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企2月在華銷量全面下滑 三菱跌幅最大、豐田跌幅最小

[懂車帝原創 行業]過去的2月份,中國汽車市場幾乎遭遇了有記錄以來最為嚴峻的考驗。受新冠病毒爆發的衝擊,整個汽車產業鏈都陷入危機之中,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的話來說,此次新冠病毒對車市的傷害是“史無前例的”。

日系車企2月在華銷量全面下滑 三菱跌幅最大、豐田跌幅最小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8.5萬輛和31萬輛,同比下滑79.8%和79.1%。而在乘用車領域,2月份銷量為22.4萬輛,環比下滑86.1%,同比下滑81.7%。

低迷的大勢面前,中國汽車市場所有廠商的業績都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其中自然也包括幾大日系品牌,要知道在2018年和2019年的車市負增長浪潮中,日系品牌都保持著較為穩定的表現,豐田、本田、雷克薩斯等甚至出現逆勢增長。

日系車企2月在華銷量全面下滑 三菱跌幅最大、豐田跌幅最小

不過,在今年2月這場危機中,日系品牌難以“獨善其身”。同時,一向以“可靠性高、工藝穩定”著稱的日系品牌,在近期也陷入到一系列產品品質的爭議當中。

東風本田英詩派在中國汽車保險安全指數的碰撞測試中表現不佳,A柱甚至出現彎折,這是繼東風本田思域在中保研測試中“B柱斷裂”後,東風本田又一次在碰撞測試中“折戟”,隨即也引發了外界對東風本田產品質量的擔憂和吐槽。

日系車企2月在華銷量全面下滑 三菱跌幅最大、豐田跌幅最小

近期,豐田的日子同樣也不好過,一汽豐田的亞洲龍、凱美瑞,廣汽豐田的凱美瑞,雷克薩斯的ES,都在近期爆出“機油增多、乳化”的問題,“開不壞的豐田”也遭遇到產品信任危機。

豐田:重蹈本田“機油門”覆轍?

根據懂車帝的統計,在中國市場的日本車企中(不包括已經退出中國的鈴木汽車),目前只有斯巴魯汽車尚未公佈其2月在華銷量,其餘已經公佈銷量的企業中,“日系老大哥”豐田汽車依然穩居銷量第一位。

日系車企2月在華銷量全面下滑 三菱跌幅最大、豐田跌幅最小

數據顯示,豐田汽車(包括雷克薩斯)2月在華新車銷量為2.38萬輛,同比減少了70.2%,相比整體汽車市場銷量減少79.1%,還能算是“跑贏了大市”。近年來豐田汽車在國內的發展態勢非常不錯,其2019年在華銷量達到162萬輛,同比增長了9%,為歷史以來最佳成績。

但進入2020年,除了疫情給市場銷售帶來不少麻煩外,豐田汽車一直保持的“可靠性高”的產品形象也遭遇了挑戰。一汽豐田RAV4、亞洲龍、廣汽豐田凱美瑞、雷克薩斯ES的雙擎車型和燃油車型,陸續出現不少“機油增多、乳化”的問題,引發了消費者和媒體的廣泛質疑。

日系車企2月在華銷量全面下滑 三菱跌幅最大、豐田跌幅最小

目前豐田汽車官方尚未就此事做出正式的回應,也沒有公佈進一步的處理方案以打消外界的疑慮。可以肯定的是,這次風波無疑會給豐田汽車的品牌形象、市場表現帶來負面影響。儘早澄清事實、推出合理的解決方案,是豐田汽車應對危機的最好選擇。

日產:中國市場不再穩固了?

僅次於豐田汽車排在第二位的,是日產汽車,其2月在華新車銷量為15111輛,同比減少了80.3%,跌幅比豐田要高出不少。需要指出的是,這部分銷量不但包括東風日產、東風英菲尼迪的銷量,還包括東風啟辰、鄭州日產等業務板塊。

日系車企2月在華銷量全面下滑 三菱跌幅最大、豐田跌幅最小

事實上,日產汽車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一直是比較穩健的。在過去的2019年,日產汽車在華累計銷量為154.69萬輛。其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旗下乘用車事業板塊(包括東風日產和東風啟辰)的全年銷量為129.31萬輛,同比下降0.6%;輕型商用車事業板塊(包括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鄭州日產)全年銷量為21.31萬輛,同比下降1.8%。

近來日產汽車的麻煩事不少,2019年末前日產汽車會長卡洛斯·戈恩(Carlos Gohsn)從日本逃亡至黎巴嫩,將日產內部的鬥爭公開化;日產與聯盟夥伴雷諾汽車的關係也“若即若離”,聯盟合作存在瓦解的危險;同時,日產汽車全球的財務表現也一落千丈,在“內鬥”中被扶上CEO寶座的內田誠(Makoto Uchida)也立下“軍令狀”,發誓要帶領日產汽車走出泥潭。

日系車企2月在華銷量全面下滑 三菱跌幅最大、豐田跌幅最小

在此背景下,一向穩固的中國市場,就顯得極為重要。以當前日產汽車“孱弱”的狀態來看,實在是經受不起中國市場表現的繼續下滑。

本田:最受傷的人是我?

日系車陣營中,2月新車銷量排在第三位的,是本田汽車。作為日本第二大汽車製造商(領先於日產,僅次於豐田),本田汽車2月在華表現卻是“三巨頭”中最為糟糕,當月新車銷量僅為11288輛,同比減少了85.1%。

日系車企2月在華銷量全面下滑 三菱跌幅最大、豐田跌幅最小

具體到兩大合資公司來看,廣汽本田2月新車銷量為7485輛,同比減少了81.5%;東風本田2月新車銷量僅為3803輛,同比減少了89.3%。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次新冠病毒爆發後,湖北省疫情最為嚴重,尤以武漢市為甚。而東風本田的總部和主要工廠,恰恰都位於武漢及周邊。可以說,此次東風本田受到疫情的衝擊相當嚴重。

馬自達:“小而美”難做

2月日系車企銷量排在第4位的是馬自達汽車,作為定位於“小而美”的小眾品牌,馬自達2月份在華的市場表現足夠“小”,但卻絲毫“美”不起來。

日系車企2月在華銷量全面下滑 三菱跌幅最大、豐田跌幅最小

數據顯示,2月馬自達在華新車銷量僅為2430輛,同比減少了80%。其中,一汽馬自達2月新車銷量為1253輛,長安馬自達2月新車銷量為1177輛。

事實上,馬自達近年來從銷量角度來看,一直過得“比較掙扎”。過去的2019年,馬自達在華新車銷量為227750輛,同比減少了16.4%。業界普遍預計,其未來的市場走勢恐怕也不太樂觀。

究其原因,還是馬自達在華佈局的產品較少,且新車更新換代的速度並不是很快。同時,以馬自達的體量、品牌力和產品儲備,同時支持在華的兩個合資公司稍顯“吃力”。

三菱:2月在華銷量跌幅最大

根據廣汽集團公佈的2月產銷快報,廣汽三菱2月銷量僅為350輛,相比2019年2月7005輛的成績,大幅減少了95%,在所有日系車企中的跌幅最大。

日系車企2月在華銷量全面下滑 三菱跌幅最大、豐田跌幅最小

在過去的2019年,廣汽三菱全年累計銷量為13.62萬輛,同比增長了3.5%。儘管在2019年完成了逆勢增長,但在2020年車市慘淡的開局中,廣汽三菱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從某種角度來說,三菱汽車在中國市場的處境,與馬自達多少有幾分相似。同樣是較為小眾的品牌,同樣是較小規模的企業體量。這也就意味著,往往這類企業的抗市場風險能力較為有限。

對於廣汽三菱來說,其成敗的關鍵在於主力車型歐藍德的銷量。從過往的經驗來看,只要歐藍德熱銷,廣汽三菱的銷量和利潤就能夠得到保障。對於廣汽三菱來說,必須要尋求歐藍德以外新的增長點了。

寫在最後

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在其代表性著作《菊與刀》中寫到:“雖然每個靈魂原本都閃耀著美德的光輝,如同一把新刀,但是,如果不勤於磨礪,它就會失去光澤。如他們所說的‘自身的鏽跡’,它和刀上的鏽跡一樣有害,因此人們必須像磨礪刀劍一樣對待自己的品行。光輝的靈魂一旦被鏽跡掩飾,所需要做的就是再磨礪一次。”

或許,在中國市場經歷了一段時間“好日子”的日系品牌們,是時候“自己再磨礪一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