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我炒股已經十幾年了。


之前是業餘炒股。2010年之後,走上職業炒股道路。


9年的職業炒股路,我頗有感觸。很多朋友也問過我職業“玩家”和業餘“玩家”的差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二。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上圖僅供娛樂,言歸正傳。


想成為職業“玩家”,你得明白:


第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只要思維正常,身體健康,文化、智商、情商就是普通人標準,都有可能成功,但不是一定成功。


別覺得我就一定行,或者我就一定不行。要知道自己是“可以行,但不一定行”。


這條在股市依然適用。


第二,炒股門檻低,長期穩定獲利不易


炒股的門檻很低,但長期持續穩定獲利的門檻較高。


如果想從事職業炒股,就必須要樹立長期持續穩定獲利的理念,以及堅持長期持續穩定獲利的方法。


換句話說,就是思路要對、方向要對、道路要對,要堅持走下去。


第三,當作事業看待


把炒股當作事業,要高於維持生計的層面,可能會走得更遠,成功可能性更大。


和幹好社會上任何一種工作的道理一樣,沒有一個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就缺乏足夠的動力,容易半途而廢。


第四,適合自己很重要


職業炒股這條道路好不好,沒有必要爭論,也毫無意義,關鍵看適合不適合你。


這就要從自身實際出發,綜合考量再三後決斷。多看看過來人的真心告白,很有必要。


第五,職業“玩家”社會地位不高


職業炒股的人社會地位不高,還經常遭到非議和白眼,也很孤獨,這要充分考慮到。


就是你的資產到了8位數或者9位數,也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市民。你不炫耀的話,幾乎沒人知道你是成功者。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第六,財務自由之後


財務自由之後,很可能帶來更多的困惑。因此炒股與人生,最好要緊密聯繫起來思考和規劃,站得高、看得遠,才能走得更遠。


財務自由是相對的,快樂和幸福是很具個性化色彩的。人生的大題目,需要一生來做。


有了錢了,還有更多的事要思考要做,也很累。一般性的吃喝玩樂以及旅遊,花不了多少錢的。錢應該怎麼花,由人生價值觀決定。


第七,向最好處努力,向最壞處著想


做好承受各種失敗的準備。


中國有句話,向最好處努力,向最壞處著想。


我當時就是最好了破產後身無分文的準備,儘管我骨子裡認為絕不可能。


當時,我很鄭重問了我媳婦一句話,如果我真沒錢了,你養活我不?她沒有正面回答。


但我還是毅然決然地走上了這條道路。


我非常自信,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理念與方法、決心和幹勁,最終成全了我。


但是,我經歷的失敗,遭受的孤獨,內心的痛苦,壓力的撞擊,也是難以計算的。


不過針對這些失敗和挫折,要多一些正面的思考,那也是更寶貴的財富。沒有失敗、煎熬、磨礪,也不會有現在的我。成功來得太早,幸福來得太快,未必就是好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第八,成功的考驗更嚴謹


失敗是考驗,是通向成功的階梯(也可能是通向毀滅的階梯,看怎麼樣對待和處理),成功也是。


成功的考驗,其實更嚴峻。因為自大、膨脹、瘋狂,往往就是在成功之後。雖然不是必然,但這個時候正是抵抗力較低的時候。很多人經過了失敗經受住了失敗的考驗,卻未必經受得住成功的考驗,因為後者更難。


一個職業股民的自白:多數人經受不了成功的考驗!太經典了!


一般我都勸別人不要職業炒股。其中的痛,只有我們這種人才能知道,你在成為職業股民之前,是無法想象的。

1


很多人進入市場都以為能大賺錢。


其實是一個巨大誤區。在正常市場中,能賺錢的不過10%。熊市中,能大賺的估計只有1%,賺錢的不超過5%。


這就好比考上全國著名高校。有無數的學子無論怎麼努力,也是考不進去的。這是絕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承認的現實,因為這相當於自己擊碎自己的希望。


2


我個人認為,如果5年內不能穩定盈利,那麼再過5年估計也很難。


因為現在是信息時代,各種方法、資訊都可以在網上搜索到,所以學習速度很快。


和90年代炒股不同,那個時候信息閉塞,有很多成功的人花了5年甚至10年甚至更長時間。


但是現在如果5年不能穩定盈利,就要考慮你是否適合職業炒股這條路。

3


很多時候並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就一定能夠做好,興趣和能力並不能劃等號。


如果能在熊市中做到持續穩定的盈利,才是最紮實地練就了炒股的技術。否則就算遇到好的市場環境,也會徘徊在大賺大賠之間,最後發現可能還是跑輸指數,繼續挫傷自己的自信和希望。


4


慢慢積攢小勝利,從低谷中站起來。


往往在萬念俱灰、人生看不到出路時,可能出現大逆轉,但是這要求你不能放棄。


職業股票生涯中的最低谷要起來,必須要積累信心。而積累信心靠的不是大吃一口的勝利,而是慢慢不斷地攢積小勝利。通過連續3次、5次、乃至10次小的連續盈利(成功操作)積累起來的信心。


會買第一階:入門了

會賣:師傅

會買第二階:百裡挑一的高手

會買第二階+會賣第二階:大成者


要在股市生存,需要踏實與付出,我認識的高手都是“勤奮+低調+內斂”。

5


把控心態。


職業炒股最大的壓力來自於賺快錢的需要。


因為必須賺快錢,所以無法承受試錯成本。而要“大成”,必須是無數次試錯後積累經驗後才能成功。


為了賺快錢,必須排除各種雜念干擾,孤獨就成了常態。


如果資產沒有爆發性成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上需要更快的賺錢速度,於是和失落的現實形成更加鮮明的對比,人也就更難受。


另外,由於資產沒有爆發性成長,所以日常消費需要精打細算,更突顯自己的落魄。


前述的落魄、難受、抑鬱、孤獨等,會導致自己操作變形,形成惡性循環,最後職業炒股一朝大成的夢想被不斷打擊,是放棄還是堅持,不斷掙扎。


當然大成了,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

所以,一般我都勸別人不要職業炒股。


當然,如果你已經選擇了這條路,就不能辜負自己的選擇,只能把100%的精力投入其中,再大的痛苦也要承受。


最後我也忠告一句:千萬別一條路走到黑,如果不成,要懂得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