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核武关键技术突破,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绿色环保绕开禁令

核武器对于人类来说就好比潘多拉魔盒,1945年8月6日,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诱惑将这个恶魔放了出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了两枚原子弹,两座城市瞬间成为了人间地狱,直接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转眼到了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大阵营为了争夺世界霸主地位,不断使用核威慑吓唬对方,令世界笼罩在恐怖里。正是因为如此剑拔弩张的态势,也将地球与人类文明一次一次推向了险遭毁灭的边缘。

第四代核武关键技术突破,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绿色环保绕开禁令

自此之后也开始意识到一旦爆发核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并于1968年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其宗旨是推动核裁军、防止核扩散和促进和平使用核能。随着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濒临崩溃的世界才从毁灭边缘拉了回来。到了1996年9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5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就无疑给所有核武器判了死刑,但是,对于核武器强大威力的追求,就此停止了吗?

第四代核武关键技术突破,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绿色环保绕开禁令

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2016年公布的分析数据来看,美俄各自仍然拥有7000多枚核弹头,其储量依旧能够毁灭地球无数次。回顾核武的整个发展史,核技术仍然在不断发展进步。自1945年问世以来,核武器已经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通过核裂变实现的原子弹;第二代是通过核聚变实现的氢弹,也称热核武器;第三代是效应经过裁剪或增强的小型氢弹。

第四代核武关键技术突破,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绿色环保绕开禁令

但是尤其前三代核武器在爆炸过程中都要产生放射性裂变物质,出现剩余核辐射,从而存在放射性污染,不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因此其试验、发展和使用都要受到相关国际条约的严格控制。由此,核大国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第四代核武器。那么第四代核武器又是什么呢?所谓的第四代核武器,依旧是以原子理论为基础,发展武器模型。只是,研发关键是如何限制其所产生的辐射,从而绕开《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以“常规武器”的名目出现。

第四代核武关键技术突破,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绿色环保绕开禁令

在研发过程中,已经出现许多种类,比如干净的聚变弹、反物质弹、粒子束武器、激光引爆的炸弹、原子核的同质异能素武器等。一般是指利用超激光、强X射线、磁压缩、反物质等前沿技术对核弹的触发装置进行改进,并激发核聚变的新一代核武器。换句话说,这类核武器不再需要放射性裂变材料、并以裂变产生辐射的方式引发核聚变,因此被看成是“纯热核武器”。

第四代核武关键技术突破,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绿色环保绕开禁令

不产生放射性污染危害环境,可视为“干净”甚至“绿色”核武器;可对核聚变过程进行某种程度的干预和控制,例如,调节释放能量的大小,使爆炸威力适中,小型化更易实现和彻底;不必进行核爆炸试验,只需利用前期核武器的经验和成果,通过计算机模拟即可研制。目前公开报道的在研第四代核武器中,最具代表性的被认为有两种,即反物质武器和核同质异能素武器。

第四代核武关键技术突破,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绿色环保绕开禁令

氢气在一定压力下可转化为固体结晶体,在室温下无需密封可保持很长时间,这就是金属氢。金属氢的爆炸威力相当于相同质量TNT炸药的25—35倍,是目前可以想象到的威力最强大的化学爆炸物。所谓核同质异能素,是利用质量数和原子序数相同的两个或多个核素,进行核反应。这种同质异能素,核裂反应能量更大,达到80GJ/g。爆炸量级,比高能炸药要大100万倍以上。而且爆炸后非常干净,不产生辐射,可以当做“常规武器”使用。

第四代核武关键技术突破,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绿色环保绕开禁令

有消息称,我国在第四代核武器上取得重大进展,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或将取代原子弹。据悉,中科院发布消息:我国已成功研制出第四代核武器中的聚合氮和金属氮,而且放眼整个世界也只有我们研制出“金属氮”,直到现在美国也无法完成这项研究。同时在2017年《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中国科学家的论文,文章报道,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教授团队研究出世界首个在室温下稳定的全氮阴离子,据称,该物质的能量将是TNT的10-100多倍,而这种新技术还有望用于制造“N2爆弹”。这也足够表明我国在第四代核武器的研究上,已经走在了世界领先水平。

第四代核武关键技术突破,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绿色环保绕开禁令

新型超高能含能材料是当今世界各军事强国争相发展的重点,也是未来国家核心军事能力和军事技术制高点的重要标志。第四代核武器绝非对现有核武器的简单改进,不亚于一场对核武器从理论到技术的颠覆性改革,由于其涉及的理论超前、技术难度大,很难在短期内取得较大进展。同时,这也不是单单是可以替代核武器的战略武器,也是可以湮灭一切的终极武器。即将关闭潘多拉魔盒又开始慢慢打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