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氣論"中"清氣"概念淵源流長,來源於自然物理與人們品格

前言:"清氣"最早時候指的是自然界的境象,其發源於"文氣論"。不少喜歡追古溯源的人經過認真比對,認為這一概念始於曹丕的《典論·論文》。曹丕篡漢後,在文化上也有所開拓,他"創造性地"發展了"文氣說"理論,用所謂氣的"清濁"去評判文之風格,因此這也有可能是是文學"風格論"的起源

。再到後來,元朝的王冕創作了《墨梅》一詩,其中寫到"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詩裡以梅來喻人,這裡梅花的清芬與人們品格的清高相互融合。這樣一種語境下,"清氣"這一概念就時常同人們的品格相聯繫,因此也就產生了"正氣"的另一種表述方式。

《典論·論文》

中國古代向來"一字一義","清"與"氣"原本的含義各自不同。這兩字在什麼時間開始並用呢?"清氣"的定義又是什麼?其含義和作用的範疇是否有演變?這些疑問有一部分在曹丕的《典論·論文》中已有所解答,但還沒有出現專門以"清氣"為範疇內容因此我們用"清氣"作為概念去追尋春源流並欣賞其演變過程,以此來觀賞這一概念的內涵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曹丕

一、先秦諸子百家時期理解的清氣:泛指自然物理現象

最早在漢代前,主要包括先秦諸子著作等,"清"與"氣"的含義各不相同,在儒家著作的"六經"裡並沒有將二者合用的例子。經查找發現,唯一將其合用的只在《夢辭·九歌·大司命》中出現過,裡面寫到"乘清氣兮御陰陽"的語句,且有"惠氣、盛氣、炎氣、正氣、精氣、正氣、邪氣、春氣"等多種說法,這些詞的意義指的都是"自然之氣",完全不同於此後文學理論裡的"清氣"的概念。所以我們仍舊使用"二義"分別來欣賞先秦時期這兩者在詞義及內涵上產生的變化。

"清"在《爾雅》一書裡,被用來釋義的地方有四個,分別是:"挋、拭、刷,清也。""漠、察,清也。""秩秩,清也。""河水清且灡漪,大波為瀾,小波為淪,直波為徑。"。著作《爾雅》寫成的時間說法各自不同,但最晚的也不晚於漢代。

到它具有"無形"的含義時,從"具體"到"抽象"是有一個明確的演變過程的。

《爾雅》

事物的性質可以用"氣"來表現。比如"鬱"字,其意指的是茂盛,因此"茂盛"自然就是一種"氣",也就是"性質"的含義。孔子的著作《易傳》裡,對此有描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這理解成"性質"相近的事物能夠互相吸引。而《莊子·雜篇》一篇中則寫道:"

陰陽者,氣之大也。"這其中分明表述的"陽氣"與"陰氣",也是可以理解成兩種性質相反的事物。在《周易繫辭上》一書中,稱"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這裡的"精氣"就是一種"性質",它組成了天地萬物,把眾多的"性質"匯聚於一起,於是組成了人們的"氣質"。在這裡,《莊子·知北遊》裡指的"人之生也,氣之聚也",二者的含義是一樣的。

形容美人的"清揚婉兮"與形容思想清明的"維清緝熙"很早以前就已經一起存在了,在《詩經》中對此有明確描寫。打這以後,從先秦時起,人們就用"清"來論述文章,文章結構、邏輯與思想內涵由此變得"清徹"而完備起來。東漢時期許慎創作的《說文解字》中說:"清,朖也。澂水之貌。從水青聲",從中可以看出文中"清潔、乾淨"的意思其實是受到水的清潔而啟發得來的。後來"清"延展到了其它領域,其中較早時用以形容氣的"清",這就是"清氣"的來源了。

孔子在《易傳》中寫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說,"性質"相近的事物能互相吸引。對此,《莊子·雜篇》也說過:"陰陽者,氣之大也。"這裡的"陽氣"與"陰氣"也是兩種相反的事物。《周易繫辭上》中對此亦有過表述,稱"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這裡所謂的"精氣"指是就是各種"性質",它們組成了天地萬物。對於人來說,指的其實就是人的"氣質"。

到了此時,"氣"這一概念開始用來定義人們的"氣質",而且"氣"同"言"逐步具備了關聯性。這種關聯性表現在:自然之氣----萬物的"性質"----人的"氣質"。到了孟子時期,"氣"從可以被人們觸摸到的有形之物,逐漸演變得抽象,其所具備的內涵也就更加地豐富了

二、自西漢到晉代的理解為劃分為:"清氣為精"與"文以氣主"

人類到了西漢時期,"清氣"開始被組成成一詞,並同"人的活動"相關聯起來,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王道通三》裡,對此有了描述"人主立於生殺之位,與天共持變化之勢,物莫不應天化。天地之化如四時,所好之風出,則為暖氣,而有生於俗;所惡之風出,則為清氣,而有殺於俗。"他在書中講述的"清氣"仍舊是自然之氣,指的是同"暖氣"相對應的"涼氣"。

到了後來,董子創作了"天人感應"學說,在此之下,把它用來比喻"人主"之"所好或所惡之風",這裡所指的"風氣"並不僅意指自然界的"天氣",更多的是形容"人主"影響下的社會風氣,也就是所謂"俗"。更重要的是,董子在其思想中,對"氣"的概念做出了進一步地闡釋。"氣之清者為精,人之清者為賢"。這是從更深的高度上去表述人的"氣質"。當然其中也就變化,其變化表現在《周易》的"精氣為物"及《管子·內業》

"精也者,氣之精者也。"

《春秋繁露》

到了東漢時期,在概念上,"氣"比之前明顯地"流行"了起來。對此王充的《論衡》裡提到"氣一元論",他認為氣組成了天地萬物,在目的性、意志性及善惡性上,氣都不涉及其中。但是氣是不可被改變的,因為它是天賦予萬物的。《氣壽篇》中講述到了"氣"與人的健康及壽命是相關聯的,表述如下:

"人之稟氣,或充實而堅強,或虛劣而軟弱。充實堅強,其年壽;虛劣軟弱,失棄其身。"此處"氣"意思上則與前面所述的"體質"大體相當,但主要指的是人體的性質。

在分析者看來,曹丕是最早把"氣"的概念運用於文學理論的人。他著作的《典論·論文》中說:"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這時,天把氣授予人,人又把氣用在文章的創作上。曹丕深明氣的含義,因此他在孟子"知言"之上,增加了"知文"。從此我們可以看出,對於事物,氣指的是"性質",而對於人的個體,指的則是"氣質"。那麼在在文化上,由"氣"也就形成了作者創作上的"風格"。創作風格會跟隨著作者"氣稟"的清濁程度不同,而產生千差萬別的變化。

陸機的《文賦》

到了晉代,陸機創作的《文賦》在這一方面上有標誌性的變化。雖然時間上相關不遠,但陸機好象並沒有受到西漢以來"氣"論的影響,他對曹丕"文氣論"也不感冒,他把心神用來分析文章的構思、佈局及辭藻。在清氣方面,他更喜歡關注的是"清",而不是"氣"。在他的努力下,產生出不少與"清"相關聯的詞,比如"誦先人之清芬""箴頓挫而清壯""藻思綺合,清麗千眠""含清唱而靡應""清虛以婉約""同朱弦之清汜""或沿濁而更清"。有點不同的是,他把"清"更多地用於形容文體、文辭上。當然總體上仍舊是從以前人那裡發展而來的。

三、南朝時期著作《文心雕龍》記錄的氣,具備"一體三象",並形成"文氣論"

時間來到了南朝時期,作家及評論家劉勰創作出《文心雕龍》,並在其中全面論述了"氣"與"文"之間的關係。"氣"論本來是哲學思想,劉勰創造性地把它擴展到文學領域。其創作的《養氣篇》在一開始就對此說明:

"昔王充著述,制養氣之篇,驗己而作,豈虛造哉!",這裡明確指出"文氣"論來源於王充。二人的文氣也有所不同,其中的王充的"氣"來源於"天",這一點無法改變,有宿命論的看法。但劉勰與此不同,他的"氣"屬於動態的,在先天稟賦上是不同的,而且隨著人的年齡或境遇的不同,也會發生隨時改變,因此,"氣"需要"養"。

《文心雕龍》

《文心雕龍》把"氣"的概念從"物質"向"精神"進行了轉化。

這裡應當理解到,此地的精神並不是批"絕對理念",而是一種從物質到精神組合起來的一個完整的"整體"。對於創作者來說,"氣"既是其內心的存在,亦是其顯化出"內在"本質的"外在"表現。

在《文心雕龍》一書裡,總共出現八十餘處"氣"字,與之組成詞的有"辭氣、志氣、血氣、氣力、養氣、聲氣、才氣、體氣、秀氣、異氣、韻氣等等。對於這些組詞,有人把它概括為氣的"一體三象"。所謂的一體三象,分別指的是"具體可觀、可感的物理之氣""無形無象的形上之氣"、"直接與文學藝術實踐活動緊密相關的精神之氣"。歷史到了《文心雕龍》後,氣所具備的的三種"象"也就都完全演化了。從那時起,氣作為一種概念,被後來的創作者們大量而廣泛地引進文學理論領域,比如鍾嶸創作的《詩品》,一開始就寫道:"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對於其在哲學上的內涵,"清氣"在所有的"氣"裡,是最純淨而最無私;對於"文氣",它不僅代表文學創作立意的純潔與清正,同時也代表其文章形式上的簡潔與精煉。

劉勰創作《文心雕龍》

四、唐代到明朝的"清氣",指"一體三象"和超然地位

到了唐朝時期,"清氣"的概念得到了擴展,既有復義合用之義又在延續"清氣為精"認知的同時,發展到"夫天之清氣為人,而人之清氣為智"(清董《全唐文》)的境界。早先,氣的含義具有清濁但物不齊意指,這一涵義到了朝代就被改變了。"清氣"是天地的精華,所以賦予人們。而濁氣則降格成了"人氣",這樣一來,"清氣"演變成人的智慧。在《全唐詩》裡,有三十個地方描寫到"清氣",從中我們發現詩作裡的"清氣"已經超越了自然界的"清氣",這充分表達出詩人心裡所要闡述的哲理。對於人格意義,甚至是文學創作風格,這就是明確的"清氣"了。

《全唐文》

時間發展到宋朝後,出了位大文,就是朱熹了。他繼承了周敦頤的"陰陽五行"宇宙論學說,在此基礎上創造性地融合了前人各儒家思想,昇華了"氣""性""命"等概念,創造出完備的"理學"系統。對此,他著作了《朱子語類》並加以闡述,對"清氣"作出新的解釋:"問:五行之生,各一其性。五性感動而善惡分。此'性'字是兼氣稟言之否?"答道:"

性離氣稟不得。有氣稟,性方存在裡面;無氣稟,性便無所寄撘了。稟得氣清者,性便在清氣之中,這清氣不隔蔽那善;稟得氣濁者,性在濁氣之中,為濁氣所蔽。'五行之生,各一其性',這又隨物各具去了。"

始於董仲舒的"氣稟說",被朱熹極大地完善,從此發展成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氣"是這一體系裡的"重中之重",是"天人交感"的核心關節。針對"天"之"清氣、濁氣",朱熹進行了分解,從中分解出對於人起到的不同作用。這樣就可以用來解釋有的人為何沒有"智",而有的人又為何"智"慧超群。那麼,"清氣"發展到這裡,已不僅具備人"氣質",而是向上有了昇華,升格到人氣質裡那"真、善、美"的最好的性質了。

宋朝的朱熹 . 像

五、清代時期,"清氣"概念恢復到古代的理解

在物理層面上,戴震與朱熹所認同的氣並沒有什麼差別,然而對於"氣"作用在人的"性、情、欲"等方面上,戴震則又重新理解到孟子的養氣說裡了。因此,有人稱他:"戴震的哲學理論的最大特點,就在於它是氣的哲學這一點。而他就是這種氣的哲學的集大成者"。戴震創造性地提出新的方向,即"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這裡的他之所以表示"反者道之動",原因也許在於宋明之後,人們在"氣"的概念分歧過大,特別是對於"乾坤清氣"的說法,已經很大程度上偏離了"氣"的本意,走向非"氣"類的純精神道路上。這一點上,清代學者開始對其加以反思。此外,由於清代時其考據學變成主流,那麼義理之學就就不那麼受到重視了。

戴東對於"氣"的看法,回到了認同先秦時期孟子對"氣"的理解上。這種迴歸,對清代的"清氣"應用及傳播造成很大影響。因此,清朝時期文論的分化力度更大,當然對文論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此時,"清"和"氣"又一次出現了義理上的分離,"清氣"就不象宋明時期那樣繼續具備獨特、超然的含義

了。

對於"清氣",文史學家章學誠在他的文章中寫道:"文律不外'清''真'二字"(《與邵二雲》),周振甫先生則認為"真"的含義是文章內容在學理上的單純性,而"清"是文章在體裁及文辭上的應純性。這樣一來,這兩位文人把宋明以來關於"清氣"的含義拆分兩層意思,即"真"與"清"。從此以後,在文學評論上,"清氣論"所佔的地位就逐漸衰退了下來。

文史學家章學誠

結語:對於"清氣",梁啟超在其創作的《清代學術概論》裡表達了他的觀點:"凡文化發展之國,其國民於一時期中,因環境之變遷,與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進路同趨於一方向,於是相與呼應洶湧,如潮然。始焉其勢甚微,幾莫之覺,浸假而漲—漲——漲,而達於滿度,過時焉則落,以漸至於衰熄。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則其'思'必有相當之價值,而又適合於其時代之要求者也。凡'時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時代,必文化昂進之時代也。"

要好好把握學術思想本質內容、流變和真實價值的方法,需要從學術思潮入手。雖然"清氣"僅是"氣"範疇下的一支分流,但是依據歷史的脈絡,人們也能發現它沉浮而又分合的規律。三千多年來,在氣理上,出現了一系列的演變:"清"與"氣"合義成一,"氣"自物理到精神的演變,由自然之氣到能產生"天人交感"的"乾坤清氣",最終回到了原點,即"清氣"的本意。理解相關的推源關係,有助於人們真正理解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清""氣"與"清氣",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

參考文獻

周振甫.周振甫講古代文論

管錫華,譯註.爾雅

周振甫.周振甫講古代文論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

徐復觀.陸機文賦疏釋

劉勰.文心雕龍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

夏靜.中國思想傳統中的文學觀念

(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

周振甫.周振甫講古代文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