告知我們,為幫扶中小微企業穩健復工,全力減輕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影響,西湖區出臺了30條舉措,共計10億元補助,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具體到我們公司,我們被減免了兩個月兩萬多元的房租,以及稅收也有所減免,真金白銀的實惠給我們吃了顆定心丸。3月2日,西湖區推出給予租房員工一人500元補貼的政策。我們公司5個員工花了兩分鐘填寫了申請資料,不到1分鐘就收到了錢。這些暖心的政策讓大家很開心,他們說要留在杭州好好幹,爭取早日買房。


文\\口述:趙智上 整理:記者 徐豔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