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留守儿童那几年,像杂草一样。


我做留守儿童那几年,像杂草一样。

留守儿童,乍一听这个词感觉很可怜。其实吧,是真的可怜。

作为一名资深的留守儿童,我来说说我这几年的经历。

爷爷走后,财产归大伯,债务归爸爸。还是高利贷呀,没办法他们都出门打工了。我和弟弟成为最直接的“受害人”。

奶奶真的很不愿意看我们,她自己心里也有愧就愿意了,她照顾我和弟弟。用妈妈的话说“他俩又不是特别调皮的孩子,也不挑食。有吃的有穿的就行了,上学他们自己去又不要送。你在家只需要帮他们做个饭洗个衣服,你自己偏心一毛钱都不给我们给我们这么多债……”爸爸妈妈走了,我们的留守儿童生涯就此开始。

我做留守儿童那几年,像杂草一样。


我们还是那样过,吃饭上学回家,就是爸爸妈妈不在家而已。日子就这样过着过着,过年了。

过年了,爸爸妈妈回来了,问题也来了。回到家的老妈,看着我们姐弟俩又黑又小还穿的脏兮兮的跟小叫花似的,妈妈当场就爆发了。“你每个月都跟我们打电话要钱要钱,我们收破烂能有多少钱,为了孩子我把钱都寄回去了,你看看孩子……”妈妈哭了,我当时不懂她为什么哭。

当时我是没有审美标准的,我感觉吧只要不冷就行了。我当时理解不了一个做母亲的心情,后来自己做妈妈了懂了。盼了这么久回家了看到自己的孩子,脏兮兮的像要饭的,心里多难受。他们出去打工不就是为了孩子吃好穿好,可是孩子过的并不好。

我做留守儿童那几年,像杂草一样。


当时他们吵架了,很凶很凶。我和弟弟有点害怕也有点生分,我们回屋里了。他们这些大人在院子里吵得昏天黑地,姥姥也来了。添油加醋说的话让妈妈心里更难过了。姥姥说的话无非是我们俩怎么怎么受苦怎么可怜。但是我并没有感觉我们俩很可怜,忘了说了姥姥和我们是一个村的,住的太近真的不好。

后来的后来,他们又走了,我们换了一个地方寄养——姥姥家。用奶奶的话说“你姥看着你们,你妈放心。她嫌我花钱多…看你们看的不好……”后来才知道,妈妈确实每个月都给奶奶寄钱,他们在那里饥一顿饱一顿真的很可怜。他们刚到一个新的城市,没有手艺没有学历,他们只能去捡垃圾换钱。奶奶又把从妈妈那里要到的钱都给大伯了。妈妈跟姥姥说话的时候我听到的“俩小孩在家能花着啥钱,吃好喝好也没啥钱要花呀。你看看这俩孩子瘦成啥样了,衣裳也穿的破破烂烂。钱也没花到孩子身上呀,他奶奶老是打电话说没钱了没钱了让寄钱,跟要债的一样有时候我们没钱去借的钱往家里寄……”

我做留守儿童那几年,像杂草一样。


换个地方寄养,对我来说没什么。唯一不同的是,弟弟跟我分开了他去大舅家了。对我们来说都是寄养没啥区别,对爸爸他们来说意义非常大。就我们寄养在姥姥家这几年,他们省了不少钱也挣了不少钱,没有了后顾之忧,爸爸也买上了手机,手机在当时的年代还真是稀罕玩意。话说回来亲妈还是亲妈,心疼闺女。姥姥从来不打电话跟妈妈要钱。“他俩都好好的,我们有钱,没事不要操心我们……”姥姥打电话的时候,必须挂在嘴边的几句话。

姥姥很会持家,而且姥姥也很干净,家里收拾的利利落落,我也被收拾的干干净净。唯一一点,她很偏心。“疼外孙不管用,’奶奶坟上点张纸,姥姥坟上指一指’………”姥姥没事的时候就跟我叨叨这些。开始我还挺感兴趣的,后来就烦了。你说你偏心就偏心吧,找这些借口干啥。

爸爸妈妈放心,奶奶省心…他们好像都挺好的,但是我不好,弟弟也不好。弟弟最小,老是被舅舅家的孩子欺负。弟弟吃饭不允许上座,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吃而弟弟像个小狗一样碗里扒拉一点菜蹲在外面吃。我无意间碰到的,弟弟的衣服脏的看不出本来的颜色。大舅妈说“你弟弟太调皮,天天乱爬不知道干净……”大热天的,他们让弟弟去放羊,他的脸晒得通红通红的,头上脸上都是汗。我知道的和我看到的,他们欺负弟弟。虽然我心疼他,可我也无能无力我也是寄人篱下。很难想象我看不到呀地方,弟弟被欺负成啥样。到现在想起来我都心疼,我好恨自己当时保护不了弟弟。

跟我在一起的还有二舅家的三个孩子,而我最大。不过这仨孩子就是姥姥嘴里的“里孙”,是她的宝贝疙瘩。我这个大表妹比我小三岁,是个事精老是找我麻烦。我刚去她家的时候她就给我一个下马威“你住在我家,就是我的丫鬟你要伺候我们…”我这个暴脾气,一听我就火了。我把她按在床上,好好的给她收拾了一顿。刚到她家我们就干了一仗。

打过架之后,由于年龄和身高优势我没挂彩。姥姥看着她的宝贝孙女哭的撕心裂肺,心疼的恨不得把我撵走。姥姥气的不行第一次主动给妈妈打电话,当时妈妈还挺高兴的。姥姥哭天抹泪的告我状,老妈心也大,嘻嘻哈哈的“没事没事,孩子们打架很正常…”姥姥哭累了,状也告好了。她把电话给我“看你妈怎么训你…”姥姥瞪了我一眼。“你没事吧,她有没有打到你…”亲妈呀,我以为她会骂我一顿。没想到呀,她会关心我有没有受伤。这件事也就此结束。

我做留守儿童那几年,像杂草一样。


只要我不跟她宝贝孙女斗架,姥姥还是疼我的。但是吧这个熊孩子老是挑衅我,打不过就去找姥姥告状,姥姥找妈妈告状。一来二去妈妈也烦了,我也烦了。

熊孩子又一次毁坏我东西,我又把她好好的收拾了一顿。没等她告状,我就把我的东西打包,拍拍屁股走人了。回到自己家的房子,院子里的草长的比我还高。奶奶知道我回来了,还拉着大伯帮我清理院子里的草。

我本来想自己住的,一顿饭之后这个希望破灭了。“你这饭不熟呀…呸呸还有生面糊糊呢…”奶奶吃了一口就给我这个意见,顺便把我想自己住的意见给否决了。爸爸他们也担心,奶奶也不放心。借着我连饭也做不熟的借口,奶奶又跟我住到一起。

奶奶和爸爸他们怎么着,我不管。不过奶奶对我真的很好,最起码不会偏心帮别人,我打架她也不会骂我。

过年了妈妈又回来了,我不喜欢他们回来。他们刚回来的时候,待在一起不熟,等到亲腻了也熟稔的时候他们又走了,心里真的很难受。我从来不当着他们的面哭,打我的时候我也不哭。妈妈给我办了存折,告诉我怎样取钱。为了方便我联系,还给我买了手机,我的第一部手机还是海尔的。妈妈他们把弟弟带走了,我再也不用担心弟弟被欺负了。弟弟不再是留守儿童了,他有了新的身份,他上学的学校叫——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你说他的新身份是啥,不管怎样他不会被欺负了,我就放心了。

我做留守儿童那几年,像杂草一样。


从那以后,我实现了经济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那时候住校的学生每到星期四星期五都没钱了,他们都问我借钱,而我从来不用担心没钱了。我已经上中学了,也长大了。爸爸每次走的时候都把存折给我“这个8月份到期,这一张5月份到期,到时候你去找…”他都一一交代清楚,除了存折还有他淘来的袁大头钢镚玉镯等等。“这是我们家所有的家当,你藏好。”当时我保管这些巨款,还帮忙打理。这张几千,这张一万,到期的日子我记得滚瓜烂熟。星期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关门,然后拿出包一张一张数这些“钱纸”看看少不少。现在想想,爸爸心真大,这么多钱他不怕我霍霍了,不怕我弄丢了。

这件事让我对钱没有什么概念,怎么说呢。我这样形容一下,我们是裸婚结婚以后很穷很穷,我就无所谓也没有很迫切的想要钱,去挣钱。这种感觉很贱,我需要钱但是又不…就比如自己很饿,可是饭就在面前却又不想吃,就是这种感觉。我不知道我说清楚没,反正到现在我还是这么佛系,说好听一点这叫“视金钱为粪土”,难听的就不说了。

每到星期天,我最难受。他们都回家了爸爸妈妈好吃好喝的招呼着,嘘寒问暖。我呢…哎!星期天下午返校的时候,爸爸妈妈帮着收拾衣服吃的喝的备好,唠唠叨叨叮嘱这些叮嘱那些。我呢…

生病了一个人搞定,所有事情都是自己搞定,自己拿主意。索性我就把自己转到一所封闭式学校,当然必须有大人陪同,是我二伯陪我去的。烟酒路费饭钱都是我出,他只需要在那就行。我一个月回来一次或者不回来,太远了。坐公共汽车要俩小时,翻山越岭的。时间还紧,星期六上午上两节课以后放假,星期日吃过午饭要赶快坐车过来,下午五点有晚自习。时间太紧了是小事,最主要是我还晕车。我跟小伙伴说“我这辈子都不想坐车了,太难受了…”

没想到呀,我竟然跑到千里之外把自己嫁了。火车不方便,回娘家必须要坐车。所以说千万不要随随便便发誓言,打脸呀“啪啪的”

我做留守儿童那几年,像杂草一样。


我们结婚的时候,爸爸妈妈真的很反对。爸爸气的吃不下饭,妈妈老是掉眼泪。“你爸爸舍不得打你,自己扇自己耳刮子…说没教育好你”后来,妈妈想通了,也帮着说服爸爸。我们结婚了,当时真的很混。“我十八岁之前,你们不管我,十八岁以后我不用你们管了…”这种话跟不要钱一样,呼呼的往爸爸妈妈的肺管子上戳。

现在想起来,真的挺对不起他们的,不过我从不后悔。我虽然不能很明确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作为留守儿童,有好的一面比如说,我很独立也很有主见,生病转学这些小事我能做主,结婚这些大事我也一个人做主。弟弟作为留守儿童,他知道看人脸色,也很勤快知道主动做家务。如果一直在爸爸妈妈身边,他肯定会变成小皇帝飞扬跋扈。这也算作为留守儿童送给他的礼物。

不好的一面也有,比如说我任性,最致命的缺陷,我有时候特别自卑有时候又特别自负。这些性格上的缺点伴随一生。我怕黑,但是我一个人摸黑翻山过河走了几里地的小路。这些矛盾的事,让我感觉自己有点人格分裂。

我知道做留守儿童的滋味,所以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做留守儿童。孩子只有0--3岁是属于父母的,所以呀成长不缺席真的很重要。缺失了补都补不回来,成长只有一次孩子也不可能会等父母的。孩子不会因为缺失父母的陪伴就不长了。就像我一样,跟个杂草一样,就算长歪了也疯狂的长。

我做留守儿童那几年,像杂草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