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安家》《完美關係》,連孫儷都遭殃,為什麼?

吳周貴


現在的電視劇,劇情太狗血,一味追求流量,連官方媒體也忍不住要點名批評。孫儷最近的爭議很大,當然要遭殃。

人民日報批評《安家》、《完美關係》,孫儷演技遭質疑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一部是《安家》,由孫儷、羅晉主演,另一部是《完美關係》,由黃軒、佟麗婭主演。四位主演都是當今一線明星,大紅大紫,有超高的流量,據說孫儷還是演技派。


但《安家》播出沒幾集,就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稱其是“懸浮劇”。《安家》到底有多爛?連官媒都出來發表言論。估計孫儷也沒有想到,好不容易演了一部《安家》,卻被人民日報給批評了。

《安家》的故事題材,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就是生活中經常見的房產中介,為了提升業績而發生的一些故事。這種題材大家都能猜到大概是什麼樣的,在拍攝的時候應該具有較高的真實性。


但實際情況是,《安家》的劇情太過狗血,摻雜了複雜的感情問題,與真實的中介生活並不相符,難怪被批“懸浮劇”,的確嚴重脫離實際。

孫儷沒有體驗過房產中介的生活,演的一點都不像,分分分鐘出戏,咋咋呼呼的,一點都不穩重。還有男主角羅晉太過油膩,他年齡不小了,屬於中年大叔,而現在房產中介的工作人員都是年輕人,20歲左右的。

以前都說孫儷是很努力的演員,也是實力派,但現在看來,她的演技不怎麼樣,演的有點過了,表演太浮誇。

演員就是演員,再怎麼樣演,也沒辦法與真實生活一樣,真正有演技的演員太少太少。孫儷以前的演技派人設,只不過是包裝出來的而已,這下在《安家》中終於露餡了。

電視劇過於追求流量,而顯得很劣質

現在的影視圈都是追求流量的,主演必須是當紅明星,有好的口碑才可以。孫儷、羅晉、黃軒、佟麗婭4個人,人氣相當高,才能分別成為《安家》和《完美關係》的主演。

導演在用他們的時候,首先不是考慮他們的演技,更沒想過合適不合適,差不多就行了,最主要看的是人氣和流量。所以,電視劇過於娛樂化,就會顯得很劣質,忽略了其他的品質。

現在的國產劇太垃圾,根本不能看,已經有很多人沒看過電視劇了,覺得還不如紀錄片真實。確實如此,《安家》、《完美關係》都讓人看不下去,更別說其他的劇了。

雖然說電視劇都是用來打發時間,但看這種電視劇,未免會顯得自己智商很低,難怪人民日報會出來點名批評。現在這兩部劇還挺火的,但實在太狗血,容易誤導大眾,就應該批評。

孫儷最近負面新聞特別多,對前途有影響

孫儷由於給武漢捐款少兒被罵,上了新聞熱搜,現在又因為《安家》中的演技而遭受詬病,最近的負面新聞可不少。

孫儷剛剛給武漢捐了30萬的時候,許多網友紛紛抵制她的新劇《安家》,然而《安家》的收視率還挺高的。不知道收視率的真實性,但有一點肯定,孫儷的人氣下滑是真的,敗光了很多路人緣。

人民日報專門發文抨擊孫儷,對孫儷以後的前途是有一定的影響,不可能再像以前那麼紅了。


R娛記


人民日報轉載了一篇來自工人日報的文章,標題為《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點名批判《安家》和《完美關係》打著行業劇之名,實際上是“懸浮劇”,順便也批判了前不久的《精英律師》:即使主演們頭上頂著影后視後、影帝視帝的名頭,也沒能扭轉國產職業劇“拍一行、毀一行”的一貫作風。語氣可謂極為嚴肅了。

原本娛樂類的問題,我是從來不會回答的,上次回答好像都不記得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了。

看到題主的邀請之所以還是回答了是因為比較巧的是最近我們家的確一直在追《安家》這部電視劇。至於另外一部,我確實沒看,所以也沒不出什麼來。

我個人認為有點過於吹毛求疵了。

在我發表個人觀點之前,我想聲明一下:首先我這個人是不追星的,也絕對不會因為某人就會去追他的戲什麼的,而且對電視劇影視劇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偏好,平常有時間就看看,沒時間從來想不起來會看一看這些東西的。

最關鍵的是我也從來不看那些打分的網站,也從來不太去看那些影評也好、推薦也好,我往往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去選擇和做出自己的判斷。

所以以下觀點僅代表我個人觀點。

我之所以說有點吹毛求疵的,是因為“電視劇”本身就不可能成為一本教科書式的“紀錄片”。而演員在劇中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劇情,或者說編劇以及導演的影響。

很多時候我們把矛頭指向演員本身,我覺得就有點問題。因為我是寫教育類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人說沒有“教過好多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那麼為什麼到了影視劇這些方面就沒有說沒有學不會的演員,只有不會導的導演了?

說白了,在我看來大多數的演員只要給他們足夠多的學習機會,練習機會,演技方面總是會提高的,只不過很多時候人們對他們的期待值過高導致了出現了一些偏差,進而使得出現各種各樣的評價。

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根本無所謂的。

喜歡看那就看去,不喜歡看就算了,其實有時候我記得有一段時間很無聊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會去看那些神劇的片段!

在電視劇過程中去看這些東西的時候感覺挺彆扭,但是在單獨看這些片段的時候,反而覺得挺“精彩”的……

本身這就是個娛樂的東西你喜歡你就看你不喜歡就算了我們如果把所有的電視劇都拍成非常嚴肅的舉那這樣的節目,我想也不會受很多人的歡迎吧?

事實上現在很多人願意看一些綜藝節目而不願意去看一些電視劇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綜藝節目不用太動腦子,本身就是一件放鬆的事情你非讓我去猜來猜去的我覺得挺累……

安家這部劇的確裡面有很多的情節,包括演員的演繹不是那麼的合理合適,但是就我個人的感覺來說裡面畢竟還有一些讓我非常認可甚至是感動的地方,就比如說最近的這兩集戲宋老師夫婦那一段就讓我和老婆感動的不能行。儘管我們沒說,但是我覺得兩口子一起看這樣的情節本身就對我們的感情也有積極意義。

我認為這就足夠了。

至於“懸浮”這樣的問題,我不太在意,因為在我看來,把電視劇當成教科書對待的人,不是電視劇出問題了,而是人有問題……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安家》這部劇算不上神劇,但也不算很差。

總體而言,這部劇總體一般,但也有不少正能量的內容:

比如孫儷飾演的房似錦抵制住了騙子邀請她聯手騙人的誘惑;在徐文昌被上司和自己的伯樂拼命打擊之際,還堅定的選擇站在了徐文昌一邊。劇裡還嚴厲批評了如今在農村還殘留的重男輕女的行為,特別是房似錦的媽,演的太好了。讓觀眾看了一肚子火,也對這樣的事情深惡痛絕。


孫儷的演技只能說中規中矩,在這部劇裡,就被她媽媽的演員完爆。雙方的演技不在一個層次上。

老戲骨還是老戲骨,舉手投足間那股味道就出來了。孫儷很明顯看得出是在演戲,而真正演技好的演員,則是成為了那個角色,而不是在“演”。


水滸商學院


談談個人看法

人民日報點評它們為“懸浮局”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懸浮局,懸浮局是指劇情脫離實際,與現實生活不相符的影視劇,這樣的電視劇,懸浮劇的特點是:劇情橋段多有雷同,很多劇情沒有邏輯性,經不起推敲。

我特意查了下,說《安家》是“懸浮劇”是由人民日報點名的 ,大意是這樣說的:《安家》與《完美關係》在近期熱播,然而觀眾把他們歸位了“懸浮劇”還點評道即使有影后視後、影帝視帝的加入也無法改變國產職業劇“拍一行毀一行”的一貫作風。

這樣的點評,可以說是一針見血,直接指出了近幾年職業類電視劇的詬病——劇情浮誇,脫離現實。

雖說很多電視劇都有“槽點”,但是,用千篇一律的模式拍影視劇,還能已入局網的吸引觀眾嗎?答案是不會的,這樣的“懸浮劇”看完後,觀眾能記住的往往是出軌、劇中人物的感情,而不是職場內的善與惡、真與假。劇情有戀愛情節很正常,畢竟需要豐富劇中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但不正常的是“掛羊頭賣狗肉”是將職場演繹的如此理想化。





欺山趕海


在大眾心目中,“孫儷出品必屬精品”這個印象太深刻了,可“演技派也拯救不了懸浮劇”。人民日報要點名批評,如果不批評孫儷,似乎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

原因很簡單,孫儷的粉絲更多、知名度更高、作品受眾更廣,並且她拿下的獎項尤其影視相關的獎項更多。所以,對於孫儷被點名,你看幾位主創的微博粉絲對比就知道了。

主創對於一部電視劇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也可以說,主創們在接劇本的時候,要對角色和觀眾負責。

拋開粉絲量不說,劇情內容反應的問題是否脫離生活,也是人民日報關心的。人民日報評這兩部劇是懸浮劇,意思脫離群眾生活,逃不開瑪麗蘇傻白甜劇情,頗有間接批評國產電視劇“拍一行,毀一行”的意思。

可能這就是主流媒體對社會文化的鞭策意義吧!你們說呢?



百萬楊多餘


人民日報點評

最近電視劇《安家》和《完美關係》遭到《人民日報》和《工人日報》的點名批評!懸浮劇也許就是這些飄在空中,沒有貼合實際。

兩部劇雖然是當紅藝人出演,但只能說一句“撲街”槽點太多。雖然豆瓣分不代表什麼,但《安家》6.1,《完美關係》3.9,就可以知道,兩部劇沒有你想象那麼好。兩部劇《安家》和《完美關係》《精英律師》一樣被打上懸浮劑的標籤,近年來,拍一部職場劇毀一部。

人民日報對眾多演員中,點名說了孫儷。畢竟娘娘憑藉《玉觀音》、《甜蜜蜜》、《甄嬛傳》等一系列高分作品,成為了導演心中票房的保證,以及觀眾認為,“孫儷出品必是精品”。可是孫儷飾演的房似錦,只有在前三集,表現出了房中介行業的艱辛,以及職業中那些不為人道的潛規則。演技OK,但劇情太偏離實際

演員董根


人民日報發文批評《安家》跟《完美關係》,文章標題起的非常犀利《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

也就是說,官媒對於這兩部縱橫南北兩大電視臺的收視大佬,官方評價是“懸浮劇”。

何謂懸浮劇呢?大概就是劇情浮誇,沒有現實生活為落點,一味撒狗血引發觀眾情緒噴發的浮誇電視劇。

說簡單點,偶像劇、宮鬥劇、以及於正參與編劇、靳東擔綱主演的都是懸浮劇。

懸浮劇雖然賣相粗糙,內容經不起推敲,但劇情簡單易懂,而且大量撒狗血煽情,以及用偶像派和流量明星為賣點,所以近些年在資本市場大行其道,甚至出現了很多原本寫實的社會題材電視劇,也被懸浮劇大量入侵。

比如《安家》跟《完美關係》這兩個本來是職場劇的寫實題材,也因為劇情設置的不合理,被人民日報當做“懸浮劇”點名批評。

安家——故事背景是房產中介,原版是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編劇六六加入了大量本土元素,也延續了她在《蝸居》中的敘事風格,另外把近些年房地產市場的一些熱門案例融入其中,比如凶宅、房產證寫兒媳名字、假離婚買房、老洋房釘子戶等。

完美關係——以獨立公關人為主角的電視劇,將近些年很多熱點事件作為案例進行演繹,揭露職業公關如何化解明星出軌、企業醜聞等危機事件,把一個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不見,但無時無刻都在受他們引導和影響,一個用策劃和運營創造價值的特殊行業呈現出來。

這兩部劇其實都有非常多的看點,而且演員陣容也平分秋色。《完美關係》有黃軒、佟麗婭、陳數、高露等,《安家》有孫儷、羅晉、海清、郭濤、胡可加盟。

但兩部劇的“懸浮”方式又各不相同,《完美關係》基於其行業特殊性,所以在演繹公關事件內幕的時候,實際上會把一些敏感信息戲劇化處理,用刻意和浮誇的方式一筆帶過。也就是說,《完美關係》其實是刻意懸浮,用浮誇效果掩蓋真實的偽職場劇。

除了劇情的遮遮掩掩之外,《完美關係》兩大主演的演技也著實讓人大跌眼鏡,黃軒本來是一個非常有靈氣,而且文藝範兒十足的出色演員,他非常擅長用自己的表演去豐富角色形象,讓人物變得立體起來。但衛哲這個人物卻一眼望不到頭的油膩,也不知道黃軒是看著劇本自暴自棄,還是不擅長把握這種角色,總之這個形象真是讓人失望透頂。而佟麗婭一直以來也是靠著美貌掩蓋演技的不足,這次的表演崩得連美貌都蓋不住,看來顏值拉分也是有一個界限的,這次佟麗婭是突破了這個底限,失敗中的失敗。

而《安家》則是故事設定非常接地氣,是所有國民最基本的生存剛需“房子”問題,用房產中介的視野去觀察和呈現這些真實的影像。但《安家》的失敗之處也在於此,就因為刻意要去揭露太多沉重的社會現實,將矛盾集中到中介這個領域進行演繹,而現實中中介本身不具備那麼複雜的職能,所以在強行堆砌這些元素的時候,讓本來真實的故事變得空中樓閣起來。再加上六六太刻意去設置角色的二元對立,讓很多人物變得單薄而且浮誇,徹底失去了真實生活的層次感,所以在開局大好之後,迅速變成口碑全面崩盤。

而幾大主演的表演來說,《安家》的主要角色雖然整體強過《完美關係》,但在演員實力的發揮上,很明顯孫儷跟羅晉都沒有交出符合他們實力的答卷。孫儷詮釋房似錦有點用力過猛,在呈現苦難心路的時候過於浮誇,撒狗血過了頭,弄得人物形象一會兒強勢精英一會兒弱勢農家女,缺少一個合理的過度,所以角色顯得有點浮誇。羅晉飾演的徐文昌也有點故作深沉,應該情緒爆發的地方,全都用面癱和低音炮帶過,讓人感覺有點裝,不接地氣。

就是這些零零總總的毛病,讓《安家》跟《完美關係》成為官媒指名點姓的“懸浮劇”,而且在院線全面停工,電視跟網絡媒體成為主要娛樂渠道的時候。按理說這兩部演員陣容跟題材都非常出色的電視劇,應該成為非常時期的大贏家。

結果兩部劇都是高開低走,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不但口碑沒有保住,幾個知名演員也因此備受詬病,這就是懸浮劇的恐怖殺傷力,以後選本子一定要避開這個雷區啊。


鹹魚茶館


無論安家還是完美關係都是以職場為題材,影視來源於生活,如果電視劇過於脫離實際,尤其是職場題材劇如果打著某一行業為旗號,卻和行業相關背景乃至屬性背道而馳的話,必然是要引起反向效應的,也不利於對觀眾的正確引導。

就拿來說,拋開黃軒和佟麗婭的演技,光是劇情和人設上的毛病就夠讓不懂公關的觀眾也從頭挑到尾了,而公關行業的人大概對於這部把公關演成公安的劇會感到無語崩潰吧!

首先,女主佟麗婭沒有學過公關專業知識並自知不具備領導能力的情況下空降到公司當總裁,而且女主所有的表現實在並不像是留過學的高材生的亞子,難道她爸媽是覺得錢太多需要女兒來敗敗家才這麼幹的嗎?

其次,這都0202年了這種聖母心女主還吃香嗎?沒接到一個公關案子體現的都不是如何解決,而是女主如何用三百六十度無死角氾濫的愛心搞雜,然後一堆人收拾爛攤子,善良固然是可弘揚的正能量吧,但起碼的工作素養和正確的行業運作機制還是要遵守的吧,何況黃軒收拾爛攤子的方式就是查案和抓把柄,這不是警察or律師的工作嗎?重點是讓人實在不明白黃軒到底喜歡女主哪點,傻白甜嗎?二十七八歲的高材生人設言行舉止傻是真的傻,但甜就真的很難覺察了。

個人對於公關行業並不算完全瞭解,因此對於劇中很多槽點無法完全公允,但影視劇作為大眾窗口,尤其是以生活以職場為題材,實在應該立足實際,而非任意天馬行空。




娛樂收錄局


樓主你好!

最近人民日報轉載了一篇來自工人日報的文章,標題為《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點名批判《安家》和《完美關係》打著行業劇之名,實際上是“懸浮劇”,順便也批判了前不久的《精英律師》:即使主演們頭上頂著影后視後、影帝視帝的名頭,也沒能扭轉國產職業劇“拍一行、毀一行”的一貫作風。語氣可謂是極為嚴肅了!


不過小編認為應該客觀來評價這兩部劇《安家》和《完美關係》。“電視劇”本身就不可能成為一本教科書式的“紀錄片”,不可能完全百分比去呈現生活中的樣子。劇源於生活,在此基礎上去構造豐富,而演員在劇中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劇情,或者說編劇以及導演的影響。


比如《安家》這部劇的確裡面有很多的情節,包括演員的演繹不是那麼的合理合適,但是就我個人的感覺來說裡面畢竟還有一些讓我非常認可甚至是感動的地方,就比如說最近的這兩集戲宋老師夫婦那一段就讓小編感動的不能行。


雖然人民日報評這兩部劇是懸浮劇,意思脫離群眾生活,可以理解的是單從題材和所表達的行業性來說,確實略有誇張,但可以換一個角度思考,略顯誇張的表達其實也算是對劇情故事的昇華。觀眾看劇會有自我的價值判斷,哪些是精華和感動,哪些只是浮誇而拋棄,所以還是應該客觀來評價。


創驛站


最近有兩部劇大火,一部是羅晉,孫儷主演的《俺家》,另一部是黃軒,佟麗婭主演的《完美關係》。




但這兩部劇卻又同時遭到了人民日報的批評。


近日,人民日報轉發了工人日報一篇名為《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的文章,而該篇文章中同時針對《安家》《完美關係》進行了批評。

其文章中批評的言辭犀利,說劇中主演頂著影后視後,影帝視帝的頭銜,卻依然拍毀了國產職業劇。


剛巧這兩部劇我都看過,說實在的,本來我對《完美關係》是抱有期待的,因為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黃軒與佟麗婭的演技是值得打高分的,可是,該劇堅持看到第五集時,實在是堅持不下去。

先不說劇中關於公關這個行業的演繹合不合理,單看兩位主演的表演,我都懷疑他們有沒有用心,這跟在其他影視劇中表演相比,天壤之別,浮誇到不忍直視。


相反《安家》開播時,我是沒打算看的,可是無意看到後,卻被劇中演員的表演所吸引,雖然說前幾集的情節有些不合常理,但是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國產職業劇演繹不出職業的關鍵,這是目前的通病,大部分都會硬塞感情戲,家庭倫理戲在其中,但如果真的沒有了感情戲的陪襯,又怎會留住觀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