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知道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之 18

《人际关系心理学》

中篇 洞悉人性,掌控人际关系

第二章 以心交心,互惠互利

第一节 如果能被对方需要,你也会变重要

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特定价值:货币因流通的需要而存在,食物因饥饿的需要而存在,火因寒冷的需要而存.....虽然与其他的事物不尽相同,但却同样有被需要的情感诉求,就像母亲被子女需要、情侣被对方需要一样。

真正聪明的人更愿意让人们需要,而不是让人们感激。因为,如果你能被他人需要,你就会在他人心中变得重要。有礼貌的需求心理比世俗的感谢更有价值,因为有所求,便能铭记不忘,而感谢之词最终将在时间的流逝中淡漠。

1847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国会议员,在国会中没有一个可信赖的朋友。让人意外的是,他与当时已经没有任何权势的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结盟,这与人们的猜测大相径庭。腓特烈威廉四世虽然身为国王,但个性软弱,明哲保身,经常对国会里的自由派让步。这种缺乏骨气的人,正是俾斯麦在政治上所不盾的。俾斯麦的选择的确让人费解,当其他议员攻击国王诸多愿珠的举措时,只有俾斯麦支持他。

1851年,俾斯麦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腓特烈威廉四世任命他为内阁大臣。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仍然不断努力,请求国王增强军队实力,以强硬的态度面对自由派。他鼓励国王保持自尊来统治国家,同时慢慢恢复王权,使君主专制再度成为普鲁士最强大的力量。国王也完全依照俾斯麦的意愿行事。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他的弟弟威廉继承王位。然而,新的国王很讨厌俾斯麦,并不想让他留在身边。

威廉与腓特烈同样遭受到自由派的攻击,他们想吞噬他的权力。年轻的国王感觉无力承担国家的责任,开始考虑退位。

这时候,俾斯麦再次出现了,他坚决支持新国王,鼓动他采取坚定而果断的行动对待反对者,采用高压手段将自由派人士斩尽杀绝。

尽管威廉讨厌俾斯麦,但是他明白自己更需要俾斯麦,因为只有俾斯麦的帮助,才能解决统治的危机。于是,他任命俾斯麦为宰相。虽然两个人在政策上有分歧,但这并不会影响国王对他的重用。每当俾斯麦威胁要辞去宰相之职时,国王从自身利益考虑,便会让步。俾斯麦聪明地攀上了权力的最高峰,他身为国王的左右手,不仅牢牢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掌控着国家的权力。

作为一名强者,俾斯麦认为领队强势是愚蠢的行为,因为强势已经很强大,根本不在乎你的存在,也可以说根本不需要你:而与弱势结盟则更为明智,可以让别人因为需要你而依附你, 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主宰力量。他们不敢离开你,否则将会给自己带来危机,他们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甚至崩溃。俾斯麦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趁机登上了德国的政坛,成就了其辉煌的一生。

就这样,俾斯麦利用别人对他的需要创造了轰轰烈烈的人生。除此之外,有些人则利用别人对他的需要保住了差点儿丢掉的小命。

让自己变得重要会使你的人生之路更加平坦,也可以令你有更大的发展。而实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别人依赖你、需要你,一旦离开了你,他的计划就无法进行,他的生活就难以继续。在这样的相互关系中,只需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带来无数的感激。需要能带来感激,感激却未必能产生需要。

正如卡耐基所言:“别指望别人感激你。因为忘记感谢乃是人的天性,如果你一一直期望别人感恩,多半是自寻烦恼。”你的价值因别人的需要而存在,被人需要胜过被人感激,与其让对方感激你,不如让他有求于你。

如有购房或投资计划,也可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